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兮夏专利>正文

双通道可变向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52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通道可变向阀门,阀体为圆管状,沿阀体的轴向并列分布有径向贯穿阀体的两通孔,阀芯与阀体管孔相配合,在阀芯上与阀体两通孔位置对应设置有两道径向贯穿的直孔,两直孔之间的阀芯外圆柱表面上开有两道螺旋线形对称分布或呈折线形对称分布的沟槽。既可进行正常的进、出水管连接,又可在不拆卸管路及阀门的环境下清洗电热水器等设备内部的污垢。其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连为一体,变向结构简单方便,结构紧凑,操作便利,制造成本较低,适于各种带有进、出回路的管路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或是旋塞,具体地是指一种双通道可变向阀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水器经过较长时间使用后,在其水箱的底部往往会留下一些沉淀物如泥沙等,导致出水管的水流混浊,有时甚至带有异味,影响热水器的出水质量,降低了热水器的热交换效率。因此电热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应进行清洗。目前,清洗电热水器的方法是先拆下连接电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然后采用一根软管将自来水上水管与电热水器上的热水出水管接通,采用另一根软管将电热水器上的冷水进水管与原有管路中的热水管接通。即形成反向的临时连接,利用自来水在水箱内部的反向流动将其水箱底部的沉淀物从原有热水管路中的水龙头中排出,待水箱中的脏水排放干净后,拆除临时连接的软管,再按照电热水器上的冷水进水管连接自来水上水管,电热水器上的热水出水管连接原有热水管路的方式重新接通管路,方才完成了电热水器的清洗过程。该方法要频繁拆卸与电热水器连接的冷、热水管道,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容易引起管路的泄漏或损坏管路连接元件,让人感觉到特别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不影响热水器正常使用,又可进行水箱清洗,且不需拆卸管路的双通道可变向阀门。它结构简单,使用及操作方便,制造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双通道可变向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为圆管状,沿阀体的轴向并列分布有径向贯穿阀体的两通孔,阀芯与阀体管孔相配合,在阀芯上与阀体两通孔位置对应设置有两道径向贯穿的直孔,两直孔之间的阀芯外圆柱表面上开有两道沟槽,沟槽的起点与第一直孔处于同一横截面上并与直孔孔口呈直角分布,沟槽的终点与第二直孔处于同一横截面上且与起点位置径向相差180°。本专利技术的两道沟槽在阀芯的外圆柱表面上呈螺旋线形对称分布或呈折线形对称分布。本专利技术上沟槽的断面形状为直槽形或半园槽形。本专利技术在阀芯一侧的端部卡接有手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既可进行正常的进、出水管连接并输送冷、热水,又可在不拆卸管路及阀门环境下方便地清洗容器内的污垢,减少很多的麻烦。由于可以经常地清洗,消除了污垢,可保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于大型锅炉等设备,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较多的修理,维护等费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双通道可变向阀门结构将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连为一体,适于各种带有进、出回路的管路中使用。其变向阀轴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变向阀结构紧凑,操作便利,制造成本较低。3,双通道可变向阀门的使用,可优化双管路流通系统,同时对其设计理念产生变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与电热水器1连接的示意2是第一种阀芯3结构的示意3是第二种阀芯3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在电热水器1的下方设有冷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本专利技术的阀体2为圆管形状,与电热水器下方的两个管口,在阀体上沿轴向并列分布有径向贯穿阀体的两通孔21、22,阀芯3与阀体2管孔相配合。在阀芯3一侧的端部卡接有手柄35。