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颂专利>正文

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584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包括工作台、驱动机构、处理加工机构与导向机构,所述工作台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工作台上端安装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内外侧分别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驱动机构上端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在可改变直径大小的圆筒固定架外侧套有圆筒工件,圆筒固定架随着电动滑轨的运动,从而带动圆筒工件运动,圆筒工件依次与安装在导向板内外两侧的打磨刷、清洁刷、油漆首次涂抹刷与油漆末次涂抹刷接触,分四步对圆筒工件进行涂刷,最终完成一个对圆筒工件进行前期处理及油漆涂刷的工作循环,提高了油漆涂刷的效率,不需再单独对圆筒工件进行涂刷前进行加工的处理。

A coating system for coat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cylindrical mechanic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表面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油漆涂刷装置是一种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处理的设备,根据使用要求选择不同颜色及品种对工件表面进行涂抹,降低甚至隔绝工件与外界的接触范围,从而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且可以增加工件的美化程度,总的来说,油漆涂刷对工件具有保护、美观、标示的作用,因此油漆涂刷被应用在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中。在油漆涂刷过程中,由于油漆涂刷设备的结构以及油漆特性的限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油漆涂刷设备的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且工件在涂抹过程中需要人工频繁的对工件进行检查及调整,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且浪费时间。(2)传统的油漆涂刷设备只能进行工件表面进行喷涂油漆,工件在油漆涂刷之前仍需进行准备加工处理,更加增大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包括工作台、驱动机构、处理加工机构与导向机构,所述工作台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端安装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内外侧分别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驱动机构上端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包括方形底板与驱动固定支架,方形底板上端分别在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与右后方开设方形凹槽,每个方形凹槽中均安装有驱动固定支架;驱动固定支架可在方形凹槽中前后滑动带动处理加工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数量为四,分别安装在方形底板上端的方形凹槽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控距连接轴、竖向控距弹簧与横向控距弹簧,驱动固定支架上端安装有电机,电机上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控距连接轴,控距连接轴外侧套有竖向控距弹簧,控距连接轴上端安装有横向控距弹簧;控距连接轴与竖向控距弹簧可控制处理加工机构上下移动,控距连接轴与横向控距弹簧可控制处理加工机构左右移动,在处理加工机构与圆筒工件紧密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回弹力,控制处理加工机构与圆筒工件的接触松紧度,以达到提高圆筒工件的表面油漆涂层质量的目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板、电动滑轨、圆筒固定架、簧片与转动块,导向板下端安装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安装有圆筒固定架,圆筒固定架上下对称安装有两组簧片,同组内的簧片沿圆筒固定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圆筒固定架上下相对布置的两个簧片之间连接有转动块;电动滑轨带动圆筒固定架在导向板中转动,从而带动圆筒工件进行移动,圆筒固定架上的簧片与转动块可以根据圆筒工件的直径进行调整,能够从内侧对圆筒工件起到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使圆筒工件只能绕圆筒固定架进行自转,而不能