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88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框及分别设于覆膜框两侧的加热板和模具板,加热板具有吹气部,模具板具有抽气部。覆膜时,吹气部吹动薄膜,同时抽气部抽吸薄膜,从而使薄膜靠近加热板的一侧受正压,靠近模具板的一侧受负压,进而使薄膜具有向模具板靠近的趋势,鉴于薄膜通常具有弹性,薄膜在正压及负压的同时作用下形成中心塌陷的鼓包状结构。当薄膜靠向模具板时,鼓包状结构的中心先与模具板相接触,从使鼓包状结构由中心向外周逐渐与模具板相贴合,防止薄膜与模具板之间形成用于存储空气的封闭空间,降低薄膜出现气泡或褶皱的风险,薄膜表面较平整,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V法造型覆膜装置能够有效提升铸造质量。

A film covering device for V-sh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在V法造型工艺中,将加热后的薄膜覆盖至压板具有模样的一侧,再将干砂喷射至由压板和砂箱形成的型腔中,充砂完成后,压板解除负压吸附,同时利用真空泵对砂箱施加负压,使所形成的砂型能够在负压作用下保持特定形状。现有的V法造型系统通常离不开覆膜装置,覆膜装置利用吸附力将薄膜覆盖至模样上,然而,现有的覆膜装置尚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现有的覆膜装置极易使薄膜的外侧沿优选与模样相接触,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导致薄膜的中心与模样之间积存大量的空气,导致薄膜出现气泡或褶皱,从而使薄膜的表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薄膜的平整度,从而影响铸造质量。因此,如何改进现有覆膜装置以提升铸造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薄膜一侧受正压,另一侧受负压,薄膜形成中心塌陷的鼓包状结构,鼓包状结构由中心向外周逐渐与模具板相贴合,避免薄膜出现气泡或褶皱,故能够有效提升铸造质量。其具体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薄膜的覆膜框;分别设于覆膜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薄膜的覆膜框(1);分别设于所述覆膜框(1)两侧的加热板(2)和模具板(3),所述加热板(2)具有用于吹动薄膜的吹气部(21),所述模具板(3)具有用于抽吸薄膜以使薄膜形成中心塌陷的鼓包状结构的抽气部(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法造型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薄膜的覆膜框(1);分别设于所述覆膜框(1)两侧的加热板(2)和模具板(3),所述加热板(2)具有用于吹动薄膜的吹气部(21),所述模具板(3)具有用于抽吸薄膜以使薄膜形成中心塌陷的鼓包状结构的抽气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法造型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4);与所述覆膜框(1)相固连的升降架(5);设于所述支撑板(4)与所述升降架(5)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5)带动所述覆膜框(1)靠近或远离所述模具板(3)的第一升降驱动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法造型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5)包括若干根穿过所述支撑板(4)的升降立柱(51),所述加热板(2)的外侧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套于全部所述升降立柱(51)以沿所述升降立柱(51)滑动的导向套筒(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法造型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4)与所述加热板(2)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加热板(2)相对于所述覆膜框(1)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法造型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框(1)设有所述抽气部(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法造型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施加至薄膜的正压与所述模具板(3)施加至薄膜的负压之和小于所述覆膜框(1)施加至薄膜的负压。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忠赵中华郭耀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为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