转动手柄35,可带动阀芯3在阀体2的管孔内旋转。若阀芯3体积较小时,可将阀芯3和手柄5改为带起子口的旋塞;必要时也可使用电机驱动。在阀芯3上与阀体2两通孔21、22位置对应设置有两道径向贯穿的直孔31、32,手柄35的位置与直孔31、32的贯穿方向对应,当手柄35垂直朝下时,两直孔31、32与阀体2上的两通孔21、22正好相互贯通,自来水从冷水管中进入阀体2,再从阀芯3上的第一直孔31及阀体2上的管孔中进入电热水器1中。电热水器1中的热水从阀体2上的管孔中流入阀芯3内的第二直孔32中,再从阀体2上的管口流入热水管道中。如图2,阀芯3上的手柄35处于水平方向,两直孔31、32与阀体2上的两通孔21、22径向相差约90°,两直孔31、32不导通。而在两直孔31、32之间的阀芯3外圆柱表面上开有两道沟槽33、34,沟槽33、34的起点与第一直孔31处于同一横截面上并与直孔31的孔口呈直角分布,沟槽33、34的终点与第二直孔32处于同一横截面上且与起点位置径向相差180°。两道沟槽33、34在阀芯3的外圆柱表面上呈螺旋线形对称分布,就像双头螺纹一样。当手柄35从垂直位置旋转至水平位置后,阀芯3即随之旋转了90°,这时两道沟槽33、34的起点和终点位置正好对应在阀体2上的两通孔21、22部位,使其接通,从阀体2管口进入的水流,可在沟槽33、34内流动,在阀芯3的外圆柱表面上实现交叉变向。沟槽33、34的断面形状可为直槽形,也可以是半园槽形,总之应便于制作,同时应使沟槽33、34的过流断面积满足要求。参见图3,图1,沟槽33、34在阀芯3的外圆柱表面上也可呈折线形对称分布。沟槽33、34的作用是使图1中从冷水管进入阀体2的自来水,可以通过沟槽33改变流向,从阀体2的热水通道内进入电热水器1内部。而电热水器1内部的水则从冷水进水口内反向流入阀体2的管口中,然后通过沟槽34改变流向,从热水通道进入热水管,再从热水龙头中流出。双通道可变向阀门使用操作方法如下1、正常工作。阀门上的手柄处于竖向位置,其阀体2上的四个管孔分别与阀芯3上的两直孔31、32上下连通。阀体2上的冷水通道(第一个通道)一端接冷水管,另一端接热水器的冷水进水口;阀体2上的热水通道(第二个通道)一端接热水管,另一端接热水器1的热水出水口。热水器1或用水设备正常进出水。2、清洗操作。将阀门上的手柄35转为横向,阀芯旋转了90°,其阀体2上的四个管孔与阀芯3上的两直孔31、32相互隔开了90°,阀芯3上两直孔31、32通道关闭。而阀芯3外圆柱表面上的两条沟槽被转至与阀体上的四个管孔相连通的位置,使其成为两条水流的通道。自来水从冷水管进入阀体2,经阀芯3外圆柱表面上的一条沟槽33,从原热水通道上的管口返流入热水器的水箱中;水箱中的水从热水器1的冷水进水口倒流进阀体2上原冷水通道上的管口,经阀芯2外圆柱表面上的另一条沟槽34,从原热水通道上的管口流向热水管,从热水龙头将水箱内的污垢排放出来。可以看出,阀芯3外圆柱表面上两条对称的沟槽33、34交叉连通了阀体2上四个管孔,另外形成了两条反向的水流通道,起到了改变水流方向的作用。热水器1清洗完毕后,将阀门上的手柄35回复到竖向的位置,使其阀体2上的四个管孔分别与阀芯3上的两直孔31、32上下连通,热水器1管路内恢复正常的冷、热水流动方向。权利要求1.双通道可变向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阀体(2)为圆管状,沿阀体(2)的轴向并列分布有径向贯穿阀体(2)的两通孔(21)、(22),阀芯(3)与阀体(2)管孔相配合,在阀芯(3)上与阀体(2)两通孔(21)、(22)位置对应设置有两道径向贯穿的直孔(31)、(32),两直孔(31)、(32)之间的阀芯(3)外圆柱表面上开有两道沟槽(33)、(34),沟槽(33)、(34)的起点与第一直孔(31)处于同一横截面上并与直孔(31)、(32)的孔口呈直角分布,沟槽(33)、(34)的终点与第二直孔(32)处于同一横截面上且与起点位置径向相差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可变向阀门,其特征在于两道沟槽(33)、(34)在阀芯(3)的外圆柱表面上呈螺旋线形对称分布或呈折线形对称分布。3.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通道可变向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阀体(2)为圆管状,沿阀体(2)的轴向并列分布有径向贯穿阀体(2)的两通孔(21)、(22),阀芯(3)与阀体(2)管孔相配合,在阀芯(3)上与阀体(2)两通孔(21)、(22)位置对应设置有两道径向贯穿的直孔(31)、(32),两直孔(31)、(32)之间的阀芯(3)外圆柱表面上开有两道沟槽(33)、(34),沟槽(33)、(34)的起点与第一直孔(31)处于同一横截面上并与直孔(31)、(32)的孔口呈直角分布,沟槽(33)、(34)的终点与第二直孔(32)处于同一横截面上且与起点位置径向相差1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兮夏江志江浚
申请(专利权)人:江兮夏江志江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