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8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包括叶轮、电机、转动云台、提供旋转动力的小电机(含行程开关)、俯角调节装置、传动轴、滚动轮、行星齿轮组、大滚动轴承、支撑圆盘和行程开关标定点。辅助风机装置安装在主防霜风机的下方,受安装空间的影响,采用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圈相互啮合的行走方式,并通过行程开关进行控制,可在角度最大为300°的范围内往复摆动送风,并将气流输送至主风机的作用盲区。大滚动轴承、滚动轮和支撑圆盘保证了转动云台围绕立柱稳定旋转。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求选择主、辅防霜风机共同运转或单独运转,提高防霜风机的作用效果。

An auxiliary fan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blind area of air supply and frost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植物保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
技术介绍
霜冻是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每年作物都会因受到霜冻降低产量和品质。防霜风机利用逆温现象和气流扰动原理,是一种可行的防霜装备技术。但是防霜风机受安装角度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作用盲区,从而造成部分作物的品质相差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益。通过在一立柱上安装多个风机可有效减小风机的作用盲区,但因安装空间受限等原因,位于主风机下方的辅助风机通常无法摆头或摆头幅度较小,从而降低了风机的使用效率。专利号为20112027673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子母防霜风机,减小了风机的作用盲区,但无法实现子风机的转动送风;专利号为20172141188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霜风机摆头机构,有效解决了防霜风机360°转动的问题,提高了防霜机的工作效率,但仅限安装于立柱的顶端;专利号为201711036365.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防霜机防霜效果的装置与方法,其通过调整俯仰角的方式可实现减小送风盲区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用于减小防霜风机的送风盲区,提升茶果园防霜风机的效果。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叶轮、电机、转动云台、提供旋转动力的小电机、俯角调节装置、传动轴、滚动轮、行星齿轮组、大滚动轴承、支撑圆盘和行程开关。行星齿轮与传动轴键联接,并与内齿轮圈啮合,小电机提供行星齿轮啮合行走的动力;传动轴与云台相连,并在行星齿轮的带动下围绕立柱旋转;大滚动轴承与云台相连并跟随云台旋转;云台下方的滚动轮沿支撑圆盘的凸台内壁跟随行走;电机通过俯角调节装置与大电机相连,大电机轴与叶轮通过键连接相固定;行程开关控制风机的往复摆头运动。辅助风机的安装俯角大于主风机的安装俯角,辅助风机的电机功率低于主风机的电机功率。内齿轮圈与支撑圆盘之间留有足够间隙;内齿轮圈和支撑圆盘通过小支撑柱相固定。支撑圆盘设计为一凸台结构;支撑圆盘通过焊接或螺纹联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上,并辅以肋板进行加固。传动轴与行星轮、行星轮与内齿轮圈的配合均为过盈配合。立柱上方设计一小孔用于引出电线;行程开关控制小电机正反转实现风机的往复摆头,往复摆头的角度介于180°~300°之间;支撑圆盘上设置有行程开关标定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为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立柱高7~10m,辅助风机装置安装在主风机的下方,受安装空间的影响,采用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圈相互啮合的行走方式,工作时,小电机带动行星轮沿内齿轮圈啮合行走,同时带动云台围绕立柱旋转;大滚动轴承跟随云台运动,滚动轮沿支撑圆盘凸台内壁行走,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旋转的稳定性。受电线缠绕的影响,辅助防霜风机无法实现360°单向旋转送风,因此采用行程开关的控制方法使风机围绕立柱在最大角度为300°的范围内往复摆头送风。由于气流吹出时具有一定的发散角度,因此辅助防霜风机的保护范围可近似视为360°的闭合圆环。最终辅助风机将气流输送至主风机的作用盲区,并不断促进气流扰动,达到给植物冠层升温的效果。