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45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该阀可减少由流体压力差的变动而增加的阀座环作用向阀芯的压力,降低操作转矩,减少阀座环的磨损,优化持久性能。令从阀体(33)流路中心轴线(34)到阀芯(35)和阀座环(50)接触的接触部(A)距离为a,使从流路中心轴线到第1保持部件(51)的薄壁部(51A)的外周面的距离b↓[1]大致相等。以(b↓[1]↑[2]-a↑[2])×π表示通过流体压力差P将阀座环按压在阀芯上时的受压面积差S1,由于b1和a大致相等,所以S1大致为0。因此,相比现有阀中的从流路中心轴线到第1保持部件和O形圈接触的接触部B的距离b1大于距离a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阀可使流体压力差的变动产生的阀座环对阀芯的压力F减小,使操作转矩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流经体内的流体流量进行控制的阀,尤其涉及具有球形阀芯(plug)的固定式(trunnion)球阀。技术背景作为各种流体控制用阀,例如对空调用冷媒进行控制时使用的 阀,现公知的是使用二通球阀。这种二通球阀若根据球形阀芯的支 承方式不同来进行区分,可分为如下两种,即,浮动式球阀,通过 配置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一对阀座环(seat ring)支 fa求形阀芯为可 转动的状态;固定式球阀,通过阀杆支承球形阀芯为可转动的状态。 浮动式球阀在全闭时,其球形阀芯被一 次侧流体的压力按压在二次 侧阀座环上,主要通过J求形阀芯和下游阀座环的4妄触来i某求密封(例 如,参照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7>报特开平11 - 148565 )。另一方面, 固定式球阀采用以设于阀体上的轴承孔来支承阀杆两端并4吏阀杆可 相对轴承孔转动的结构,这样,在全闭时,J求形阀芯不会纟皮一次侧 流体的压力强力地按压在二次侧阀座环上,因此,通常仅利用球形 阀芯和 一 次侧阀座环的接触来进行密封,从而可采用省略下游阀座 环的构造(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 204946)。图5中表示有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球阀的密封构造。该图中,固定式球阀1 (以下,简称为阀1)中,通过弹簧等弹 性部件4产生的加载力,乂人一次侧向第1保^持部件3进4于加载,这 样,阀座环5被按压在阀芯2外周面的着座部上,以此,可防止流体8 阀芯2和阀座环5之间的间隙7泄漏。阀芯2和阀座环5间4妄触的部分A (以下,简称为4妻触部A)的 位置以及第l保持部件3外周面上与O形圏(密封部件)12接触的部分B(以下,简称为接触部B)的位置,在阀体6内流路9的径向 方向上不一致,接触部B的位置比接触部A远离流路中心轴线10。 换言之,令从流路9的中心轴线IO到接触部A的距离为a,令从流 路中心轴线IO到接触部B的距离为b,则a<b,当一次侧和二次侧 出现流体压力差P ( -P广P2)时,将阀座环5按压在阀芯2上的力 为由上述弹性部件4产生的加载力再加上由受压面积差S ( = (b2 -a2) x ;r )乘以p得到的作用力F ( = (b2-a2) x ttP)。符号11表示的是将第1保持部件3保持为可沿轴向移动的状态的第2保 持部件,通过形成于其外周面上的外螺紋14与形成于阀体6内壁面 上的内螺紋15的旋合,将该第2保持部件11固定于阀体6的内壁 上。另外,第2保持部件11也可以是与阀体6—体形成的构造。符 号13表示的是使阀芯2转动的阀杆。但是,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阀1的构造存在的问题在于,将 阀座环5按压在阀芯2上的压力不仅有上述弹性部件产生的加载力, 还有受压面积差S和流体压力差P的乘积(Sxp)算得的压力F, 因此,受到流体压力差P的影响,在压力F变大时,阀的操作转矩 也将增大。此外,问题还在于,在阀芯和阀座环间的表面压力增加 时,阀座环的磨损量也容易增加,阀座环性能会降低。因此,现有阀的问题在于,在阀打开的状态下,流体压力差P 变小,以较小的操作转矩就足以进行操作,但在阀处于全闭时的最 大压力差的状态下时,就需要较大的操作转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阀,该阀通过防止因流体压力差的变动导致作用到阀芯的压力增大, 来减小所需的最大操作转矩,降低阀座环的磨损量,使阀座环的性 能提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该阀具有:阀芯,其可 转动地配置在阀体的流路内,对流经阀体的流路的流体进行流量调节;与上述阀芯的着座部接触的阀座环;保持上述阀座环的第1保 持部件;第2保持部件,其配置于上述阀体的内壁上,将上述第1 保持部件保持为可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弹性部件,其以被沿轴向压 缩了的状态安装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之间,经 由上述第1保持部件将上述阀座环按压到上述阀芯上;密封部件, 其以被沿径向压缩了的状态安装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 持部件之间,对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间的间隙加 