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61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位于池体中心的基座,旋转固定在基座上的工作桥;喷淋系统,其包括压力泵和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泵位于基座下方,压力水管环形布置在基座上,且压力水管均匀分布有喷嘴;刮板,其安装在工作桥下方并延伸作用于池面,刮板与池体中心的距离匹配泥水分离区的半径,泥水分离区的池边设有对应刮板的出渣口;以及控制工作桥旋转的控制系统。本装置在二沉池中设置了出水喷嘴,可以将池面的浮渣浮泥就会集中“推送”到泥水分离区的池边,当工作桥转动时,刮板就能够将“推送”到泥水分离区池边的浮渣浮泥刮到出渣口里,从而提高了二沉池的清洁效果。

An external water inlet type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with scum clea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
技术介绍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对于采用池体外侧边进水的二沉池来说,一般具有内外两个连通的进水渠和中间的泥水分离区,进水渠和泥水分离区之间设置出水渠,污水从外圈的进水渠进来以后,从底部通道流入泥水分离区中,然后经过沉淀进入出水渠,最后再排出。在处理过程中,泥水分离区的水面上经常会均匀分布一定量的浮泥和杂物,影响出水质和美观,因此就需要对池面的浮渣浮泥进行定期清理。然而以人工方式捞除池面浮渣工作量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都在泥水分离区中间单独设置一个向二沉池四周喷射的小型喷淋管,通过喷淋管向水面喷洒,从而把浮泥和杂物冲洗到泥水分离区边缘,再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设备定点清理。但是这种小结构的喷淋管对浮渣浮泥向边缘聚集的效果并不好,而且出水渠两侧的堰体上还会长出青苔很难清理,导致二沉池的清洁效果不太理想,进而影响了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二沉池中浮渣浮泥清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清洁效果的外进水式二沉池。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包括圆形池体,该池体包括位于池体内圈的泥水分离区和位于池体外圈并与泥水分离区连通的进水渠,所述泥水分离区和进水渠之间设有出水渠,且泥水分离区、出水渠和进水渠之间通过堰体隔开,所述进水渠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渠两侧的堰体为内侧低外侧高。二沉池还包括基座、工作桥、喷淋系统、刮板和控制系统。基座,其修筑于池体中心并突出于池面;工作桥,其通过中心转轴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工作桥的长度与池体直径匹配;喷淋系统,其包括压力泵和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泵位于基座下方,且通过压力将泥水分离区的中水泵入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向四周喷射水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水方向朝向池面;刮板,其安装在工作桥下方并延伸作用于池面,所述刮板与池体中心的距离匹配泥水分离区的半径,所述泥水分离区的池边设有对应刮板的出渣口;以及控制系统,其用于控制工作桥周期性旋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外进水式二沉池,由于位于池体中心的若干喷嘴能够向泥水分离区四周池面喷水,这样池面的浮渣浮泥就会集中“推送”到泥水分离区的池边,当工作桥转动时,刮板就能够将“推送”到泥水分离区池边的浮渣浮泥刮到出渣口里,从而提高了二沉池的清洁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泥水分离区的池边内侧设有与池体所在圆心同心的圆形挡板,该圆形挡板紧贴刮板外侧。圆形挡板的设置使得刮板在旋转过程中清理浮渣浮泥时,能够防止浮渣浮泥从泥水分离区溢到出水渠中,从而将其限制在泥水分离区内。进一步限定,所述喷嘴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摆动。上述限定有利于提高喷嘴对池面的作用范围,增强清理浮渣浮泥的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喷嘴为4~6个。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由于基座上设置了环形布置并用于喷射“推送”池面浮渣浮泥的喷嘴,而且工作桥在周期性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刮板清理泥水分离区池面的浮渣浮泥,大大提高了二沉池的清洁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二沉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对应标识分别为:1-池体,11-泥水分离区,12-进水渠,13-出水渠,14-堰体,15-出渣口,2-基座,31-压力泵,32-压力水管,33-喷嘴,4-工作桥,41-中心转轴,42-刮板,5-圆形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包括圆形池体1,该池体1包括位于池体1内圈的泥水分离区11和位于池体1外圈并与泥水分离区11连通的进水渠12,泥水分离区11和进水渠12之间设有出水渠13,且泥水分离区11、出水渠13和进水渠12之间通过堰体14隔开,进水渠12设有进水口,出水渠13两侧的堰体14为内侧低外侧高,确保进水渠12的水位高于泥水分离区11的水位。