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41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检测组包括两个检测组件。两检测组件中均设有若干位移传感器,不同的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两检测组件之间留有穿过板材的间隙,两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均朝向两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这种板材检测装置,板材穿过两个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位于板材两侧的检测组件通过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得到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可以得到板材的表面情况和厚度。用于瓷砖砖坯的检测中可以避免传统人工检测存在的测量不准确问题,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不会对瓷砖砖坯造成伤害,能实时高效地检测出瓷砖砖坯的生产质量。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板材检测领域。

A kind of plate te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材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瓷砖作为一种建筑和装饰材料,由于具有比较好的性能优势,并且环保易于施工而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瓷砖通常由瓷砖砖胚烧制而成,瓷砖砖胚一般由研磨搅拌后的粘土等原材料通过压机压制而成。瓷砖的成品质量依赖于瓷砖砖胚的质量,但是通常情况下,压机经过长期高压环境下的使用会造成磨损、偏移,此时压机加工出来的砖胚容易存在缺陷。带有缺陷的砖坯会制成质量不合格的瓷砖产品,影响产品合格率并增大生产成本。因此瓷砖生产过程中都会设有瓷砖砖胚厚度检测的工序,并由此来获知压机的工况。目前瓷砖砖胚厚度检测的工序一般是采用人工抽检的方式,由操作工每隔固定时间用卡尺测量砖胚的四角,四角的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认为厚度不良。而人工检测的效率较低,且人工检测存在很大的偏差,并且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砖坯的实际生产状况。而且根据检测手法不同,测量结果有差异,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同时人工检测的实时性差,通常需要在发生问题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这样会造成这一时间段的瓷砖砖胚作废。另外,由于砖胚硬度低,人工搬运检测时基本都会损伤瓷砖砖胚,容易损伤合格的瓷砖砖坯造成废料,这也造成了人工检测时不能频繁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高效的板材检测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检测组包括两个检测组件,两检测组件中均设有若干位移传感器,不同的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两检测组件之间留有穿过板材的间隙,两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均朝向两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检测组件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容纳位移传感器的腔室,壳体上在间隙位置处设有缝隙,各位移传感器朝向缝隙。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壳体连接有向腔室吹气的吹风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壳体内设有导轨,各位移传感器均通过滑块连接到导轨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壳体上位于缝隙位置处设有用于遮挡缝隙的挡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壳体上设有气缸,气缸带动挡板运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检测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上设有分别连通到腔室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吹风装置通过第二开口向腔室吹气,第二端板上设有活动的端盖。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检测组件中位移传感器的数量均为3~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位移传感器为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检测组的数量为多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这种板材检测装置,板材穿过两个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位于板材两侧的检测组件通过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得到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可以得到板材的表面情况和厚度,用于瓷砖砖坯的检测中可以避免传统人工检测存在的测量不准确问题,降低人工成本,而且通过板材两侧的检测组件进行检测可以避免板材在检测过程中的震动影响,降低对输送设备的要求,同时该装置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瓷砖砖坯造成伤害,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并可以将该装置设置在瓷砖砖坯的生产流程中,用来实时高效地检测出瓷砖砖坯的生产质量,能及时检测出不合格的瓷砖砖坯,可由此得到压机的实施状况并及时对压机进行维护,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且该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易于维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该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检测组件的爆炸示图;图6是检测组件的第一种示图;图7是检测组件的第二种示图;图8是图6中A位置处的放大图;图9是图7中B位置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9,本技术为一种板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检测组包括两个检测组件,两检测组件中均设有若干位移传感器14。检测组件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固定位移传感器14的支架或者壳体1,位移传感器14可以设置成完全固定,也可以设置成可调节位置的形式。两个检测组件之间留有穿过板材的间隙,一般检测组件都是长条形并且设置成相互平行,间隙的宽度和长度都应该对应地大于所测板材的厚度和宽度。两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14均朝向两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不同的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14分别一一对应,即位移传感器14是成对存在并且分别位于不同的检测组件中。并且通常将该板材检测装置水平放置,板材水平地穿过间隙,而在穿过的过程中,同一对的位移传感器14所检测的板材上的点位应该位于同一竖直的方向。即可以通过调整位移传感器14的朝向,使同对位移传感器14所测量的点的平面投影重叠。位移传感器14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数据线将测得数据送到外部处理装置中进行数据处理。优选地,检测组可以设置多个,可以用于同一板材上不同点位的测量,也可以用于多次测量提高该板材检测装置的准确性。由于板材的厚度检测是利用板材两侧的位移传感器14所测得的距离差值获得,所以板材在检测过程中由于传送作业所产生振动不会对板材厚度的检测造成影响,进而降低对输送设备的要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检测组件均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容纳位移传感器14的腔室。壳体1上在间隙位置处设有缝隙19,各位移传感器14朝向缝隙19。当位移传感器14为激光位移传感器时,激光穿过缝隙19对板材进行测量。这样设计可以避免板材上的粉尘或者其他物质洒落进入该板材检测装置,影响位移传感器14的测量。优选地,壳体1连接有向腔室吹气的吹风装置。吹气装置可以是外部气源,或者是一些鼓风机,一般壳体1上腔室的四周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封闭,可以保证向腔室吹入的气体由缝隙19流出。这样设计可以避免粉尘或者其他物质落入位移传感器14中,并且可以降低该板材检测装置的湿度,保证其使用性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上位于缝隙19位置处设有用于遮挡缝隙19的挡板16。挡板16的长度和宽度应该大于缝隙19的长度和宽度,并且能够与缝隙19所在的面充分贴合。通常将壳体1设置为矩形的箱体结构,两个壳体1通过一个面相对形成间隙。缝隙19一般位于相对的面的中间位置处,挡板16与该面相贴紧。挡板16可以设置成卡扣结构,在使用该板材检测装置时通过人工开启,也可以设置有驱动装置对其进行开启和关闭。优选地,利用气缸17对挡板16进行控制。通常将气动固定气缸17壳体1上,并且将其活塞设置成与间隙中壳体1的面相平行。一个壳体1上通常设置两个气缸17分别位于挡板16的两端,挡板16通过固定在活塞上,使气缸17可以推动挡板16使其远离缝隙19或遮挡缝隙1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内设有导轨11,各位移传感器14均通过滑块12连接到导轨11上。位移传感器14通过滑块12可以沿着导轨11运动,方便根据板材的宽度进行调整。位移传感器14通常是通过连接块13连接上滑块12上,通常连接块13设置为包括竖向板和横向板的T字形结构,横向板连接到滑块12上,竖向板连接到位移传感器14的侧面上,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方便维护。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检测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可以协助保持两个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通常壳体1的两端都是不封闭的,分别连接到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第一端板2上设有分别连通到腔室的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吹风装置通过第二开口22向腔室吹气,第一开口21用来穿过连接位移传感器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所述检测组包括两个检测组件,两所述检测组件中均设有若干位移传感器(14),不同的所述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14)分别一一对应,两所述检测组件之间留有穿过板材的间隙,两所述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14)均朝向两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所述检测组包括两个检测组件,两所述检测组件中均设有若干位移传感器(14),不同的所述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14)分别一一对应,两所述检测组件之间留有穿过板材的间隙,两所述检测组件中的位移传感器(14)均朝向两检测组件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检测组件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容纳位移传感器(14)的腔室,所述壳体(1)上在间隙位置处设有缝隙(19),各所述位移传感器(14)朝向缝隙(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连接有向腔室吹气的吹风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导轨(11),各所述位移传感器(14)均通过滑块(12)连接到导轨(1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