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6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包括前车轮组、后车轮组、车架、驱动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后车轮组由电机带动转动,所述前车轮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施肥机构运行,所述施肥机构位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施肥机构包括铰龙,所述铰龙由壳体、旋转轴和螺旋叶片组成。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料仓中的化肥经由铰龙的推进,由出料管均匀排出,减少了化肥在料仓或出料管堵塞问题的出现,且每一出料管对应一苗陇,可实现多陇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
本技术属于施肥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稻田一般是梯田,由于地势较高且面积较小的问题,很难实现机械化施肥,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撒肥的方式,但是该人工施肥势必耗费较大人力,且施肥效果不佳;为解决该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微小型稻田施肥机械,其原理为:电机带动轮组转动,施肥机械向前运动,料仓呈漏斗式,化肥由该料仓下部的出料管排出,由此实现半机械化施肥。该料仓需要由人工频繁加料,且一旦加多,就会出现化肥堵塞出料管的情况,因该堵塞的问题,该施肥机械一般仅是单陇施肥或是双陇施肥,工作效率低,本技术即是在上述技术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情况,该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水稻大田施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包括前车轮组、后车轮组、车架、驱动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前车轮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施肥机构运行,所述施肥机构位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前车轮组包括两个前车轮及位于该两个前车轮之间的前车轮轴,所述前车轮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该第一伞齿轮随前车轮轴一起转动;所述施肥机构包括铰龙,所述铰龙由壳体、旋转轴和螺旋叶片组成,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固定套设有涡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固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二伞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配合。进一步,所述车架前部上表面设有盒体,所述前车轮轴位于所述盒体内,其两端穿过所述盒体的两个侧面与所述前车轮固定连接,该前车轮轴与盒体侧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施肥机构还包料仓和若干出料管,所述料仓位于所述铰龙上方,并与所述壳体连通,若干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铰龙下方,并与所述壳体连通,该若干所述出料管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前车轮组方向斜置设置,并伸入所述车架下方。进一步,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与耳座旋转连接,并固定套设有所述涡轮,所述涡轮位于所述耳座内。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穿过所述耳座并与所述耳座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进入所述耳座内的部分由铆钉固定套设有所述蜗杆。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穿过所述盒体侧壁并与所述盒体侧壁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进入所述盒体内的部分固定套设有所述第二伞齿轮。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料仓中的化肥经由铰龙的推进,由出料管均匀排出,减少了化肥在料仓或出料管堵塞问题的出现,且每一出料管对应一苗陇,可实现多陇施肥,提高工作效率;(2)该铰龙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来源,前车轮组的转动可作为其动力来源,节约设备成本及能源;(3)动力的传输过程依靠比较成熟的伞齿配合及蜗轮蜗杆的配合,结构稳定可靠,且配件易于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水稻大田施肥装置的左视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水稻大田施肥装置的右视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水稻大田施肥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涡轮、蜗杆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1-前车轮组,11-前车轮,12-前车轮轴,13-第一伞齿轮,2-后车轮组,3-车架,31-盒体,32-耳座,4-驱动机构,41-连接杆,42-第二伞齿轮,43-蜗杆,5-施肥机构,51-铰龙,511-壳体,512-旋转轴,513-螺旋叶片,514-涡轮,52-料仓,53-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包括前车轮组1、后车轮组2、车架3、驱动机构4和施肥机构5,后车轮组2由电机带动转动,前车轮组1作为后车轮组2的从动机构,前车轮组1可随后车轮组2一起转动;所述前车轮组1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施肥机构5运行。所述车架3前部上表面设有盒体31;所述前车轮组1包括两个前车轮11及位于该两个前车轮11之间的前车轮轴12,所述前车轮轴12位于所述盒体31内,其两端穿过所述盒体31的两个侧面与所述前车轮11固定连接,该前车轮轴12与盒体31侧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前车轮轴12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13,该第一伞齿轮13随前车轮轴12一起转动;所述施肥机构5位于所述车架3上,所述施肥机构5包括铰龙51、料仓52和若干出料管53,所述铰龙51由壳体511、旋转轴512和螺旋叶片513组成,所述料仓52位于所述铰龙51上方,并与所述壳体511连通,若干所述出料管53位于所述铰龙51下方,并与所述壳体511连通,该若干所述出料管53相对于所述壳体511向前车轮组1方向斜置设置,并伸入所述车架3下方,所述旋转轴512位于所述壳体511外的部分与耳座32旋转连接,并固定套设有涡轮514;所述耳座32与所述车架3上表面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连接杆41、第二伞齿轮42和蜗杆43,所述连接杆41一端穿过所述盒体511侧壁并与所述盒体511侧壁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耳座32并与所述耳座32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41进入所述盒体511内的部分由铆钉固定套设有所述第二伞齿轮42,所述连接杆41进入所述耳座32内的部分由铆钉固定套设有所述蜗杆43,所述第二伞齿轮42与所述第一伞齿轮13啮合,所述蜗杆43与所述涡轮514配合。本实施例的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后车轮组由电机带动转动,前车轮组的前车轮随之转动,前车轮转动带动前车轮轴转动,前车轮轴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的转动将料仓中的化肥在壳体内向前推动,并由出料管均匀排出,由此实现机械化多陇施肥。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轮组、后车轮组、车架、驱动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后车轮组由电机带动转动,所述前车轮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施肥机构运行,所述施肥机构位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前车轮组包括两个前车轮及位于该两个前车轮之间的前车轮轴,所述前车轮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该第一伞齿轮随前车轮轴一起转动;所述施肥机构包括铰龙,所述铰龙由壳体、旋转轴和螺旋叶片组成,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固定套设有涡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固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二伞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轮组、后车轮组、车架、驱动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后车轮组由电机带动转动,所述前车轮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施肥机构运行,所述施肥机构位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前车轮组包括两个前车轮及位于该两个前车轮之间的前车轮轴,所述前车轮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该第一伞齿轮随前车轮轴一起转动;所述施肥机构包括铰龙,所述铰龙由壳体、旋转轴和螺旋叶片组成,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固定套设有涡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固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二伞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大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部上表面设有盒体,所述前车轮轴位于所述盒体内,其两端穿过所述盒体的两个侧面与所述前车轮固定连接,该前车轮轴与盒体侧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京李翠兰邵泽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