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25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第一楼体顶部设有素砼柱,该素砼柱上设有第一钢筋砼压梁,第二楼体上设有第二钢筋砼压梁,所述第一钢筋砼压梁和第二钢筋砼压梁之间设有与悬挂楼面焊接的U型钢,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上设有供悬挂楼面固定的延伸平台,所述悬挂楼面包括平面楼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承载能力较强的悬挂式楼面结构。

A suspended flo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设计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
技术介绍
悬挂式结构是以核心筒、刚架、拱等作为竖向承重结构,全部楼面均通过钢丝束、吊索牢挂在上述承重结构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但是传统这样的悬挂式承重较为集中,都集中在吊索上,这样顶部受力较为繁重,容易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并且承载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承载能力较强的悬挂式楼面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包括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之间悬挂有悬挂楼体,所述第一楼体顶部设有素砼柱,该素砼柱上设有第一钢筋砼压梁,第二楼体上设有第二钢筋砼压梁,所述第一钢筋砼压梁和第二钢筋砼压梁之间设有与悬挂楼面焊接的U型钢,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上设有供悬挂楼面固定的延伸平台,所述悬挂楼面包括平面楼体,平面楼梯包括一端置于延伸平台上的钢梁腹板和钢竖板,所述钢梁腹板一端设有封头板,所述延伸平台山设有直角钢,直角钢一片置于钢梁腹板底部,直角钢另一篇正对着钢梁腹板且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块,所述钢梁腹板外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与钢梁腹板焊接,延伸平台上还设有包覆钢梁腹板一端的包覆板,所述悬挂楼面还包括置于平面楼体上且截面呈等腰梯形的梁架,所述梁架分为顶梁和置于顶梁两侧且一端与钢梁腹板连接的侧梁,所述侧梁与顶梁连接处设有与第一钢筋砼压梁焊接的延伸板,顶梁还与第二钢筋砼压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第一楼体顶部设有素砼柱,利用素砼柱进行高度的调整,再然后通过该素砼柱上设有第一钢筋砼压梁,第二楼体上设有第二钢筋砼压梁,所述第一钢筋砼压梁和第二钢筋砼压梁之间设有与悬挂楼面焊接的U型钢,形成一个完整顶部的整体,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上设有供悬挂楼面固定的延伸平台,利用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为悬挂楼体提供其良好的两侧支撑,平面楼梯包括一端置于延伸平台上的钢梁腹板和钢竖板,利用钢梁腹板两端分别放置对应的延伸平台上,并且通过直角钢、混凝土块、固定板以及包覆板进行将钢梁腹板完全固定住,直角钢为两个钢板直角连接形成,并且每层都是如此,这样讲整体悬挂楼体的重量进行了良好的均分,混凝土块是通过浇筑固定的,并且配合悬挂楼面还包括置于平面楼体上且截面呈等腰梯形的梁架,所述梁架分为顶梁和置于顶梁两侧且一端与钢梁腹板连接的侧梁,所述侧梁与顶梁连接处设有与第一钢筋砼压梁焊接的延伸板,利用侧梁和顶梁上的延伸板与第一钢筋砼压梁焊接,实现顶部连接,并且同时与顶梁也与第二钢筋砼压梁连接,实现同时固定,达到力的分散承受,进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以及力的均匀分散,提高承载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钢筋砼压梁包括第一压梁段和第二压梁段,第一压梁段上与顶梁之间通过C型钢焊接,第二压梁段一端与第二楼体连接,第二压梁段另一端与第一压梁段一体连接,所述钢竖板一端延伸至顶梁与侧梁连接处,第二压梁段与第一压梁段连接处设有与顶梁连接的连接柱,该连接柱与钢竖板相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C型钢焊接第一压梁段和顶梁,实现连接强度以及连接稳定性,在通过其中的钢竖板直接抵触了顶梁与侧脸连接处,实现衔接点的强度支撑和连接,并同时将梁架部分的一部分承重能力与钢竖板连接,实现承载量的分摊,分摊到了两个楼体上,进而提高整体承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梁与钢梁腹板连接处设有与钢竖版连接且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加劲板,该加劲板一侧与侧梁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侧梁与钢梁腹板连接处设有与钢竖版连接且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加劲板,利用加劲板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以及通过加劲板与侧梁连接,增加了侧梁与平面楼体关联度,进而保证其连接的强度,进而达到整体稳定性的增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包括第一楼体101