二沉池还包括基座2、工作桥4、喷淋系统、刮板42和控制系统。其中基座2修筑于池体1中心并突出于池面,上端呈圆柱状,在基座2上设有喷淋系统,其包括压力泵31和压力水管32,压力泵31位于基座2下方,其通过压力将池体1中初步沉淀的中部水泵入到压力水管32中,压力水管32环形布置在基座2上,在压力水管32上均匀设有4~6个喷嘴33,进入压力水管32的水则从多个喷嘴33喷出,喷嘴33的个数可以根据池体1的大小决定,喷嘴33的喷水方向朝向池面,从而将池面的浮渣浮泥“推送”到泥水分离区11的池边。喷嘴33最好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摆动,当然也可以在上下摆动,这都是有利于提高喷嘴33对泥水分离区11池面的作用范围,增强清理浮渣浮泥的效果。工作桥4横跨在池体1上方,其通过中心转轴41固定在基座2上,工作桥4的长度与池体1的直径匹配。工作桥4上方可以设置行走过道和护栏,方便工作人员检修。控制系统则用于控制工作桥4绕中心转轴41周期性旋转。考虑到工作桥4的两端的重量,可以在工作桥4两端头设置可以在池体1岸边滚动的行走滚轮。刮板42安装在工作桥4下方并延伸作用于泥水分离区11的池面,刮板42与池体1中心的距离匹配泥水分离区11的半径,泥水分离区11的池边设有对应刮板42的出渣口15。特别地,泥水分离区11的池边内侧最好设置一圈与池体1所在圆心同心的圆形挡板5,圆形挡板5紧贴刮板42外侧,此时出渣口15也应设置在圆形挡板5内,这样刮板42在旋转过程中能够紧贴圆形挡板5清理浮渣浮泥,而圆形挡板5刚好能够防止浮渣浮泥从泥水分离区11溢到出水渠13中。下面简述下采用了本申请所述二沉池的工作原理:首先,污水首先通过进水口进到进水渠12中,由于二沉池中形成的进水渠12水位要比泥水分离区11的水位高,因为进入进水渠12的污水会再进入泥水分离区11,接着再往泥水分离区11中加入活性污泥,使得污泥从澄清的液体中分离出来,这时候池面就会漂浮一些浮渣浮泥等杂物(部分会沉到水底),此时打开压力泵31,抽取泥水分离区11的中部水并通过喷嘴33向池面喷出,池面的浮渣浮泥等杂物在波浪的推动下就会向泥水分离区11的池边(限于圆形挡板5)聚集,当工作桥4转动时,刮板42就能够将“推送”到泥水分离区11池边的浮渣浮泥刮到出渣口15里集中处理,而中部水就可以穿过圆形挡板5下方从堰体14表面溢出入出水渠13。当然为了清洁堰体14表面清洁,本申请同样还可以增设洗刷装置,洗刷装置设置在工作桥两端的其中一端下方即可。具体地,洗刷装置包括有水平调节装置、纵向调节装置以及洗刷头,水平调节装置滑动固定在工作桥4下端,这样洗刷装置可以调节其在工作桥4上的位置,从而将其移动到洗刷头移动到所需清洁位置的正上方,纵向调节装置固定在水平调节装置上,用于调节洗刷头使用高度,洗刷头位于纵向调节装置下端,从而确保洗刷头能够作用在出水渠13两侧的堰体14上。为了使洗刷头能够清洁堰体14侧壁、池体1池壁等位置,洗刷头可以在其与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包括圆形池体,该池体包括位于池体内圈的泥水分离区和位于池体外圈并与泥水分离区连通的进水渠,所述泥水分离区和进水渠之间设有储水渠,且泥水分离区、储水渠和进水渠之间通过堰体隔开,所述进水渠设有进水口,所述储水渠两侧的堰体为内侧低外侧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其修筑于池体中心并突出于池面;工作桥,其通过中心转轴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工作桥的长度与池体直径匹配;喷淋系统,其包括压力泵和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泵位于基座下方,且通过压力将泥水分离区的中部水泵入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向四周喷射水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水方向朝向池面;刮板,其安装在工作桥下方并延伸作用于池面,所述刮板与池体中心的距离匹配泥水分离区的半径,所述泥水分离区的池边设有对应刮板的出渣口;以及控制系统,其用于控制工作桥周期性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浮渣清洁功能的外进水式二沉池,包括圆形池体,该池体包括位于池体内圈的泥水分离区和位于池体外圈并与泥水分离区连通的进水渠,所述泥水分离区和进水渠之间设有储水渠,且泥水分离区、储水渠和进水渠之间通过堰体隔开,所述进水渠设有进水口,所述储水渠两侧的堰体为内侧低外侧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其修筑于池体中心并突出于池面;工作桥,其通过中心转轴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工作桥的长度与池体直径匹配;喷淋系统,其包括压力泵和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泵位于基座下方,且通过压力将泥水分离区的中部水泵入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向四周喷射水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蒋乾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梁平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