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观后镜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385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观后镜外壳,包括一可套覆于汽车观后镜外表面的壳套,所述壳套与汽车观后镜镜框连接处为壳套的套口,所述套口的上端部设置有挡雨片,所述套口的下端部设置有盲区辅助镜;所述壳套的外表面上设有图案并开设有透明材料封装的窗口,所述窗口位置与汽车观后镜的转向灯相适配;所述壳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绒布层;所述壳套通过设置在套口四周的硅胶层与汽车观后镜紧密套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观后镜外壳,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经济实用,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拆除,在不更改原有汽车观后镜的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发挥挡雨作用以及具备观察盲区的作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观后镜外壳,包括一可套覆于汽车观后镜外表面的壳套,所述壳套与汽车观后镜镜框连接处为壳套的套口,所述套口的上端部设置有挡雨片,所述套口的下端部设置有盲区辅助镜;所述壳套的外表面上设有图案并开设有透明材料封装的窗口,所述窗口位置与汽车观后镜的转向灯相适配;所述壳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绒布层;所述壳套通过设置在套口四周的硅胶层与汽车观后镜紧密套合。本技术提供的汽车观后镜外壳,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经济实用,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拆除,在不更改原有汽车观后镜的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发挥挡雨作用以及具备观察盲区的作用。【专利说明】汽车观后镜外壳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配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观后镜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观后镜是汽车的必备零部件,其在行车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驾驶员可以间接的观察清楚后方情况,起到“第二只眼”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从而有效地提高行车安全性。 然而,目前的汽车观后镜都是直接裸露在外,而且由于汽车观后镜是车辆最靠边又孤立悬空的部件,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物件刮蹭、碰撞甚至刮落,造成很多车辆的后视镜外壳很难防护,以至于刮痕斑斑,更换又要花费很多金钱和时间。所以需要对汽车观后镜增加有效的保护措施。 另外,在下雨天的情况下,雨水浸湿观后镜的镜面会严重影响观察视线,从而影响行车安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在观后镜的上端通过不干胶粘连有挡雨片,虽然连接方式快捷,但是当挡雨片破损需要更换新挡雨片的时候,由于观后镜上的不干胶不好处理而影响后期操作。再者,现有汽车中的汽车观后镜一般对汽车侧面的盲区无法观察,虽然可以通过改进观后镜的构造来查看盲区情况,但是因增加了辅助镜片而使观后镜自身体积增大、制作成本提高、不够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观后镜外壳,特别适用于在不更改原有汽车观后镜的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发挥挡雨作用以及具备观察盲区的作用。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经济实用的汽车观后镜外壳,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拆除,在不影响原有汽车观后镜本体的情况下,功能得以加强,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观后镜外壳,包括一可套覆于汽车观后镜外表面的壳套,所述壳套与汽车观后镜镜框连接处为壳套的套口,所述套口的上端部设置有挡雨片,所述套口的下端部设置有盲区辅助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更改原有汽车观后镜的情况下,对汽车观后镜起到保护作用、并发挥挡雨作用以及具备观察盲区的作用。将挡雨片设在汽车观后镜外壳上,可以避免直接在汽车观后镜上通过不干胶粘连挡雨片而带来的后期不好处理问题;同时将盲区辅助镜设在汽车观后镜外壳上,能够解决因增加辅助镜片而使观后镜自身体积增大、制作成本提高等诸多不足。本技术汽车观后镜外壳的壳套材质选择多样,可以是防雨布料、硅胶材料等;但是要求套口的材料要稍微有一定的硬度,这样方便安装挡雨片和盲区辅助镜。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套的外表面上设有图案或花纹。 现有的有些汽车用户为了追求个性化,经常在汽车的表面喷涂或粘贴一些富有美感、个性化十足的图案。然而喷涂的后期更改操作费用不菲;如果是利用不干胶进行粘贴,那么后期更改也存在不好处理的问题。所以在本技术汽车观后镜外壳壳套的外表面上设置图案或花纹,可以非常方便的满足一些汽车用户的个性化图案需求,更主要的是,更换壳套的费用低廉,经济而实用。 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窗口,所述窗口位置与汽车观后镜的转向灯相适配。 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窗口通过透明材料封装。 有些汽车观后镜上设置有转向灯,在壳套的外表面上开设与转向灯相适配的窗口可以满足正常的汽车需要,而不妨碍汽车的正常功能操作。 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绒布层。 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套通过设置在套口四周的硅胶层与汽车观后镜紧密套合。 壳套是套覆于汽车观后镜外表面的,所以存在两者间的摩擦作用力,为了消除壳套对汽车观后镜外表面可能出现的摩擦损伤,在壳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绒布层,确保汽车观后镜外表面受到保护的同时避免摩擦力过大;壳套通过设置在套口四周的硅胶层与汽车观后镜紧密套合,则是为了确保套装效果是牢固而可靠的,同时也防水防尘。 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雨片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在套口上。 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盲区辅助镜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在套口上。 挡雨片和盲区辅助镜设成活动连接方式,方便安装、拆卸及更换,经济实用,节约成本。 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汽车观后镜外壳,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能够实现在不更改原有汽车观后镜的情况下,对汽车观后镜本体起到保护作用、发挥挡雨作用以及具备观察盲区的作用,功能多样;另外,在本技术汽车观后镜外壳壳套的外表面上设置图案或花纹,可以非常方便的满足一些汽车用户的个性化图案需求,更主要的是,更换壳套的费用低廉,节约成本。 上述内容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汽车观后镜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不,一种汽车观后镜外壳,包括一可套覆于汽车观后镜I外表面的壳套2,所述壳套2与汽车观后镜I镜框连接处为壳套的套口 3,所述套口 3的上端部设置有挡雨片4,所述套口 3的下端部设置有盲区辅助镜5。在壳套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窗口 6,所述窗口 6位置与汽车观后镜的转向灯相适配,所述窗口 6可以通过透明材料封装;整个壳套2通过设置在套口 3四周的硅胶层7与汽车观后镜I紧密套合。 优选的,所述壳套2的外表面上设有图案或花纹;所述壳套2的内表面设置有绒布层;所述挡雨片4通过铰接件8活动连接在套口 3上;所述盲区辅助镜5也可以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在套口 3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挡雨片4设在汽车观后镜外壳壳套2上,可以避免直接在汽车观后镜I上通过不干胶粘连挡雨片而带来的后期不好处理问题;同时将盲区辅助镜5设在汽车观后镜外壳壳套2上,能够解决因增加辅助镜片而使观后镜自身体积增大、制作成本提高等诸多不足;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而且功能多样,可以非常方便的满足一些汽车用户的个性化图案需求,且壳套的费用低廉,更换时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拆除、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观后镜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套覆于汽车观后镜外表面的壳套,所述壳套与汽车观后镜镜框连接处为壳套的套口,所述套口的上端部设置有挡雨片,所述套口的下端部设置有盲区辅助镜;所述壳套的外表面上设有图案或花纹;所述壳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窗口,所述窗口位置与汽车观后镜的转向灯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枫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大久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