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工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侧面活动套装有斜支腿,所述斜支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土盒,所述斜支腿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斜支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该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通过横杆为整个装置提供一个支点,使得该装置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通过斜支腿的倾斜作用使得每个支撑板上的放土盒都能够受到光照,通过支撑柱和支撑座的配合使得顶板能够稳定的进行放置,防止顶板的重力直接作用在支撑杆上,防止支撑杆被压断。
A kind of cultivation frame for strawberry planting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农业工具
,具体为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在大棚种植草莓时,一般采用直接将草莓种在地面的土里,这种方式是最传统的,然而这种方式种植数量较少,人们在对草莓进行采摘或者修剪需要弯腰,长时间容易导致一些疾病,采摘时容易踩到草莓秧,而且这种传统防止种植的草莓在进行灌溉时比较麻烦,还需要人工对水管进行排布,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具备立体种植种植量大以及采摘和修剪方便,便于拆卸运输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草莓种植量小以及人们在草莓种植区采摘以及修剪比较麻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侧面活动套装有斜支腿,所述斜支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土盒,所述斜支腿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斜支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斜支腿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横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横杆的底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顶部贯穿横杆并与支撑柱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底部贯穿顶板并与支撑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横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主分水管,所述主分水管的侧面从下至上依次连通有第一次分水管和第二次分水管以及第三次分水管和第四次分水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次分水管和第二次分水管以及第三次分水管和第四次分水管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和顶板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和顶板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放土盒。优选的,所述斜支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支腿以横杆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次分水管和第二次分水管以及第三次分水管和第四次分水管的侧面均固定连通有滴灌管,且滴灌管的长度值与放土盒的长度值一致。优选的,所述放土盒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孔,且漏水孔之间的间距为20cm。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通过横杆为整个装置提供一个支点,使得该装置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通过斜支腿的倾斜作用使得每个支撑板上的放土盒都能够受到光照,通过支撑柱和支撑座的配合使得顶板能够稳定的进行放置,防止顶板的重力直接作用在支撑杆上,防止支撑杆被压断。2、该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使得第三支撑板和支撑柱能够方便进行拆装,通过螺钉使得顶板与支撑杆之间进行固定,同时使得顶板能够进行拆装,通过滑槽使得第二支撑板直接进行安装,无需借助其他装置,通过主分水管以及第一次分水管和第二次分水管以及第三次分水管和第四次分水管使得水能够自动进行喷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放土盒侧视图。图中:1、横杆;2、第二支撑板;3、支撑杆;4、第三支撑板;5、第一螺栓;6、支撑座;7、主分水管;8、第四次分水管;9、顶板;10、第三次分水管;11、第二次分水管;12、支撑柱;13、第一次分水管;14、放土盒;15、主水管;16、第二螺栓;17、第一支撑板;18、斜支腿;19、螺钉;20、滑槽;21、螺纹孔;22、螺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请参阅图1-3,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包括横杆1,通过横杆1为整个装置提供一个支点,使得该装置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横杆1的侧面活动套装有斜支腿18,斜支腿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斜支腿18以横杆1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通过斜支腿18的倾斜作用使得每个支撑板上的放土盒14都能够受到光照,斜支腿1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土盒14,放土盒14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孔,且漏水孔之间的间距为20cm,斜支腿18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通过滑槽20使得第二支撑板2直接进行安装,无需借助其他装置,斜支腿1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腔22,螺纹腔2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开设有螺纹孔21,斜支腿18上开设有与螺纹孔21相适配的通孔,支撑杆3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4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第一螺栓5的底部与支撑杆3螺纹连接,横杆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柱12,横杆1的底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16,第二螺栓16的顶部贯穿横杆1并与支撑柱12的底部螺纹连接,通过第一螺栓5和第二螺栓16使得第三支撑板4和支撑柱12能够方便进行拆装,支撑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通过支撑柱12和支撑座6的配合使得顶板9能够稳定的进行放置,防止顶板9的重力直接作用在支撑杆3上,防止支撑杆3被压断,支撑座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板9,第二支撑板2以及第三支撑板4和顶板9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放土盒14,顶板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钉19,螺钉19的底部贯穿顶板9并与支撑杆3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螺钉19使得顶板9与支撑杆3之间进行固定,同时使得顶板9能够进行拆装,横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水管15,主水管15的顶部固定连通有主分水管7,主分水管7的侧面从下至上依次连通有第一次分水管13和第二次分水管11以及第三次分水管10和第四次分水管8,第一次分水管13和第二次分水管11以及第三次分水管10和第四次分水管8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2以及第三支撑板4和顶板9的正上方,第一次分水管13和第二次分水管11以及第三次分水管10和第四次分水管8的侧面均固定连通有滴灌管,且滴灌管的长度值与放土盒14的长度值一致,通过主分水管7以及第一次分水管13和第二次分水管11以及第三次分水管10和第四次分水管8使得水能够自动进行喷灌。工作原理,首先将斜支腿18套装在横杆1上,同时在斜支腿18的侧面安装上第一支撑板17,将支撑杆3拧进螺纹腔22内,然后将顶板9通过螺钉19与支撑杆3相连接,通过第二螺栓将支撑柱12固定在横杆1上,同时将支撑座6放置在顶板9与支撑柱12之间,将第三支撑板4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侧面活动套装有斜支腿(18),所述斜支腿(1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土盒(14),所述斜支腿(18)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斜支腿(1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腔(22),所述螺纹腔(2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开设有螺纹孔(21),所述斜支腿(18)上开设有与螺纹孔(21)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杆(3)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板(4),所述第三支撑板(4)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所述第一螺栓(5)的底部与支撑杆(3)螺纹连接,所述横杆(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柱(12),所述横杆(1)的底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螺栓(16)的顶部贯穿横杆(1)并与支撑柱(12)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板(9),所述顶板(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钉(19),所述螺钉(19)的底部贯穿顶板(9)并与支撑杆(3)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横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水管(15),所述主水管(15)的顶部固定连通有主分水管(7),所述主分水管(7)的侧面从下至上依次连通有第一次分水管(13)和第二次分水管(11)以及第三次分水管(10)和第四次分水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草莓种植用栽培架,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侧面活动套装有斜支腿(18),所述斜支腿(1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土盒(14),所述斜支腿(18)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斜支腿(1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腔(22),所述螺纹腔(2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开设有螺纹孔(21),所述斜支腿(18)上开设有与螺纹孔(21)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杆(3)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板(4),所述第三支撑板(4)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所述第一螺栓(5)的底部与支撑杆(3)螺纹连接,所述横杆(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柱(12),所述横杆(1)的底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螺栓(16)的顶部贯穿横杆(1)并与支撑柱(12)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板(9),所述顶板(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钉(19),所述螺钉(19)的底部贯穿顶板(9)并与支撑杆(3)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横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水管(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文,孙艳涛,赵晓东,黄广海,
申请(专利权)人:马继文,孙艳涛,赵晓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