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58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包括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若干个开关、若干个二极管、DC电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对各串联电池的精准控制;让各电池均达到化成工艺的要求,电池化成程度一致;在化成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可实现化成过程的全自动化,利于降低成本及保障产品质量;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及装置中的所有锂动力电池化成过程中,可在电流不中断的情况下,投入或退出某一电池,不影响正常工作;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及装置通过采用串联化成,更容易保障化成效果的一致性;减少了大批量电池化成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数量,减少了化成过程设备占地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生产产能并节约生产成本。

The circuit of series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化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化成方法是采用动力电池检测设备的电池通道对单体电池进行化成,即一个电池占有一个充电通道,规模化化成过程所用到的化成设备多,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对串联电池的精准控制;无法让各串联电池均达到化成工艺的要求,导致各串联电池化成程度不一致;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化成方法是采用动力电池检测设备的电池通道对单体电池进行化成,即一个电池占有一个充电通道,规模化化成过程所用到的化成设备多,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对串联电池的精准控制;无法让各串联电池均达到化成工艺的要求,导致各串联电池化成程度不一致;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成本高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包括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若干个开关、若干个二极管、DC电源模块,所述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与各自的若干个二极管串联连接,所述若干个开关与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依次串联连接DC电源模块的正负极,每个开关的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的正极,每个开关的另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的负极。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控制电路模块,所述单体动力电池两端及开关两端与所述辅助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辅助控制电路模块用于实时地采集单体动力电池电压及开关两端的电压,以完成对单体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进一步地,还包括主控电路控制模块,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模块一端与所述AC/DC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模块另一端与辅助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模块与辅助控制电路模块之间采用RS323或RS485或CAN总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无扰动切换开关。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为智能二极管。进一步地,所述DC电源模块的输入电流为三相或单相交流电,输出电压为直流,有恒压、恒流调节模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对各串联电池的精准控制;让各电池均达到化成工艺的要求,电池化成程度一致;(2)在化成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可实现化成过程的全自动化,利于降低成本及保障产品质量;(3)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及装置中的所有锂动力电池化成过程中,可在电流不中断的情况下,投入或退出某一电池,不影响正常工作;(4)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及装置通过采用串联化成,更容易保障化成效果的一致性;减少了大批量电池化成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数量,减少了化成过程设备占地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生产产能并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现串联化成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串联化成示意图;附图标记:1、单体动力电池;2、开关;3、二极管;4、DC电源模块;5、辅助控制电路模块;6、主控电路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包括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1、若干个开关2、若干个二极管3、DC电源模块4,所述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1与各自的若干个二极管3串联连接,所述若干个开关2与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1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依次串联连接DC电源模块4的正负极,每个开关2的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1的正极,每个开关2的另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1的负极,当每一个单体动力电池1电压达到电压值时,开关2会自动闭合,单体动力电池1切换充电回路,依次循环给单体动力电池1充电。如图2所示,还包括辅助控制电路模块5,所述单体动力电池1两端及开关2两端与所述辅助控制电路模块5电连接,所述辅助控制电路模块5用于实时地采集单体动力电池1电压及开关2两端的电压,以完成对单体动力电池1的充电工作状态。优选地,还包括主控电路控制模块6,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模块6一端与所述DC电源模块4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模块6另一端与辅助控制电路模块5电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模块6与辅助控制电路模块5之间采用RS323或RS485或CAN总线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2为无扰动切换开关。优选地,所述二极管3为智能二极管。优选地,所述DC电源模块4的输入电流为三相或单相交流电,输出电压为直流,有恒压、恒流调节模式。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若干个开关、若干个二极管、DC电源模块,所述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与各自的若干个二极管串联连接,所述若干个开关模块与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依次串联连接DC电源模块的正负极,每个开关的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的正极,每个开关的另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若干个开关、若干个二极管、DC电源模块,所述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与各自的若干个二极管串联连接,所述若干个开关模块与若干个单体动力电池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依次串联连接DC电源模块的正负极,每个开关的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的正极,每个开关的另一端串联连接到其对应的单体动力电池的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的实现串联化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控制电路模块,所述单体动力电池模块两端及开关模块两端与所述辅助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辅助控制电路模块用于实时地采集单体动力电池电压及开关两端的电压,以完成对单体动力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