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于基建设备的监测路径上设置可移动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通过走行设备实现移动,监测模块上具有采集设备,实施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位置视角确定;步骤二,监测模块分类组合;步骤三,调整监测模块视角;步骤四,加载监测控制策略;步骤五,系统运行采集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组不同的图像采集模块和视频采集模块的角度,可形成组合视角。实际工作中可适当增加同一类别监测模块个数,如适当增加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视频采集模块,不同监测模块的监测角度设置不同,通过角度的相互组合,形成组合视角完成被监测对象的全面监测,消除监测盲区。
Mobile combined monitoring method for operation state of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建设备运营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城市综合管廊和地下空间等大型基建产业的发展,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各种设备设施的状态监测、数据采集及数据挖掘越来越重要。利用先进的监测装置,采集各种数据信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是未来实现智能化、智慧化运维管理的必然选择。全面化、灵活化、简约化的监测系统是监测
未来发展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模块组合和视角组合的方案对监测对象各部分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固定地点重点监测,并可提供实时的图像、视频、音频、数据等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具有标准化、统一化、全面化的特点,具备统一管理和深入挖掘的条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基建设备的监测路径上设置可移动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通过走行设备实现移动,监测模块上具有采集设备,实施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位置视角确定;步骤二,监测模块分类组合;步骤三,调整监测模块视角;步骤四,加载监测控制策略;步骤五,系统运行采集信息。步骤一,分析监测对象情况,确定普通区段和特殊困难区段监测视角范围,根据监测模块的采集设备性能和拍摄视角范围,确定单台监测模块中采集设备位置、角度及数量,满足全面监测的条件。步骤二,涉及的监测模块为信息获取单元,监测模块上安装有采集设备,每个监测模块具备一种或多种功能,包括:动力模块、蓄电池储能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自检报警系统模块、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微气象监测模块;根据任务内容和监测对象情况,对监测模块进行分类组合,包括:视频类模块、图像类模块、音频类模块、数据类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对每类模块进行数量分配,保证最少数量的监测模块,对整个监测对象视角范围进行监测,最终根据监测任务不同,选取对应功能的监测模块进行组合,形成移动式监测系统。步骤三,调整监测模块视角,对不同功能的同类监测模块采集设备进行调整,调整采集设备的位置和角度形成组合视角,组合视角完全覆盖普通区段和特殊困难区段全部监测范围。步骤四,加载监测控制策略至监测模块中,来控制监测模块的工作状态,控制策略包括:普通区段监测运行速度,拍摄角度调整量;特殊困难区段运行速度,拍摄角度调整量,停车详细监测时间设置。步骤五,启动移动监测装置,开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类型包括:图像、视频、音频、数据,相同监测模块中不同监测视角采集到不同方位的信息,全面覆盖监测工作内容。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不同功能模块自由编组组成,各模块功能不同,可实现不同工作内容,且编组灵活多样,可根据具体作业内容进行不同模块编组完成监测任务,可方便增减更换编组监测模块,便于监测模块的检修维护,提高监测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组不同的图像采集模块和视频采集模块的角度,可形成组合视角。实际工作中可适当增加同一类别监测模块个数,如适当增加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视频采集模块,不同监测模块的监测角度设置不同,通过角度的相互组合,形成组合视角完成被监测对象的全面监测,消除监测盲区。