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45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属于厨房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包括铝合金内胆本体,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上设有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并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的外熔射层,外熔射层的厚度在20um‑200um之间,所述外熔射层的表面覆盖有耐高温的外涂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熔射设备,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的外表面,不仅加工简单,效率高,而且设置在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厚度在20um‑200um之间的外熔射层,可以改善热传导的损耗,降低制造成本,更有利于IH产品的推广与应用。

An aluminum alloy liner with a spray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器具
,特别是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
技术介绍
电磁感应加热的电饭煲、压力煲等烹调器,其工作原理为:在电磁线圈中通入高频电流,使得电磁线圈周围产生高频的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可以使内胆发热,从而进行加热烹调。随着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这一类的烹调器正不断普及,为了实现电磁加热,一般要求内胆导磁性较好,以便提高加热效率,现有的制作内胆的方式是将不锈钢板和铝合金压合成复合板后,直接拉伸成型,然而存在以下不足:1、浪费资源:由于复合板的加工先于内胆的成型,不管电磁加热是否需要,不锈钢的面积和铝合金的面积是一样的,而内胆侧壁的上部一般不需要电磁加热,造成不锈钢材的浪费;2、热量损失: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低于铝合金,0.5mm厚的不锈钢板会对热传导造成一定损失;3、成本高:复合板内胆的价格高出铝合金内胆一倍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效率高、成本低、性能佳的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包括铝合金内胆本体,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上设有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并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的外熔射层,外熔射层的厚度在20um-200um之间,所述外熔射层的表面覆盖有耐高温的外涂料层。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全部附着有外熔射层;或者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的至少部分侧壁附着有外熔射层;或者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底面附着有外熔射层;或者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的底面及与底面连接的部分侧壁附着有外熔射层。优选的,所述外熔射层为不锈钢层或铁层。优选的,所述外熔射层为80um-90um厚的不锈钢层。优选的,所述外涂料层的厚度在15um-50um之间。优选的,所述外涂料层的耐热范围在300℃-600℃之间。优选的,所述外涂料层为陶瓷油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熔射设备,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的外表面,不仅加工简单,效率高,而且设置在铝合金内胆本体外表面、厚度在20um-200um之间的外熔射层,可以改善热传导的损耗,降低制造成本,更有利于IH产品的推广与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如图所示,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包括铝合金内胆本体1,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1上设有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并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的外熔射层2,外熔射层2的厚度在20um-200um之间,所述外熔射层2的表面覆盖有耐高温的外涂料层3。本技术利用熔射设备,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1的外表面,不仅加工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设置在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厚度在20um-200um之间的外熔射层2,可以改善热传导的损耗,降低制造成本,更有利于IH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其中,外熔射层2的厚度控制在20um-200um之间。若外熔射层2的厚度小于20um,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有些地方喷不到,外熔射层2附着不均匀,电磁性能不稳定,若外熔射层2的厚度大于200um,工艺及材料成本较高,故将外熔射层2的厚度控制在20um-200um之间,在确保电磁性能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优选80um、90um、100um、110um等。为使电磁性能更加稳定,所述外熔射层2为不锈钢层或铁层,优选80um-90um厚的不锈钢层。在本实施例中,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的底面及与底面连接的部分侧壁附着有外熔射层2,外表面的侧壁上部没有附着外熔射层2。然而,考虑到实际产品对材料成本、工艺设计要求、电磁性能等的不同需求,本技术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技术方案:1、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全部附着有外熔射层2;2、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的至少部分侧壁附着有外熔射层2;3、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底面附着有外熔射层2。铝合金内胆本体1的壁厚在0.5mm-3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涂料层3的厚度在15um-50um之间,外涂料层3可以为耐高温的陶瓷油层、水性有机硅涂层,或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其他耐高温涂层,在此不做赘述,优选耐热范围在300℃-600℃之间。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1的内表面也设置有内熔射层4,使得加热效率更高,熔射在内表面的金属可以为不锈钢、铁、铝、铜等,厚度在1um-29um之间,内熔射层4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内涂料层5,内涂料层5可以与外涂料层3的选材相同或不同,在此不做赘述。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内胆本体(1),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1)上设有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并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的外熔射层(2),外熔射层(2)的厚度在20um‑200um之间,所述外熔射层(2)的表面覆盖有耐高温的外涂料层(3);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1)的内表面也设置有内熔射层(4);所述内熔射层(4)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内涂料层(5):所述外熔射层(2)为80um‑90um厚;所述外涂料层(3)的厚度在15um‑50um之间;所述外涂料层(3)的耐热范围在300℃‑600℃之间;所述外涂料层(3)为陶瓷油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熔射层的铝合金内胆,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内胆本体(1),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1)上设有将导磁金属以高压熔融形式喷出并附着于铝合金内胆本体(1)外表面的外熔射层(2),外熔射层(2)的厚度在20um-200um之间,所述外熔射层(2)的表面覆盖有耐高温的外涂料层(3);所述铝合金内胆本体(1)的内表面也设置有内熔射层(4);所述内熔射层(4)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内涂料层(5):所述外熔射层(2)为80um-90um厚;所述外涂料层(3)的厚度在15um-50um之间;所述外涂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良罗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