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金全专利>正文

高压时无扭矩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52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时无扭距球阀,它包括阀体、连接体、球体、阀杆和阀座,阀座上设有储油室,储油室与控油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球阀开启轻松省力,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十分适合在液体输送管道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阀,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时无扭距球阀。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管道上的球阀,为了使球阀开启省力,通常设有蜗轮装置,而设有这种蜗轮装置的球阀,生产成本较高。此外,这种有蜗轮装置的球阀,阀座与球体之间由于产生磨损,所以对球体的要求很高,而使用寿命相对又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高压时无扭距球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带蜗轮装置的球阀,存在的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是它包括阀体、连接体、球体、阀杆和阀座,阀座上设有储油室,储油室与控油装置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球阀开启轻松省力,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十分适合在液体输送管道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示意图。具本实施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阀体4、连接体8、球体13、阀杆1和阀座12,阀座12上设有储油室11,储油室11与控油装置相连。控油装置包括顶杆套2、设于顶杆套2内的顶杆3,设于阀体4内的单向阀6、进油道9和出油道7,设于阀座12内的阀座油道10;顶杆套2的前部位于连接体8内,顶杆套2的尾部位于阀体4内,单向阀6顶于顶杆3的顶端;出油道7一端连储油室11,另一端通过单向阀6与进油道9相连,进油道9与阀座油道10相连。阀杆1的边侧开有锥形凹窝,顶杆套2的尾端顶在该锥形凹窝内。储油室11由阀座12、油室盖5和连接体8围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阀杆1的下端插于球体13的凹口内,当开始转动阀杆1时,球体13不动,顶杆套2从锥形凹窝内逐步外移,随着顶杆套2的外移,位于顶杆套2内的顶杆3也随之顶于阀杆1而外移,从而推动单向阀6打开,来自管道的高压油通过阀座油道10进入阀体的进油道9,流过单向阀6后,进入阀体出油道7,最后进入储油室11,从而推动阀座12反向移动,使阀座12脱离球体13,与此同进阀杆1也随之带动球体13转动,这样就实现了以零扭距打开球阀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时无扭距球阀,包括阀体、连接体、球体、阀杆和阀座,其特征在于阀座上设有储油室,储油室与控油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时无扭距球阀,其特征在于控油装置包括顶杆套、设于顶杆套内的顶杆,设于阀体内的单向阀、进油道和出油道,设于阀座内的阀座油道;顶杆套的前部位于连接体内,顶杆套的尾部位于阀体内;单向阀顶于顶杆的顶端;出油道一端连储油室,另一端通过单向阀与进油道相连;进油道与阀座油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时无扭距球阀,其特征在于阀杆的边侧设有锥形凹窝,顶杆套的尾端顶在该锥形凹窝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时无扭距阀门,其特征在于储油室由阀座、油室盖和连接体围合而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时无扭距球阀,它包括阀体、连接体、球体、阀杆和阀座,阀座上设有储油室,储油室与控油装置相连,本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球阀开启轻松省力,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十分适合在液体输送管道上使用。文档编号F16K5/00GK1757959SQ20051006150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邱金全 申请人:邱金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时无扭距球阀,包括阀体、连接体、球体、阀杆和阀座,其特征在于阀座上设有储油室,储油室与控油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邱金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