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处理加工机构包括打磨刷、清洁刷、油漆首次涂抹刷与油漆末次涂抹刷,打磨刷下端与位于导向板左前方的控距连接轴相连接,打磨刷、清洁刷、油漆首次涂抹刷与油漆末次涂抹刷依次按顺时针安装在驱动机构中的控距连接轴上端;圆筒工件在导向板中顺时针移动,圆筒工件首先与打磨刷接触,对圆筒工件表面进行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圆筒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涂刷后油漆与圆筒工件的附着度,圆筒工件在移动过程中再与清洁刷接触,将表面的灰尘及碎屑进行清理,圆筒工件最后依次与油漆首次涂抹刷、油漆末次涂抹刷进行接触,经过两次涂漆后的圆筒工件表面油漆均匀性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固定支架包括安装环、双向伸缩杆与固定块,安装环安装在驱动机构的下端,安装环环内安装有左右两端对称的双向伸缩杆,双向伸缩杆两端与固定块固定安装,固定块与方形底板上端的方形凹槽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通过双向伸缩杆带动其左右两端的固定块进行同步反向直线运动,当固定块与方形凹槽侧壁相紧贴时,由于摩擦力较大,安装环无法在方形凹槽内进行前后移动,反之,安装环能够进行前后移动,达到根据实际需要对驱动机构位置进行调节与固定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板包括导向底板、外导向板与内导向板,导向底板安装在工作台上端,外导向板安装在导向底板上侧外端,外导向板与清洁刷以及油漆末次涂抹刷接触位置开设有缺口,外导向板右侧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圆柱孔,内导向板安装在导向底板上端内侧,内导向板与打磨刷以及油漆首次涂抹刷接触位置开设有缺口,外导向板侧壁与内导向板侧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弧形卡槽;圆筒工件移动过程中,通过外导向板与内导向板进行导向,外导向板与内导向板的弧形卡槽可以对移动中的圆筒工件产生一定阻力,使圆筒工件在前进过程中还会进行一定转动,以便处理加工机构对圆筒工件外壁不同位置进行处理,保证处理的全面形,外导向板右侧的圆柱孔可以对经过油漆首次涂抹刷的圆筒工件表面的油漆加快风干速度,以便进行二次涂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块包括弧形块与圆柱橡胶,弧形块外表面开设有圆柱形凹槽,圆柱橡胶通过转动销安装在弧形块的圆柱形凹槽内;圆筒工件内侧与弧形块上的圆柱橡胶接触,由于圆柱橡胶只能进行沿自身轴向转动,从而在增加圆筒工件的摩擦力的同时不会阻碍圆筒工件进行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漆首次涂抹刷包括涂抹刷轴、油漆瓶、油漆传送道、油漆外渗筒、涂抹外壳刷与圆筒开口外壳,涂抹刷轴上端安装有油漆瓶,油漆瓶下端安装有油漆传送道,油漆瓶与油漆传送道连接位置安装有阀门,油漆传送道安装在涂抹刷轴外侧,油漆传送道外侧安装有油漆外渗筒,油漆外渗筒外部套有涂抹外壳刷,涂抹外壳刷外部套有大于涂抹外壳刷直径与长度的圆筒开口外壳;油漆瓶中的油漆通过油漆传送道达到油漆外渗筒,油漆渗出到涂抹外壳刷上,涂抹外壳刷与圆筒工件接触,最终达到对圆筒工件进行油漆刷涂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漆首次涂抹刷与油漆末次涂抹刷结构相同;通过两次对圆筒工件进行油漆刷涂,使圆筒工件表面的漆膜达到标准厚度的目的,提高圆筒工件表面的漆层达到均匀无缺陷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漆传送道包括主传送道、分传送道与集中收集筒,涂抹刷轴外侧套有主传送道,主传送道外侧沿周向均匀安装有分传送道,分传送道末端安装有集中收集筒;分传送道可以使油漆均匀的流向集中收集筒的整个位置,以达到提高油漆的利用率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漆外渗筒外侧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小圆孔;油漆外渗筒外侧的小圆孔可以使油漆均匀的渗出到涂抹外壳刷上,以达到提高圆筒工件表面的漆膜质量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抹外壳刷包括涂抹外壳筒、小圆板与大圆板卡扣,涂抹外壳筒为中部开口的圆柱筒,涂抹外壳筒的上端一侧安装有小圆板,涂抹外壳筒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大圆板卡扣,大圆板卡扣开设有与小圆板直径相同的圆形缺口;通过对小圆板与大圆板卡扣的卡紧与拆分,达到对涂抹外壳刷进行拆卸或安装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分四步对圆筒工件进行涂刷,达到了一个工作循环对圆筒工件进行前期处理及油漆涂刷的目的,提高了油漆涂刷的效率,不需再单独对圆筒工件进行涂刷前进行加工的处理。