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670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阀装置(1)带有在阀衬套(2)内可纵向移动的并且与阀体(3)内构造的阀座(4)共同起作用的阀元件(5),该阀元件在安装位置可通过电磁致动器向阀座(4)关闭方向操作。至少阀元件(5)的一部分布置在由阀衬套(2)在阀座(4)区域限定的阀腔(7)内。此外,背离阀腔(7)的阀元件(5)端部与电枢(10)有效连接。阀元件(5)与电枢(10)通过连接装置(16)有效连接,使得在电枢(10)和阀元件(5)之间的贴靠区域,在电枢(10)和阀元件(5)之间基本不发生在阀元件(5)轴向以及径向上的相对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进一步限定类型的阀装置
技术介绍
从DE 100 36 576 A1中获知一种电磁阀或者可电磁控制的阀装置,其可用于汽车的液压制动装置中。阀装置具有带纵向孔的阀衬套,该阀衬套与阀罩连接。在阀罩内布置了可在阀装置轴向上纵向移动的电枢,该电枢与在阀衬套内同样可在轴向上纵向移动的阀推杆有效连接。电枢和阀推杆或阀元件在此连接为使得电枢在阀座的关闭方向上的运动传递到带有关闭件的阀推杆上,并且座阀在关闭件贴靠在阀座上的情况下关闭。阀推杆或者阀元件在阀衬套纵向孔的整个长度上以小的径向间隙被引导,并且在外壳侧面备有至少两个相互分开的通道。阀装置的包含座阀的阀腔或阀室通过通道与阀罩内的空腔导流连接,使得阀罩内的残余空气可通过通道排出。此外,阀装置在不通电状态通过弹簧装置或复位弹簧保持在开启状态,其中作为压力弹簧的弹簧装置安装在阀腔内。弹簧装置的这种结构保证阀装置装配简单。这意味着,软磁性的、质量比阀元件大的电枢和无磁性的较轻的阀元件在阀装置的通电状态下相互接触,其中所述电枢和阀元件未相互连接。压力弹簧和作用在阀元件上的液压力将阀元件从阀座上抬起并将其压靠在电枢上,使得阀元件被压靠在其在阀罩内构造的端部挡块上。在阀装置的通电状态,通过产生的电磁致动器磁场将电枢拉向阀座方向,并且阀元件在轴向上密封压靠在阀座上。但这里也有缺点,即当阀装置工作时,在电枢和阀元件之间可能有轴向和径向上的相对运动,使得对于阀装置的整个工作范围不能精确确定关于电枢位置的阀元件位置,并且在阀装置工作时,阀元件由于其质量小会产生振动和其它的高动态运动,这会对阀装置的操纵和调整特性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情况下,在阀装置整个工作范围上关于电枢的阀元件位置是确定的,并且以简单的方式减少或避免了对现有技术中获知的阀装置的工作方式产生负面影响的电枢和阀元件之间的轴向和径向相对运动,其中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带有在阀衬套内可纵向移动的并且与阀体内构造的阀座共同起作用的阀元件,该阀元件在安装位置可通过电磁致动器向阀座关闭方向操作,其中至少关闭元件的一部分布置在由阀衬套在阀座区域限定的阀腔内,并且背离阀腔的阀元件端部与电枢有效连接。这是这样实现的,即阀元件与电枢通过连接装置有效连接,使得基本不发生电枢和阀元件之间在阀元件轴向以及径向,即与阀元件操作运动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这意味着,通常较轻的阀元件失去了在轴向上关于较重电枢的自由度,此外垂直于通常运动方向的阀元件运动的平移自由度也被限制或完全消除,使得在阀装置内部关于电枢位置的阀元件位置是明确确定的。此外,与传统阀装置相比,在阀装置工作过程中,阀元件侧面的振动和阀元件的其它高动态运动通过与惯性非常大的电枢的连接被减少或消除了。在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给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其它优点和有利的改进方案。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意性简化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阀装置的实施例,下面对其进一步描述。附图的唯一一幅图示出了穿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的阀装置的简化的纵向剖面,其中阀元件与电枢通过连接装置有效连接。具体实施例方式图中以简化的纵向剖面示出了可电磁操作的阀装置1的一部分。阀装置1带有可在阀衬套2内纵向移动的并且与在阀体3内构造的阀座4共同起作用的阀元件5.。阀元件5面向阀座4的区域位于由阀衬套2在阀座4区域限定的阀腔7内,其中阀腔的轮廓尺寸由图1中用点划线画出的矩形进一步示出。