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687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对账指令,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所述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并拉取所述源数据表的源数据;通过访问预设存储地址,获取与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在不影响线上业务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的源数据进行批量拉取与批量对账。

A reconciliation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互联网金融行业(互金行业),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金企业需通过对账操作,保证资金放款/还款数据正确无误。目前,传统对账方法为,通过耦合线上业务接口获取源数据,从与对账方越好的存储位置下载目标数据,将源数据与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包括:对账任务严重耦合线上业务接口,影响线上业务;无法批量拉取源数据,无法支持批量对账,导致对账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在不影响线上业务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的源数据进行批量拉取与批量对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账方法,包括:接收对账指令,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所述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并拉取所述源数据表的源数据;通过访问预设存储地址,获取与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所述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包括: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中的库标识,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中的表标识,从所述源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表。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包括:提取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有效数据;将所述源数据的有效数据,与所述目标数据的有效数据进行核对,且核对过程中若数据不存在则生成补单消息,和/或,若数据不一致则生成差异消息;于核对完毕时,若未生成补单消息和/或差异消息,则对账结果为账务对平,若生成补单消息和/或差异消息,则对账结果为账务未对平。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拉取所述源数据表的源数据过程中,若源数据拉取异常,则生成第一异常消息;在所述获取与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过程中,若目标数据获取异常,则生成第二异常消息;在所述提取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有效数据过程中,若有效数据提取异常,则生成第三异常消息;相应的,于核对完毕时,根据所述第一异常消息、第二异常消息、第三异常消息、补单消息和/或差异消息,进行对账回溯;于对账回溯完毕时,生成回溯对账结果,且若所述回溯对账结果为账务未对平,则生成差异明细。可选的,在所述接收对账指令之前,还包括:构建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并设置所述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的库标识,以及各业务数据库中至少一个数据表的表标识。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过程中,还包括:生成对账监控消息。可选的,在所述生成对账结果之后,还包括:接收源数据的修复消息,根据所述修复消息修复源数据,并根据修复后的源数据以及目标数据进行对账,更新对账结果。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账装置,包括:源数据拉取模块,用于接收对账指令,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所述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并拉取所述源数据表的源数据;目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访问预设存储地址,获取与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对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对账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对账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对账平台接收对账指令,根据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并拉取源数据表的源数据;通过访问预设存储地址,获取与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通过设置包含不同业务数据的业务数据库,可以实现在不影响线上业务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的源数据进行批量拉取与批量对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对账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对账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对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述各实施例中,每个实施例中同时提供了可选特征和示例,实施例中记载的各个特征可进行组合,形成多个可选方案,不应将每个编号的实施例仅视为一个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对账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账的情况,具体可以适用于信息流对账或资金流对账的情况,其中信息流对账可以理解为对账双方之间应收和应付之间的对账,资金流对账可以理解为对账双方之间实收和实付之间的对账。该方法可以由终端实现,具体可通过终端中的软件和/或硬件来实施。参见图1,该对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接收对账指令,根据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并拉取源数据表的源数据。在金融领域中,不仅银行、基金、第三方机构需要对账,任何涉及金融交易的公司/机构都需要进行对账,比如商户业务、信贷业务等。通过对账,可以及时反映互金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差错,可确保业务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对账方法,进行自身账务与对账方账务之间的核对,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对账方法可以通过安装于终端上的对账系统(对账平台)来实现。其中,互金企业可以运营不同的业务,且不同业务的数据可进行分库分表存储,例如企业可以将应收应付的业务数据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且应收应付数据库中可以包括00000-99999个数据表,可以将实收实付的业务数据可以存储在另一个数据库中,且实收实付数据库中可以包括000-999个数据表。此外,业务数据库的分类还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自定义分类,即分库分表策略可为自定义策略,例如企业可以按资金方进行业务分类,还可以按资金链路的放款/还款等进行业务分类。其中,当对账平台接收到对账指令时,可根据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且确定的源数据库可以为至少一个数据库,同时可从各源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表,且确定的源数据表可能为至少一个数据表。示例性的,当对账指令为还款业务对账指令,分库分表策略为按资金方分库时,可以从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和明生银行对应的数据库皆作为源数据库,进一步的可以将各源数据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对账指令,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所述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并拉取所述源数据表的源数据;通过访问预设存储地址,获取与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对账指令,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所述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并拉取所述源数据表的源数据;通过访问预设存储地址,获取与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以及所述源数据库中的源数据表,包括: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中的库标识,从至少一个业务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库;根据所述对账指令中的表标识,从所述源数据库中确定源数据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对账,生成对账结果,包括:提取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有效数据;将所述源数据的有效数据,与所述目标数据的有效数据进行核对,且核对过程中若数据不存在则生成补单消息,和/或,若数据不一致则生成差异消息;于核对完毕时,若未生成补单消息和/或差异消息,则对账结果为账务对平,若生成补单消息和/或差异消息,则对账结果为账务未对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拉取所述源数据表的源数据过程中,若源数据拉取异常,则生成第一异常消息;在所述获取与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过程中,若目标数据获取异常,则生成第二异常消息;在所述提取所述源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的有效数据过程中,若有效数据提取异常,则生成第三异常消息;相应的,于核对完毕时,根据所述第一异常消息、第二异常消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武谭仕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