3、本专利技术根据工作需要,可通过编程完成任务设置下载至监测装置,可实现定点监测线路特殊困难区段,对重点位置进行停车详细监测,通过调整多组摄像机或摄像头角度,对重点位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测模块构成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视角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视角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线隧道内安装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路基和桥梁区段安装图;图7为轨道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轮轴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监测模块、2-采集设备、3-电刷、4-滚轮、5-滑道、6-绝缘垫块、7-轮轴装置、8-滑动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于基建设备的监测路径上设置可移动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通过走行设备实现移动,监测模块上具有采集设备,实施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位置视角确定;步骤二,监测模块分类组合;步骤三,调整监测模块视角;步骤四,加载监测控制策略;步骤五,系统运行采集信息。走行设备包括两种,轨道装置和轮轴装置7:1、轨道装置包括滑道5、滑动底座8和电刷3;监测模块1固定到滑动底座8上,滑动底座8底部开设条形通槽并内部中空,剖面呈C形,槽底设置两处电刷3,电刷3通过引线接入监测模块1;滑道5固定到监测路径上,整体截面呈工字形,顶部嵌入滑动底座8内并与电刷3接触,监测模块1通过电刷3获取电能。滑道5包括对称非接触的正极钢轨和负极钢轨,截面均呈C形,顶部分别与两处电刷3接触。正极钢轨和负极钢轨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到监测路径上,正极钢轨和负极钢轨的底板下垫设有绝缘垫块6。滑动底座8空腔内的两侧设置有轴,轴上设置有滚轮4,滚轮4的滚动面与正极钢轨或负极钢轨顶板的侧轨面接触。一条滑道5上设置有多个监测模块1,形成编组的多元监测系统。2、轮轴装置7包括轮轴、巡线跟踪器及其控制器;轮轴装置7包括轮轴、巡线跟踪器、电源系统及其控制器;监测模块1固定于轮轴装置的平台,带有轮轴装置的监测模块1放置于地面上进行移动监测;巡线跟踪器、电源系统和控制器装载于轮轴装置上方的平台,通过软电缆彼此进行连接。当设置巡线跟踪器时,轮轴装置可实时根据监测路径线路标识,通过控制器控制监测装置按标识路径移动;当采用程序加载方式时,可事先将监测任务路径下载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指令控制监测装置按程序路径移动。步骤一,监测位置视角分析,分析监测对象情况,确定普通区段和特殊困难区段监测视角范围,根据监测模块的采集设备性能,如摄像机、照相机等拍摄视角范围,确定单台监测模块中采集设备位置、角度及数量,满足全面监测的条件。步骤二,监测模块分类组合,涉及的监测模块为信息获取单元,监测模块上安装有采集设备,每个监测模块具备一种或多种功能,包括:动力模块、蓄电池储能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自检报警系统模块、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微气象监测模块等。根据任务内容和监测对象情况,对监测模块进行分类组合,包括:视屏类模块、图像类模块、音频类模块、数据类模块,并对每类模块进行数量分配,保证最少数量的监测模块,可对整个监测对象视角范围进行监测,最终根据监测任务不同,选取对应功能的监测模块进行组合,形成移动式监测装置。步骤三,调整监测模块视角,对移动监测装置中不同功能的同类监测模块采集设备进行调整,调整采集设备的位置和角度形成组合视角,组合视角可完全覆盖普通区段和特殊困难区段全部监测范围。移动监测装置按设定速度移动过程中,可对全段落被监测对象进行监测,通过组合视角的设置,可对特殊困难区段进行无死角监测,消除盲区。当经过特殊困难区段时,可设置慢速监测或停车详细监测。步骤四,加载监测控制程序,根据监测对象情况,通过计算机完成监测模块的控制程序编写,然后将控制策略加载至监测模块中,来控制监测模块的工作状态。控制策略包括: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基建设备的监测路径上设置可移动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通过走行设备实现移动,监测模块上具有采集设备,实施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位置视角确定;步骤二,监测模块分类组合;步骤三,调整监测模块视角;步骤四,加载监测控制策略;步骤五,系统运行采集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基建设备的监测路径上设置可移动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通过走行设备实现移动,监测模块上具有采集设备,实施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位置视角确定;步骤二,监测模块分类组合;步骤三,调整监测模块视角;步骤四,加载监测控制策略;步骤五,系统运行采集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分析监测对象情况,确定普通区段和特殊困难区段监测视角范围,根据监测模块的采集设备性能和拍摄视角范围,确定单台监测模块中采集设备位置、角度及数量,满足全面监测的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涉及的监测模块为信息获取单元,监测模块上安装有采集设备,每个监测模块具备一种或多种功能,包括:动力模块、蓄电池储能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自检报警系统模块、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微气象监测模块;根据任务内容和监测对象情况,对监测模块进行分类组合,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珹,张晓栋,张学武,李甜甜,聂晶鑫,田升平,李飞,王玉环,宫衍圣,金光,郑刚,李晋,刘刚,隋延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