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向加热后的金属管材料内供给气体以使其膨胀,从而成型出具有管部及凸缘部的金属管的成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成型装置具备:彼此成对的上型及下型;气体供给部,向保持于上型与下型之间的金属管材料内供给气体;第1型腔部(主型腔),通过使上型与下型合拢而形成且用于成型出管部;及第2型腔部(副型腔),与第1型腔部连通且用于成型出凸缘部。在该成型装置中,使模具彼此合拢并且向加热后的金属管材料内供给气体以使金属管材料膨胀,从而能够同时成型出上述管部和上述凸缘部。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06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成型后的金属管材料有时为了防锈等目的需要涂布涂装液。在上述成型装置中,在完全压扁凸缘部的情况下,存在涂装液无法进入凸缘部的内部的问题。另一方面,若为了使涂装液容易进入凸缘部的内部而加大凸缘部的内部空间,则存在凸缘部内形成较大的间隙从而导致焊接凸缘部与其他部件时的焊接性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金属管的凸缘部的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装置,其成型出具有管部的金属管,该成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模具及第2模具,其彼此成对且在闭模时形成用于成型出所述管部的第1型腔部及与所述第1型腔部连通且用于成型出所述金属管的凸缘部的第2型腔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第2模具中的至少一个模具向所述第1模具与所述第2模具彼此合拢的方向移动;及气体供给部,其向保持于所述第1模具与所述第2模具之间且已被加热的金属管材料内供给气体,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第2模具彼此对置,并且分别具有用于构成所述第2型腔部的凸缘成型面,在所述第1模具的所述凸缘成型面及所述第2模具的所述凸缘成型面中的至少一个凸缘成型面上形成有比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7 JP 2017-0526081.一种成型装置,其成型出具有管部的金属管,该成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模具及第2模具,其彼此成对且在闭模时形成用于成型出所述管部的第1型腔部及与所述第1型腔部连通且用于成型出所述金属管的凸缘部的第2型腔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第2模具中的至少一个模具向所述第1模具与所述第2模具彼此合拢的方向移动;及气体供给部,其向保持于所述第1模具与所述第2模具之间且已被加热的金属管材料内供给气体,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第2模具彼此对置,并且分别具有用于构成所述第2型腔部的凸缘成型面,在所述第1模具的所述凸缘成型面及所述第2模具的所述凸缘成型面中的至少一个凸缘成型面上形成有比该一个凸缘成型面更向另一个凸缘成型面侧突出的突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第1型腔部的延伸方向间歇性地形成在所述凸缘成型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比所述凸缘成型面的外侧端部更靠内侧位置。4.一种成型装置,其成型出具有管部的金属管,该成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模具及第2模具,其彼此成对且在闭模时形成用于成型出所述管部的第1型腔部及与所述第1型腔部连通且用于成型出所述金属管的凸缘部的第2型腔部;加热部,其对所述金属管进行加热;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第1模具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际公宏,石塚正之,杂贺雅之,上野纪条,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