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283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靠近上端的相向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棚体的上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安装在棚体的竖直侧壁上,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抽水管,位于所述棚体的一侧地面上开设有蓄水池,所述抽水管的下端穿过蓄水池池口并向蓄水池内延伸,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下端穿过安装板并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棚体内地面上设有种植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水田上的水得到及时的补充,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且充分利用雨水,节约水资源,使得农药喷洒省时省力。

A new type of rice planting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广义水稻区别于旱稻;狭义水稻指淡水稻,区别于海水稻等,按稻谷类型,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无土栽培的是水上稻。水稻一般没有一米高,2米左右的为新培育的巨型稻,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现有的水稻种植大棚无法对水田内的水进行及时的补充,导致水田内缺水,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尤其是稻在抽穗后即扬花受精,开始灌浆充实,这时要防止脱水干旱,要注意蓄水保水,适当蓄深水,而且现有的种植大棚内的水稻,人工喷洒农药,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种植大棚无法对水田内的水进行及时的补充和人工喷洒农药,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靠近上端的相向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固定连接有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上端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另一端穿过棚体(1)的上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连通有抽水泵(5),所述抽水泵(5)安装在棚体(1)的竖直侧壁上,所述抽水泵(5)的输入端连通有抽水管(6),位于所述棚体(1)的一侧地面上开设有蓄水池(7),所述抽水管(6)的下端穿过蓄水池(7)池口并向蓄水池(7)内延伸,所述储水箱(3)的底部连通有补水管(8),所述补水管(8)的下端穿过安装板(2)并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棚体(1)内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靠近上端的相向侧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固定连接有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上端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另一端穿过棚体(1)的上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连通有抽水泵(5),所述抽水泵(5)安装在棚体(1)的竖直侧壁上,所述抽水泵(5)的输入端连通有抽水管(6),位于所述棚体(1)的一侧地面上开设有蓄水池(7),所述抽水管(6)的下端穿过蓄水池(7)池口并向蓄水池(7)内延伸,所述储水箱(3)的底部连通有补水管(8),所述补水管(8)的下端穿过安装板(2)并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棚体(1)内地面上设有种植田,且所述种植田上覆盖有水,所述补水管(8)靠近种植田的一端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9),所述活塞(9)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穿过补水管(8)管口并向下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浮球(11),所述浮球(11)的底部与水面接触,所述补水管(8)的环形管壁上对称开设有出水孔(12),所述出水孔(12)的输入端低于活塞(9)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稻谷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远离补水管(8)的内竖直侧壁上安装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茗周成长何迎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万家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