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149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监测系统,包括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若干簇头节点、汇聚节点和终端监控中心;其中,所述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和若干簇头节点组成多个簇型网络,每个簇型网络包括若干图像传感器采集节点和一个簇头节点,所述图像传感器采集节点用于对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压缩感知采集,并把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属簇的簇头节点。所述簇头节点按照规定好的路径以多跳传输的形式,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用于根据图像数据进行目标图像信息的融合与重构,并将融合后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终端监控中心进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直观的长久实现对闯入无人区域的目标监测。

Unattended area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CS the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目标图像信息监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边防站,建筑工地和野外等重要场所一般都需要人为监控。使用基于人的监测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而且很难实现全天候监测。因此,通过在野外重要的交叉路口等实施全天候的无人值守监控,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目标监测系统比较贵,而且设施搭建复杂。传统的方法通常要在监测区域布置监控摄像头,这种方法需要大规模的布线,在电源供给困难的区域不易部署,同时,在某些人无法到达的地区,如受污染地区,环境遭到破坏的地区或敌对地区和一些临时场合,如果固定通信网络被破坏,则难以执行目标监视。并且监控摄像头布局完成后,很难根据监控站点灵活地更改布局。监控中心数据量比较大,能耗大,维护麻烦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监测系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监测系统,包括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若干簇头节点、汇聚节点和终端监控中心;其中,所述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和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若干簇头节点、汇聚节点和终端监控中心;其中,所述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和若干簇头节点组成多个簇型网络,每个簇型网络包括若干图像传感器采集节点和一个簇头节点,所述图像传感器采集节点用于对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压缩感知采集,并把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属簇的簇头节点,所述簇头节点按照规定好的路径以多跳传输的形式,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用于根据图像数据进行目标图像信息的重构,并将重构后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终端监控中心进行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若干簇头节点、汇聚节点和终端监控中心;其中,所述若干图像传感器节点和若干簇头节点组成多个簇型网络,每个簇型网络包括若干图像传感器采集节点和一个簇头节点,所述图像传感器采集节点用于对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压缩感知采集,并把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所属簇的簇头节点,所述簇头节点按照规定好的路径以多跳传输的形式,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用于根据图像数据进行目标图像信息的重构,并将重构后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终端监控中心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节点包括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采集模块进行压缩感知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所属的簇头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S理论的无人值守区域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方法引入到网络系统中,使用改进的沃尔什变换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具体编码方法如下:步骤1、将编码所需的沃尔什变换的头文件包含进图像编码的源码中;步骤2、分配指向图像频域的指针以及指向图像时域的指针;利用沃尔什变换方法,得到沃尔什变换点数,即所生成矩阵维数;步骤3、将步骤2中生成的矩阵维数直接赋值给数组X1;步骤4、将步骤2中生成的矩阵维数进行因式分解,采用蝶形快速算法给数组X2赋值;步骤5、遍历数组X1、X2,将数组X1、X2的值与步骤2中得到的矩阵维数数值相除得到系数,将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键黄明传李泽昀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