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457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包括手把和盖体;所述盖体两侧边缘向下设置有第一延伸部,且向外设置第二延伸部;所述锅体包括手柄和锅耳;所述锅耳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侧边;所述手把向外延伸靠近锅耳处的端部设有两个支撑点;所述手把的两支撑点之间的端部还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上设置有凹孔;所述锅耳上设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通孔;一调节螺钉将所述凸部固定在所述通孔内,使锅盖斜立在在锅体上;所述锅体上还安装有一油烟阻挡板;所述油烟阻挡板与锅体转动连接。

A kind of pot with l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
本技术涉及锅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锅具产品大多数都是采用普通不可竖立放置的锅盖,若锅盖从锅具上拿起平放,占据的空间大并且锅盖边缘容易沾上灰尘或其他脏物。为改善这一状况,部分锅盖设计有支撑结构,如专利号为CN200720048235.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盖插锅耳的复合锅,该技术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一种盖插锅耳的复合锅,包括锅体与锅盖,在锅体的底部复合有复合底,锅体的两侧设有锅耳,在锅耳上开设有插孔,而在锅盖的一侧,并与锅盖端平面平行的方向上,伸展出一块与插孔的形状相匹配的插销杆,该技术方案中主要采用了插销和插孔的配合,从而使锅盖能够立于锅耳处。但该锅具在使用功能上还存在许多缺陷,如烹饪时残留在盖体内表面的蒸汽冷凝水依然会顺着锅盖往下流至锅耳,水蒸气冷凝水甚至从锅耳处往下滴流,以致污染烹饪平台或桌面上;还有,锅体功能、结构都较简单,通常只能用于常规的食材烹饪。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改善了锅盖放置不便以及冷凝水回流的问题,同时设置排烟辅助装置能够减轻了锅上水汽油烟困扰,增加了食材烹饪的美味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包括手把和盖体;所述盖体两侧边缘向下设置有第一延伸部,且向外设置第二延伸部;所述锅体包括手柄和锅耳;所述锅耳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侧边;所述手把向外延伸靠近锅耳处的端部设有两个支撑点;两支撑点之间的端部还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上设置有凹孔;所述锅耳上设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通孔;一调节螺钉将所述凸部固定在所述通孔内,使锅盖斜立在在锅体上;所述锅体上还安装有一油烟阻挡板;所述油烟阻挡板与锅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手把通过铆接或螺钉锁附方式固定连接在盖体上。其中,所述凹孔至少设置有两个,其沿着所述凸部延伸,使锅盖的倾斜角度能够在45-70度范围内调整;所述凸部向外延伸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点向外延伸的长度。其中,所述油烟阻挡板设于所述锅耳相对一侧;所述锅体靠近油烟阻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一固定块;所述油烟阻挡板的下端与固定块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其中,所述锅体内腔底部为球体状;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平面底盘型导磁底板,所述平面底盘型导磁底板的上端缘与锅体外底部密封焊接。其中,所述盘型导磁底板为430导磁钢分别经冲压或压铸而成。其中,所述导磁底板内部设有铝片;所述铝片包裹着有电气石为主的远红外材。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通过对现有锅盖进行改良。1、通过使锅体边缘与锅盖手把上延伸端部上的两个支撑点共同配合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点从而使锅盖能够站立。2、通过将锅盖盖体边缘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依托在锅体口边缘上的同时,将锅盖的手把向外延伸端部的凸部与锅耳螺接固定,从而让锅盖上的冷凝水含油气水回流入锅,不会沾污锅体附近的台面或桌面。3、通过手把凸部上设置的凹孔与锅耳的调节螺钉相配合,使得锅盖能够倾斜45-70度站立在锅体上,迫使上冒的水汽油烟朝-方向散发;同时在锅耳相对的锅体一侧设置油烟阻挡板,使得油烟抽吸效果更佳,减轻油烟汽对使用者困扰及对厨房的油烟污染。4、将该锅具用作炒锅时,将该锅体内腔底部设计为球面体状,便于锅铲翻炒,又在该锅具底部设置导磁平面底板,可使该锅具能够与电磁炉配套使用,且具有远红外功能,做到既方便使用又增加烹饪美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斜立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锅盖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直立放置时的锅盖示意图。