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导向机构,圆筒固定架上通过安装簧片与转动块,圆筒固定架上可以安装不同直径的圆筒工件,通过圆筒固定架上设置的安装簧片与转动块,达到对不同直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包括工作台(1)、驱动机构(2)、导向机构(3)与处理加工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上端安装有导向机构(3),导向机构(3)内外侧分别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4),驱动机构(2)上端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4);其中:所述工作台(1)包括方形底板(11)与驱动固定支架(12),方形底板(11)上端分别在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与右后方开设方形凹槽,每个方形凹槽中均安装有驱动固定支架(12);所述驱动机构(2)数量为四,分别安装在方形底板(11)上端的方形凹槽中,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控距连接轴(22)、竖向控距弹簧(23)与横向控距弹簧(24),驱动固定支架(12)上端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上端安装有控距连接轴(22),控距连接轴(22)外侧套有竖向控距弹簧(23),控距连接轴(22)上端安装有横向控距弹簧(24);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导向板(31)、电动滑轨(32)、圆筒固定架(33)、簧片(34)与转动块(35),导向板(31)下端安装有电动滑轨(32),电动滑轨(32)上安装有圆筒固定架(33),圆筒固定架(33)上下对称安装有两组簧片(34),同组内的簧片(34)沿圆筒固定架(33)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圆筒固定架(33)上下相对布置的两个簧片(34)之间连接有转动块(35);所述处理加工机构(4)包括打磨刷(41)、清洁刷(42)、油漆首次涂抹刷(43)与油漆末次涂抹刷(44),打磨刷(41)下端与位于导向板(31)左前方的控距连接轴(22)相连接,打磨刷(41)、清洁刷(42)、油漆首次涂抹刷(43)与油漆末次涂抹刷(44)依次按顺时针安装在驱动机构(2)中的控距连接轴(22)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包括工作台(1)、驱动机构(2)、导向机构(3)与处理加工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上端安装有导向机构(3),导向机构(3)内外侧分别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4),驱动机构(2)上端安装有处理加工机构(4);其中:所述工作台(1)包括方形底板(11)与驱动固定支架(12),方形底板(11)上端分别在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与右后方开设方形凹槽,每个方形凹槽中均安装有驱动固定支架(12);所述驱动机构(2)数量为四,分别安装在方形底板(11)上端的方形凹槽中,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控距连接轴(22)、竖向控距弹簧(23)与横向控距弹簧(24),驱动固定支架(12)上端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上端安装有控距连接轴(22),控距连接轴(22)外侧套有竖向控距弹簧(23),控距连接轴(22)上端安装有横向控距弹簧(24);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导向板(31)、电动滑轨(32)、圆筒固定架(33)、簧片(34)与转动块(35),导向板(31)下端安装有电动滑轨(32),电动滑轨(32)上安装有圆筒固定架(33),圆筒固定架(33)上下对称安装有两组簧片(34),同组内的簧片(34)沿圆筒固定架(33)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圆筒固定架(33)上下相对布置的两个簧片(34)之间连接有转动块(35);所述处理加工机构(4)包括打磨刷(41)、清洁刷(42)、油漆首次涂抹刷(43)与油漆末次涂抹刷(44),打磨刷(41)下端与位于导向板(31)左前方的控距连接轴(22)相连接,打磨刷(41)、清洁刷(42)、油漆首次涂抹刷(43)与油漆末次涂抹刷(44)依次按顺时针安装在驱动机构(2)中的控距连接轴(22)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固定支架(12)包括安装环(121)、双向伸缩杆(122)与固定块(123),安装环(121)安装在驱动机构(2)的下端,安装环(121)环内安装有左右两端对称的双向伸缩杆(122),双向伸缩杆(122)两端与固定块(123)固定安装,固定块(123)与方形底板(11)上端的方形凹槽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机械零部件外表面上色喷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1)包括导向底板(311)、外导向板(312)与内导向板(313),导向底板(311)安装在工作台(1)上端,外导向板(312)安装在导向底板(311)上侧外端,外导向板(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颂姚维杰张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郭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