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账方法、装置和服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187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2: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账方法、装置和服务器。其中,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的业务场景中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作为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将所述第二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二子数据块;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由于该方案通过获取并利用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以及银行服务器针对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先拆分成多个子数据块后再以子数据块为处理单位来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完成对账处理。因而不需要等待银行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减少了对账的处理耗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账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本申请涉及金融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对账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技术介绍
银行负责的清算的服务器每天都需要对该行的交易数据(例如转账数据等)进行清算、核对等对账处理。基于现有的对账方法,银行服务器需要依赖该行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作为依据进行具体的对账处理。但是,通常到账结果数据往往不是实时就可以得到的。例如,有些银行的到账结果数据可能需要间隔一天后才能得到,导致服务器需要等待一天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到账结果数据以完成对账处理。可见,基于现有的对账方法进行对账时,由于需要等待银行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导致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对账处理,以及处理耗时长、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账方法、装置和服务器,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对账处理,以及处理耗时长、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达到减少对账的处理耗时,提高了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账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的业务场景中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作为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将所述第二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二子数据块;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的业务场景包括T+0清算场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包括:根据第一子数据块中所包含的交易数据的数据标识、第二子数据块中所包含的交易数据的数据标识,将包含有相同数据标识的交易数据的第一子数据块和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子数据块;确定合并后的子数据块的处理时序;按照处理时序,分别根据各个合并后的子数据块中数据标识相同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进行核对处理,得到对应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得到对应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确定所述交易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在确定所述交易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针对出现异常的交易数据发出报警提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账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的业务场景中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作为第二数据;拆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将所述第二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二子数据块;核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的业务场景包括T+0清算场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对模块包括:合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子数据块中所包含的交易数据的数据标识、第二子数据块中所包含的交易数据的数据标识,将包含有相同数据标识的交易数据的第一子数据块和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子数据块;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合并后的子数据块的处理时序;核对单元,用于按照处理时序,分别根据各个合并后的子数据块中数据标识相同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进行核对处理,得到对应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确定所述交易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在确定所述交易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针对出现异常的交易数据发出报警提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的业务场景中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作为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将所述第二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二子数据块;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的业务场景中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作为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将所述第二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二子数据块;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并利用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以及银行服务器针对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进行组合作为对账处理的依据,并进一步将上述数据拆分成多个子数据块后,再以子数据块为处理单位来进行具体交易数据的核对,以完成对账处理。从而不需要依赖银行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减少了对账的处理耗时,提高了处理效率,解决了基于现有的对账方法,由于需要等待银行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导致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对账,以及处理耗时长、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及时、高效地进行对账处理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对账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对账装置的组成结构图;图3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账方法的服务器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账方法和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考虑到现有的对账方法,由于需要依赖银行的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作为对账处理依据来进行对账处理,而到账结果数据往往又是无法即时获得的。例如,一些银行的到账结果数据可能会在得到所对应的交易数据之后的一天以后才能最终得到,导致银行服务器基于上述方法在进行对账清算时,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等待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进而出现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对账处理,以及存在处理耗时长、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针对产生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本原因,本申请考虑可以引入其他能够及时获取并且可靠度较高的相关数据进行组合来对银行的交易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从而可以避免对获取时间较晚的到账结果数据的依赖,减少由于等待到账结果数据对处理耗时的影响。具体的,可以获取较为可靠的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以及银行服务器针对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并将上述两种数据进行组合,共同作为对账处理的数据依据;再将上述数据进一步又拆分成多个子数据块后再以子数据块为处理单位来进行具体交易数据的核对,完成对账处理,从而可以不需要依赖银行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减少了对账的处理耗时,提高了处理效率,解决了基于现有的对账方法,由于需要等待银行最终的到账结果数据,导致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对账,以及处理耗时长、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及时、高效地进行对账处理的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的业务场景中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作为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将所述第二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二子数据块;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的业务场景中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文件作为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将所述第二数据拆分成多个第二子数据块;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业务场景包括T+0清算场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交易数据的核对,包括:根据第一子数据块中所包含的交易数据的数据标识、第二子数据块中所包含的交易数据的数据标识,将包含有相同数据标识的交易数据的第一子数据块和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子数据块;确定合并后的子数据块的处理时序;按照处理时序,分别根据各个合并后的子数据块中数据标识相同的交易数据的处理记录,进行核对处理,得到对应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对应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交易数据的核对结果,确定所述交易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在确定所述交易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针对出现异常的交易数据发出报警提示。5.一种对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监管系统反馈的对账文件作为第一数据,以及服务器针对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吕杰袁桂飞倪栋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