和第二楼体102,所述第一楼体101和第二楼体102之间悬挂有悬挂楼体,所述第一楼体101顶部设有素砼柱1011,该素砼柱1011上设有第一钢筋砼压梁103,第二楼体102上设有第二钢筋砼压梁,所述第一钢筋砼压梁103和第二钢筋砼压梁之间设有与悬挂楼面焊接的U型钢106,所述第一楼体101和第二楼体102上设有供悬挂楼面固定的延伸平台106,所述悬挂楼面包括平面楼体,平面楼梯包括一端置于延伸平台106上的钢梁腹板301和钢竖板401,所述钢梁腹板301一端设有封头板1065,所述延伸平台106山设有直角钢1061,直角钢1061一片置于钢梁腹板301底部,直角钢1061另一篇正对着钢梁腹板301且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块1062,所述钢梁腹板301外设有固定板1063,该固定板1063与钢梁腹板301焊接,延伸平台106上还设有包覆钢梁腹板301一端的包覆板1064,所述悬挂楼面还包括置于平面楼体上且截面呈等腰梯形的梁架,所述梁架分为顶梁201和置于顶梁201两侧且一端与钢梁腹板301连接的侧梁202,所述侧梁202与顶梁201连接处设有与第一钢筋砼压梁103焊接的延伸板204,顶梁201还与第二钢筋砼压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第一楼体101顶部设有素砼柱1011,利用素砼柱1011进行高度的调整,再然后通过该素砼柱1011上设有第一钢筋砼压梁103,第二楼体102上设有第二钢筋砼压梁,所述第一钢筋砼压梁103和第二钢筋砼压梁之间设有与悬挂楼面焊接的U型钢106,形成一个完整顶部的整体,所述第一楼体101和第二楼体102上设有供悬挂楼面固定的延伸平台106,利用第一楼体101和第二楼体102为悬挂楼体提供其良好的两侧支撑,平面楼梯包括一端置于延伸平台106上的钢梁腹板301和钢竖板401,利用钢梁腹板301两端分别放置对应的延伸平台106上,并且通过直角钢1061、混凝土块1062、固定板1063以及包覆板1064进行将钢梁腹板301完全固定住,直角钢1061为两个钢板直角连接形成,并且每层都是如此,这样讲整体悬挂楼体的重量进行了良好的均分,混凝土块1062是通过浇筑固定的,并且配合悬挂楼面还包括置于平面楼体上且截面呈等腰梯形的梁架,所述梁架分为顶梁201和置于顶梁201两侧且一端与钢梁腹板301连接的侧梁202,所述侧梁202与顶梁201连接处设有与第一钢筋砼压梁103焊接的延伸板204,利用侧梁202和顶梁201上的延伸板204与第一钢筋砼压梁103焊接,实现顶部连接,并且同时与顶梁201也与第二钢筋砼压梁连接,实现同时固定,达到力的分散承受,进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以及力的均匀分散,提高承载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钢筋砼压梁包括第一压梁段105和第二压梁段104,第一压梁段105上与顶梁201之间通过C型钢203焊接,第二压梁段104一端与第二楼体102连接,第二压梁段104另一端与第一压梁段105一体连接,所述钢竖板401一端延伸至顶梁201与侧梁202连接处,第二压梁段104与第一压梁段105连接处设有与顶梁201连接的连接柱205,该连接柱205与钢竖板401相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包括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之间悬挂有悬挂楼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楼体顶部设有素砼柱,该素砼柱上设有第一钢筋砼压梁,第二楼体上设有第二钢筋砼压梁,所述第一钢筋砼压梁和第二钢筋砼压梁之间设有与悬挂楼面焊接的U型钢,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上设有供悬挂楼面固定的延伸平台,所述悬挂楼面包括平面楼体,平面楼梯包括一端置于延伸平台上的钢梁腹板和钢竖板,所述钢梁腹板一端设有封头板,所述延伸平台山设有直角钢,直角钢一片置于钢梁腹板底部,直角钢另一篇正对着钢梁腹板且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块,所述钢梁腹板外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与钢梁腹板焊接,延伸平台上还设有包覆钢梁腹板一端的包覆板,所述悬挂楼面还包括置于平面楼体上且截面呈等腰梯形的梁架,所述梁架分为顶梁和置于顶梁两侧且一端与钢梁腹板连接的侧梁,所述侧梁与顶梁连接处设有与第一钢筋砼压梁焊接的延伸板,顶梁还与第二钢筋砼压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楼面结构,包括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之间悬挂有悬挂楼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楼体顶部设有素砼柱,该素砼柱上设有第一钢筋砼压梁,第二楼体上设有第二钢筋砼压梁,所述第一钢筋砼压梁和第二钢筋砼压梁之间设有与悬挂楼面焊接的U型钢,所述第一楼体和第二楼体上设有供悬挂楼面固定的延伸平台,所述悬挂楼面包括平面楼体,平面楼梯包括一端置于延伸平台上的钢梁腹板和钢竖板,所述钢梁腹板一端设有封头板,所述延伸平台山设有直角钢,直角钢一片置于钢梁腹板底部,直角钢另一篇正对着钢梁腹板且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块,所述钢梁腹板外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与钢梁腹板焊接,延伸平台上还设有包覆钢梁腹板一端的包覆板,所述悬挂楼面还包括置于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亮武升钱锦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