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701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36
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制备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低、锂离子迁移数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如下:一、原料的前处理;二、原料浆液的制备;三、混合浆料去除气泡;四、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膜的锂离子迁移数达到了0.77,电化学稳定窗口达到了4.04V,循环伏安测试表现出较好的可逆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相容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锂离子迁移性能,还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等特征。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olid electrolyte membrane with high lithium ion mo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多使用的锂电池为液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电导率高,组装的电池内阻低,锂离子传输阻力小,利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穿梭。然而,液态电解质的安全问题也频繁出现,爆炸、漏液等限制了液态电解质的使用。固态电解质是由基体、添加剂和导电盐组成,溶剂在制备过程中全部被除去,成型的固态电解质膜中无任何液态物质,从根本上解决液态电解质的漏液的问题,并且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远高于液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窗口,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最常用的基体材料有聚环氧乙烷、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和聚氯乙烯等,其中聚偏氟乙烯以其优异的成膜性与机械性能被广泛关注。但聚偏氟乙烯电解质的电导率过低,锂离子在其中的迁移性能差,从而导致电池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基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差,电池性能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原料的前处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原料的前处理对聚偏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和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锂进行前处理,待用;二、原料浆液的制备a. 将步骤一前处理后的聚偏氟乙烯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到称量瓶中,加入3ml溶剂,水浴加热搅拌3h使二者充分溶解;b. 将步骤一前处理后的硬脂酸加入到称量瓶中,加入1ml溶剂,超声15min,继续搅拌3h;三、混合浆料去除气泡将步骤二中的两种浆液混合到一个称量瓶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锂,继续搅拌6h,超声10min除去气泡;四、电解质膜的制备将步骤三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高锂离子迁移数的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原料的前处理对聚偏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和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锂进行前处理,待用;二、原料浆液的制备a.将步骤一前处理后的聚偏氟乙烯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到称量瓶中,加入3ml溶剂,水浴加热搅拌3h使二者充分溶解;b.将步骤一前处理后的硬脂酸加入到称量瓶中,加入1ml溶剂,超声15min,继续搅拌3h;三、混合浆料去除气泡将步骤二中的两种浆液混合到一个称量瓶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锂,继续搅拌6h,超声10min除去气泡;四、电解质膜的制备将步骤三中除去气泡的混合浆料浇铸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在真空的条件下以120℃的温度加热50min除去溶剂成膜,即得到固态电解质膜,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波杜金田翟墨单宇航周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