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法造型拉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V法造型拉膜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V法造型工艺通常包括压板负压覆膜、喷涂、合箱、砂箱充砂、翻箱起模、合型浇注及停止抽气等步骤。为实现批量生产,在负压覆膜时通常需借助拉膜装置铺设薄膜,因此优化拉膜装置的结构显得尤为必要。现有的拉膜装置通常包括放膜卷筒和放膜支架,放膜卷筒相对于放膜支架转动,以便释放所缠绕的薄膜。鉴于放膜卷筒收纳的薄膜长度有限,当单个放膜卷筒释放完全部薄膜后,需更换放膜卷筒,致使放膜过程不连续,影响覆膜效率。因此,如何优化现有放膜装置以提升放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V法造型拉膜装置,能够实现连接放膜,节省了更换放膜卷筒的时间,放膜效率较高。其具体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法造型拉膜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用于释放薄膜的放膜卷筒;用于与薄膜的自由端相对接并带动薄膜相对于放膜卷筒滑动以实现铺设薄膜的拉膜组件;用于择一地将放膜卷筒所缠绕的薄膜自由端拉动至拉膜组件的换膜组件。优选地,换膜组件包括:换膜支架;具有换膜吸附部并相对于换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法造型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释放薄膜(01)的放膜卷筒(1);用于与薄膜(01)的自由端相对接并带动薄膜(01)相对于所述放膜卷筒(1)滑动以实现铺设薄膜(01)的拉膜组件(2);用于择一地将所述放膜卷筒(1)所缠绕的薄膜(01)自由端拉动至所述拉膜组件(2)的换膜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法造型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释放薄膜(01)的放膜卷筒(1);用于与薄膜(01)的自由端相对接并带动薄膜(01)相对于所述放膜卷筒(1)滑动以实现铺设薄膜(01)的拉膜组件(2);用于择一地将所述放膜卷筒(1)所缠绕的薄膜(01)自由端拉动至所述拉膜组件(2)的换膜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法造型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膜组件(3)包括:换膜支架(31);具有换膜吸附部(32)并相对于所述换膜支架(31)升降、用于使所述换膜吸附部(32)带动所吸附的薄膜(01)自由端靠近所述拉膜组件(2)的换膜拉杆(33);用于驱动所述换膜拉杆(33)升降的换膜驱动件(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法造型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膜组件(3)还包括用于支撑上全部所述放膜卷筒(1)以使全部所述放膜卷筒(1)沿纵向错开分布的放膜支架(5);所述放膜支架(5)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放膜卷筒(1)的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法造型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薄膜(01)的覆膜框(4),所述拉膜组件(2)包括:拉膜框架(21),所述拉膜框架(21)具有用于吸附所述换膜组件(3)所提供的薄膜(01)自由端的拉膜吸附部;与所述拉膜框架(21)相配合并用于引导所述拉膜框架(21)相对于所述覆膜框(4)滑动的导向滑轨(22);用于驱动所述拉膜框架(21)滑动的拉膜驱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法造型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膜吸附部(32)和所述拉膜吸附部的结构相同,二者均包括:吸附室(321);与所述吸附室(321)相连通以通入负压气体的通气孔(322);若干与所述吸附室(321)相连通以吸附薄膜(01)的吸附孔(323)。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V法造型拉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组设于所述放膜卷筒(1)与所述拉膜组件(2)之间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忠,赵中华,郭耀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为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