1、锅盖;11、手把;111、支撑点;112、凸部;113、凹孔;12、盖体;121、第一延伸部;122、第二延伸部;2、锅体;21、手柄;22、锅耳;221、通孔;222、调节螺钉;3、油烟阻挡板;23、导磁底板;24、铝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包括锅盖1和锅体2;所述锅盖1包括手把11和盖体12;所述手把11通过铆接或螺钉锁附方式固定连接在盖体12上;所述手把11的两侧边缘向下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21,且向外设置第二延伸部122;所述锅体2包括手柄21和锅耳22;所述锅耳22设置于所述手柄21的侧边;所述锅耳22与所述手柄21呈90°;所述手把11向外延伸靠近锅耳22处的端部设有两个支撑点111;两所述支撑点111之间的端部还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凸部112;所述凸部112向外延伸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支撑点111向外延伸的长度;所述凹孔113至少设置有两个,其沿着所述凸部112延伸,使锅盖1的倾斜角度能够在45-70度范围内调整;所述锅耳22设有与所述凸部112配合的通孔221,将锅盖1打开时所述凸部112可插入通孔221;所述锅耳22远离锅体2的一侧还设有一调节螺钉222;所述调节螺钉222与所述凹孔113相配合,将手把11上向外延伸的凸部112螺接固定在所述通孔221内,以防止凸部112的位移,这样的设计结构可以将盖体12边缘的第一延伸部121和第二延伸部122依托在锅体2边缘上,同时,可将锅盖1的手把11向外延伸端部的凸部112与锅耳22螺接固定,从而让锅盖1斜立在锅体2上。其中,所述锅体2上还安装有一油烟阻挡板3;所述油烟阻挡板3设于所述锅耳22相对一侧,与所述手柄21呈90°;所述锅体2靠近油烟阻挡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一固定块31;所述油烟阻挡板3的-端与固定块3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油烟阻挡板3上翻-定角度或直立时可以与倾斜状锅盖体1配合,让锅内油烟、水汽更集中地散发并朝向灶台上的侧立式油烟机主体、以便让油烟机更高效更集中地抽吸排放。其中,所述锅体2内腔底部为球体状;所述锅体2底部设有平面底盘型导磁底板23,所述平面底盘型导磁底板23的上端缘与锅体2外底部密封焊接。其中,所述盘型导磁底板23为导磁钢分别经冲压或压铸而成。其中,所述导磁底板23内部设有铝片24;所述铝片24包裹着有电气石为主的远红外材;使锅体2底部导热快且均匀,由于导磁底板23的磁性体为电气石等远红外体的反射材料,在锅底热场的协同下,同时发射更加强大的远红外线,让锅内食材烹饪效果更加美味可口。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包括锅盖1和锅体2;所述锅盖1包括手把11和盖体12;所述手把11通过铆接或螺钉锁附方式固定在盖体12上,所述锅体2包括手柄21和锅耳22,当需要锅盖1站立于锅体2附近的灶台面或桌面上时,即可将借助锅盖1手把11的向外延伸的端部上两个支撑点111与锅盖1盖体12边缘的第二延伸部122构成支撑三角点,让锅盖1稳定地站立在灶台面或桌面上。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包括锅盖(1)和锅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1)包括手把(11)和盖体(12);所述盖体(12)两侧边缘向下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21),且向外设置第二延伸部(122);所述锅体(2)包括手柄(21)和锅耳(22);所述手把(11)向外延伸靠近锅耳(22)处的端部设有两个支撑点(111);两支撑点(111)之间还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凸部(112);所述凸部(112)上设置有凹孔(113);所述锅耳(22)上设有与所述凸部(112)配合的通孔(221);一调节螺钉(222)将所述凸部(112)固定在所述通孔(221)内,使锅盖(1)斜立在在锅体(2)上;所述锅体(2)上还安装有一油烟阻挡板(3);所述油烟阻挡板(3)与锅体(2)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包括锅盖(1)和锅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1)包括手把(11)和盖体(12);所述盖体(12)两侧边缘向下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21),且向外设置第二延伸部(122);所述锅体(2)包括手柄(21)和锅耳(22);所述手把(11)向外延伸靠近锅耳(22)处的端部设有两个支撑点(111);两支撑点(111)之间还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凸部(112);所述凸部(112)上设置有凹孔(113);所述锅耳(22)上设有与所述凸部(112)配合的通孔(221);一调节螺钉(222)将所述凸部(112)固定在所述通孔(221)内,使锅盖(1)斜立在在锅体(2)上;所述锅体(2)上还安装有一油烟阻挡板(3);所述油烟阻挡板(3)与锅体(2)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11)通过铆接或螺钉锁附方式固定连接在盖体(12)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立锅盖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谋姜日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品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