阀元件5面向阀腔7的区域具有第一圆柱形区域5A,靠在圆柱形区域5A上并且直径减小的第二圆柱形区域5B,连接在第二圆柱形区域5B上的圆锥形区域5C,连接在圆锥形区域5C上的第三圆柱形区域5C和连接在第三圆柱形区域5D上的球顶形区域5E。阀元件5的球顶形区域5E与圆锥形阀座4共同起作用,使得当阀元件5贴靠在阀座4上时产生密封作用,以使空腔7的入流区域8和阀腔7的出流区域9在阀座4关闭时相互隔开。此外,阀装置1基本上由图1中示出的液压组件1A和套装在液压组件1A上并且未进一步示出的电组件组成,其中电组件在本身已知的方式带有线圈、电绕组和集电环,以克服在入流区域8和阀腔7内的液压压力将液压组件1A的电枢10作为所谓的电磁致动器向阀座4的关闭方向操作。电枢10在与阀衬套2牢固连接的阀罩11内可纵向移动地被引导,其中在阀罩11内在其背离阀衬套2的端部构造了挡块6,该挡块限制电枢10在阀罩11内离开阀座4的轴向调节行程。在阀装置1的不通电状态,入流区域8和阀腔7内的压力作用在面向阀腔7以及入流区域8的阀元件5有效面积上,由此使阀元件5离开阀座4向由阀罩11和电枢10限定的阀死区13方向移动,使得电枢离开阀衬套2,阀死区13区域压向阀罩11并且贴靠在挡块11上。在阀元件5和电枢10的该位置,阀座4被阀元件5或阀元件5的球顶形区域5E开启,并且入流区域8与出流区域9连通。在最后提到的阀装置1工作状态,工作介质可通过阀装置1输送,即从阀腔7的入流区域8出来,经过阀座4到达阀装置1的出流区域9和与出流区域9相连的ABS-(防抱死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或者ESP-System(电子稳定程序)的区域。为使阀座4关闭,向以已知的方式套装在阀罩11上的阀装置1电组件通电,使得电组件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使电枢10从其在图中所示位置向阀座4的方向移动,并将阀元件5的球顶形区域5E密封压靠在阀体3的阀座4上,使得阀装置1关闭并且不再有工作介质穿过阀腔7。如果入流区域8和出流区域9之间存在正压差,则在阀装置1的该状态,入流区域8与出流区域9隔开,没有工作介质通过阀装置1。如果入流区域8中的压力比阀装置1的出流区域9中的压力大,则在阀装置1内部存在正压差。其原因是,在相对出流区域9为正压差情况下,入流区域8通过止回阀与出流区域9隔开,其中在负压差情况下,即在出流区域9中的压力比入流区域8中的压力大的情况下,该止回阀开启。在图中所示的阀装置1情况下,当阀座4开启时,来自入流区域8的液体或者工作介质-当阀装置1用于汽车的防抱死系统中时为制动液-穿过阀腔7向出流区域9方向流动。阀死区通过电枢10和阀罩11之间以及阀元件5和阀衬套2之间构造的通道12A或推杆槽12B连接,使得在阀装置1的排空阶段和在用通常通过入流区域8流入阀装置1的工作液填充的阶段,阀装置内部的全部空腔,即在阀衬套2和阀罩11区域,可被填充。阀元件5以其背离阀座4的端部贴靠在面向阀元件5的电枢10的端面15上,并此外通过连接装置16与电枢10有效连接,使得在电枢10和阀元件5之间不发生阀元件5轴向上的以及径向上的,即与电枢10操作运动垂直的相对运动。连接装置16由销钉形连接件17构成,该连接件既与电枢10连接也与阀元件5连接,最好是通过压入电枢10和阀元件5的盲孔18和19内进行连接。在此销钉形连接件的长度和盲孔18和19的各个深度相互协调,使得阀元件5无间隙地或者基本无间隙地贴靠在电枢10的端面15上。阀元件15的盲孔19最好构造为阶梯形孔,其中阀元件5的盲孔19面向电枢10的区域19A和19B的直径比销钉形连接件17的直径大。阀元件5的盲孔19的区域19C的直径为使得销钉形连接件17可按图中所示方式装配入或压入盲孔19内,并且在安装好状态在阀元件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阀装置(1),其带有在阀衬套(2)内可纵向移动的并且与阀体(3)内构造的阀座(4)共同起作用的阀元件(5),该阀元件在安装位置可通过电磁致动器向阀座(4)关闭方向操作,其中至少阀元件(5)的一部分布置在由阀衬套(2)在阀座(4)区域限定的阀腔(7)内,并且背离阀腔(7)的阀元件(5)端部与电枢(10)有效连接,其特征在于,阀元件(5)与电枢(10)通过连接装置(16)有效连接,使得在电枢(10)和阀元件(5)之间的贴靠区域,在电枢(10)和阀元件(5)之间基本不发生在阀元件(5)轴向以及径向上的相对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海尔M阿姆布罗西F恩滕曼D克拉策尔E韦尔M埃尔特勒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