以密封,上述阀体中,从上述阀芯和上述阀座环接触的接触部到流 路中心轴线的距离与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密封部件接触的接 触部到上述流路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阀,该阀具有阀芯,其可转动地配置 在阀体的流路内,对流经阀体的流路的流体进行流量调节;与上述 阀芯的阀座部接触的阀座环;保持上述阀座环的第l保持部件;第2 保持部件,其配置于上述阀体的内壁上,将上述第1保持部件保持 为可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弹性部件,其以被沿轴向压缩了的状态安 装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之间,经由上述第1保 持部件将上述阀座环按压到上述阀芯上;密封部件,其以被沿径向 压缩了的状态安装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之间, 对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间的间隙加以密封,上述 阀体中,从上述阀芯和上述阀座环接触的接触部到流路中心轴线的 距离与从上述第2保持部件和上述密封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到上述流 路中心轴线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本专利技术中,从阀芯和阀座环接触的接触部到流路中心轴线的距离 与第1保持部件和密封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到从流路中心轴线的距离 相等或近似相等,因此,可使第1保持部件上受到一次侧流体作用 的受压面积差减小。因此,即便流体压力差变大,将阀座环按压在 阀芯上的压力也不会增大。这样,操作转矩也不会增大,阀座环的 磨损也较少,可使阀的阀座环性能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中,从阀芯和阀座环^妄触的4妄触部到流^各中心轴线的距离与第2保持部件和密封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到从流路中心轴线 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同样可使第1保持部件上的受到一次侧流 体作用的受压面积差减小。因此,即便流体压力差变大,将阀座环 按压在阀芯上的压力也不会增大。这样,操作转矩也不会增大,阀 座环的磨损也较少,可使阀的阀座环性能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阀在全闭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操作转矩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阀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岡在全闭时的剖视图,图2 是图1中局部的放大剖视图。附图中,以符号30表示的整个固定式 阀中,具有阀体33,在其内部形成有流体31的流路32;球形的 阀芯35,其被配置在该阀体33内部中央,可在与阀体33的轴线(流 路中心轴线)34平行的平面内转动,打开或关闭上述流路32;阀杆 36,供从阀体33的外部来转动操作该阀芯35;等等。在上述阀体33的两端部突出设置有凸缘部37a、37b,凸缘部37a、 37b构成与管i 各相连的连接部,在阀体33的上表面中央形成供上述 阀杆36贯穿的通孔38。阀体33内的流路32^皮上述阀芯35分隔为 一次侧流^各32A和二次侧流i 各32B。上述阀芯35由大致呈球形的中空体构成,其内部形成有贯穿流 路40,阀芯35具有进液孔侧开口部41和出液口侧开口部(未图示)。 贯穿流路40的进液孔侧开口部41和出液口侧开口部祐 没置在阀芯35的周壁上,在阀芯35的转动方向上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其特征在于,具有:阀芯,其可转动地配置在阀体的流路内,对流经阀体的流路的流体进行流量调节;与上述阀芯的阀座部接触的阀座环;保持上述阀座环的第1保持部件;第2保持部件,其配置于上述阀体的内壁上,将上述第1保持部件保持为可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弹性部件,其以被沿轴向压缩了的状态安装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之间,经由上述第1保持部件将上述阀座环按压到上述阀芯上;密封部件,其以被沿径向压缩了的状态安装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之间,对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第2保持部件间的间隙加以密封,上述阀体中,从上述阀芯和上述阀座环接触的接触部到流路中心轴线的距离与从上述第1保持部件和上述密封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到上述流路中心轴线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间康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