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求选择主、辅防霜风机共同运转或单独运转,从而提高防霜风机的使用效率。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规避了安装空间的限制,辅助风机可在最大角度为300°的范围内往复摆头送风,改善了现有辅助防霜风机摆头角度较小的现状;可根据需求选择主、辅防霜风机共同运转或单独运转,从而提高防霜风机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专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齿轮啮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圆盘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防霜风机,2-辅防霜风机,201-小电机,202-大电机,203-俯角调节装置,204-叶轮,205-滚动轮,206-转动云台,207-传动轴,208-行星齿轮组,2081-内齿轮圈,2082-行星齿轮,209-大滚动轴承,210-支撑圆盘,211-行程开关标定点,3-立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主防霜风机1、辅防霜风机2、小电机201、大电机202、俯角调节装置203、叶轮204、滚动轮205、转动云台206、传动轴207、内齿轮圈2081、行星齿轮2082、大滚动轴承209、支撑圆盘210、行程开关位置传感器211、立柱3。主防霜风机1安装在高为7~10m的立柱3的顶端,辅防霜风机2安装在主防霜风机1下方,空间上保证两风机正常运转时互不影响。支撑圆盘210通过小支撑柱与内齿轮圈2081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或螺纹联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3上。在立柱3上方取合适的位置钻一小孔,用于连接电线。工作时,行星齿轮2082与传动轴207键联接,并与内齿轮圈2081啮合,小电机201提供行星齿轮2082啮合行走的动力;传动轴207与云台206固定相连,并在行星齿轮2082的带动下围绕立柱3旋转;大滚动轴承209与云台206相连并跟随云台206旋转;云台206下方的滚动轮205沿支撑圆盘210的凸台内壁跟随行走;大电机202通过俯角调节装置203与云台206固定相连,大电机202的轴与叶轮204通过键连接相固定;行程开关标定点211配合行程开关控制风机的往复摆头运动。辅助风机2开启送风,并沿立柱3旋转,将气流输送至主防霜风机1的送风盲区。当到达位置传感器标定点211,行程开关作用在小电机201上带动行星齿轮2082反转,辅助风机2反方向沿立柱3旋转至另一标定点,完成往复摆头送风。最终通过气流扰动的方式,不断促使高温气体与低温气体混合,达到防霜的目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防霜风机(1)、辅防霜风机(2)、含行程开关控制的小电机(201)、大电机(202)、俯角调节装置(203)、叶轮(204)、滚动轮(205)、转动云台(206)、传动轴(207)、内齿轮圈(2081)、行星齿轮(2082)、大滚动轴承(209)、支撑圆盘(210)、行程开关标定点(211)、立柱(3);行星齿轮(2082)与传动轴(207)键联接,并与内齿轮圈(2081)啮合,小电机(201)提供行星齿轮(2082)啮合行走的动力;传动轴(207)与云台(206)相连,并在行星齿轮(2082)的带动下围绕立柱(3)旋转;大滚动轴承(209)与云台(206)相连并跟随云台(206)旋转;云台(206)下方的滚动轮(205)沿支撑圆盘(210)的凸台内壁跟随行走;云台(206)通过俯角调节装置(203)与大电机(202)相连,大电机(202)的轴与叶轮(204)通过键连接相固定;行程开关控制辅防霜风机(2)的往复摆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防霜风机(1)、辅防霜风机(2)、含行程开关控制的小电机(201)、大电机(202)、俯角调节装置(203)、叶轮(204)、滚动轮(205)、转动云台(206)、传动轴(207)、内齿轮圈(2081)、行星齿轮(2082)、大滚动轴承(209)、支撑圆盘(210)、行程开关标定点(211)、立柱(3);行星齿轮(2082)与传动轴(207)键联接,并与内齿轮圈(2081)啮合,小电机(201)提供行星齿轮(2082)啮合行走的动力;传动轴(207)与云台(206)相连,并在行星齿轮(2082)的带动下围绕立柱(3)旋转;大滚动轴承(209)与云台(206)相连并跟随云台(206)旋转;云台(206)下方的滚动轮(205)沿支撑圆盘(210)的凸台内壁跟随行走;云台(206)通过俯角调节装置(203)与大电机(202)相连,大电机(202)的轴与叶轮(204)通过键连接相固定;行程开关控制辅防霜风机(2)的往复摆头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坷达胡永光宋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田风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