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30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车机构,包括齿轮、齿轮轴和具有轴孔的安装座,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轴孔后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轴能够相对轴孔移动,所述轴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封堵件。上述结构简单,利用轴孔与齿轮轴的配合实现齿轮轴的移动及转动,无需使用轴承等部件,从而降低了盘车机构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储油腔能够实现盘车机构的自润滑,取消了使用者手动润滑盘车机构的环节,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Bar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车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盘车机构。
技术介绍
大型发动机由于本身摩擦功大,使用撬棍等简单方式难以盘车,需要配置专门的盘车机构,在盘车的过程中,盘车机构内的部件需要进行转动,因此,盘车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对转动的部件进行润滑,从而保证盘车机构能够有效使用,同时,能够延长盘车机构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盘车机构能够有效转动,需要在转动部件的位置设置滑动或滚动轴承,盘车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对转动部件进行涂抹润滑油,从而实现盘车机构的润滑。但是,上述盘车机构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使用时,润滑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盘车机构,包括齿轮、齿轮轴和具有轴孔的安装座,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轴孔后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轴能够相对轴孔移动,所述轴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封堵件。优选地,所述储油腔为环形腔。优选地,所述环形腔与所述轴孔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通孔沿所述轴孔的径向设置。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封堵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齿轮轴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齿轮轴的径向一致,所述螺栓的自由端能够经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限位孔。优选地,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盘车机构进行盘车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齿轮的侧面贴合设置,所述盘车机构未进行盘车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齿轮的侧面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齿轮轴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本技术所提供的盘车机构,包括齿轮、齿轮轴和具有轴孔的安装座,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轴孔后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轴能够相对轴孔移动,所述轴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封堵件。安装座与飞轮壳固接,在发动机正常运行时,齿轮与起动齿圈不接触,当需要进行盘车时,驱动齿轮轴相对轴孔移动,此时齿轮与起动齿圈接触,从而进行盘车。在轴孔内形成有储油腔,该储油腔开设在轴孔的内壁上,齿轮轴穿过轴孔,齿轮轴可在轴孔内移动和转动,储油腔与齿轮轴的外表面形成密闭空腔结构,在储油腔内加注润滑油,在进行盘车时,需要外力驱动齿轮轴向起动齿圈的方向移动,当齿轮轴相对轴孔移动时,附着在齿轮轴表面的润滑油进入轴孔内壁与齿轮轴的外表面之间,当齿轮轴转动时,能够实现对齿轮轴与轴孔内壁之间形成的摩擦副表面的润滑,也就是说,通过齿轮轴在轴孔内的移动,能够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带入轴孔内壁上,从而实现轴孔与齿轮轴之间的润滑。当储油腔内需要加注润滑油时,将通孔内的封堵件取出,润滑油可经过通孔加注到储油腔内,从而实现对储油腔的注油操作。上述结构简单,利用轴孔与齿轮轴的配合实现齿轮轴的移动及转动,无需使用轴承等部件,从而降低了盘车机构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储油腔能够实现盘车机构的自润滑,取消了使用者手动润滑盘车机构的环节,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单元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盘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盘车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盘车机构A-A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为齿轮;2为安装座,21为轴孔,211为储油腔,22为通孔;3为螺栓;4为齿轮轴,41为限位部,42为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盘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盘车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盘车机构A-A的剖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了一种盘车机构,包括齿轮1、齿轮轴4和具有轴孔21的安装座2,齿轮轴4穿过轴孔21后与齿轮1连接,齿轮轴4能够相对轴孔21移动,轴孔21的内壁上开设有储油腔211,安装座2上开设有与储油腔211连通的通孔22,通孔22内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封堵件。安装座2与飞轮壳固接,在发动机正常运行时,齿轮1与起动齿圈不接触,当需要进行盘车时,驱动齿轮轴4相对轴孔21移动,此时齿轮1与起动齿圈接触,从而进行盘车。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安装座2与飞轮壳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铆接或焊接等,在此,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具体地,在轴孔21内形成有储油腔211,该储油腔211开设在轴孔21的内壁上,齿轮轴4穿过轴孔21,齿轮轴4可在轴孔21内移动和转动,储油腔211与齿轮轴4的外表面形成密闭空腔结构,在储油腔211内加注润滑油,在进行盘车时,需要外力驱动齿轮轴4向起动齿圈的方向移动,当齿轮轴4相对轴孔21移动时,附着在齿轮轴4表面的润滑油进入轴孔21内壁与齿轮轴4的外表面之间,当齿轮轴4转动时,能够实现对齿轮轴4与轴孔21内壁之间形成的摩擦副表面的润滑,也就是说,通过齿轮轴4在轴孔21内的移动,能够将储油腔211内的润滑油带入轴孔21内壁上,从而实现轴孔21与齿轮轴4之间的润滑。当储油腔211内需要加注润滑油时,将通孔22内的封堵件取出,润滑油可经过通孔22加注到储油腔211内,从而实现对储油腔211的注油操作。上述结构简单,利用轴孔21与齿轮轴4的配合实现齿轮轴4的移动及转动,无需使用轴承等部件,从而降低了盘车机构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储油腔211能够实现盘车机构的自润滑,取消了使用者手动润滑盘车机构的环节,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进一步理解的是,储油腔211为环形腔,上述储油腔211绕轴孔21内壁的周向开设,并且储油腔211的首尾连接形成环形腔的结构,当储油腔211内注入润滑油后,润滑油能够与齿轮轴4的外圆周面进行接触,从而形成外齿轮轴4的外表面形成油环,当齿轮轴4进行移动时,油环经过使得轴孔21的内壁形成油膜,通过该结构能够增大润滑油的润滑面积,从而有效保证齿轮轴4与轴孔21之间的润滑,提高盘车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盘车机构维修和更换的成本。进一步地,环形腔与轴孔21同轴设置,在盘车机构未进行盘车时,齿轮轴4与环形腔接触的部分为环形结构,润滑油附着在该环形结构的表面,从而形成油环,当需要进行盘车时,齿轮轴4相对轴孔21移动,齿轮轴4形成油环的部分离开储油腔211进入轴孔21内,油环与轴孔21的内壁接触,使得轴孔21的内壁附着油膜,当齿轮轴4进行转动盘车时,油膜实现对齿轮轴4与轴孔21的润滑,从而避免齿轮轴4与轴孔21之间发生干摩擦,提高盘车机构的使用寿命。上述环形腔与轴孔21同轴设置,在齿轮轴4表面形成的油环与齿轮轴4同轴,当齿轮轴4进行移动时,此时在轴孔21内壁形成的油膜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车机构,包括齿轮、齿轮轴和具有轴孔的安装座,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轴孔后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轴能够相对轴孔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封堵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车机构,包括齿轮、齿轮轴和具有轴孔的安装座,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轴孔后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轴能够相对轴孔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封堵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为环形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与所述轴孔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轴孔的径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封堵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龙冯文文王贵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