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祥炜专利>正文

非能动梭控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40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非能动梭控调节阀,解决已有压力调节阀结构复杂,耗能高,运用环境受限的问题。主阀(1)的上游端通过管道与三通(4)的一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一截止阀(2),三通(4)分别与主阀(1)的隔膜腔、梭式指挥阀(5)的轴向孔连接,梭式指挥阀(5)的径向孔通过管道与主阀(1)的下游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二截止阀(2),主阀(1)的阀轴(11)与阀头(12)动配合,阀头(12)与阀座(13)配合,阀头(12)与隔膜(14)连接,隔膜腔(16)内有弹簧(17)位于阀盖与阀头上端之间,梭套(19)的轴向孔与阀体(20)的轴向孔连通,轴向孔上有梭阀座(27),梭套(19)上的径向孔通过阀腔(28)与阀体(20)的径向孔相通,梭芯(18)与梭套(19)内的弹簧(27)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平衡阀有关,尤其与带指挥器的压力调节阀有关。
技术介绍
己有的带指挥器的压力调节阀,用小阀(指挥器)去控制一个大的 隔膜阀启闭,实现对大管道的压力调节。指挥阀是一个由喷咀挡板原理 构成的小阀,有下列缺点1、 整体结构不对称、不平衡的异形结构组合,结构复杂,力学关 系复杂、耗能。2、 喷咀挡板机构对精度、灵敏度、介质清洗度要求高,运用环境 受限制。3、 指挥器内设直动式膜片、弹簧、体积大,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灵敏度高,体积小,制 造和维护容易,成本低廉的非能动梭控调节阀。 本专利技术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非能动梭控调节阀,主阀1的上游端通过管道与三通4的一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一截止阀2,三通4分别与主阀1的隔膜腔、梭式 指挥阀5的轴向孔连接,梭式指挥阀5的径向孔通过管道与主阀1的下 游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二截止阀2,主阀1的阀轴11与阀头12动配合, 阀头12与阀座13、启闭配合,阀头12与隔膜14连接,与阀盖15构成 隔膜腔16,隔膜腔16内有弹簧17位于阀盖与阀头上端之间,梭式指挥 阀5的阀体20与阀盖22由螺栓24连接,阀体20内固连有梭套19,梭 套19的轴向孔与阀体20的轴向孔连通,轴向孔上有梭阀座27,梭套 19上的径向孔通过阀腔28与阀体20的径向孔相通,梭芯18和阀芯23 分别与梭套19内的弹簧27的一端连接。阀芯23穿过阀盖22和梭套19的一端与弹簧27连接。 主阀1的上游端与三通4的连接管道上有过滤器3。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1、 整体性好,对称平衡式,力学关系明晰,结构简单。2、 梭芯强度大、刚度好,能承受高温、高压、强腐蚀、介质和恶 劣环境,大功率可靠运行。3、 力学关系明晰,用微小的压差放大后推动主阀启闭。灵敏度高, 调节范围宽、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非能动梭控指挥器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非能动梭控调节阀系统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非动梭式指挥器,阀体20与阀盖22由螺栓24连接,阀体 内有梭套19,梭芯18在梭套19中滑动,弹簧27使梭芯18保持与梭套 19轴向端孔关闭的趋势。阀芯23用于调整弹簧27的推力。阀体20的 轴向孔与主阀上腔相连;阀体20的径向孔与主阀下游端相连。主阀r内有隔膜14,阀头12与隔膜14相连,沿阀轴ll作轴向移 动。隔膜腔中弹簧17使阀头12具有向阀座13方向移动关闭的趋势。 隔膜腔顶部有通孔。主阀体靠上游法兰和靠下游法兰盘处,均设流体孔 与节流元件4相连。以便分别与指挥器相连。指挥器与主阀相连成一个 系统。主阀1靠上游法兰盘孔接管与截止阀2相连,再经过滤器3与节流 元件4相连;节流元件4的一个分支与主阀顶通孔相连,另一个分支与 指挥器5的轴向孔相连。指挥器5的径向孔与另一截止阀2相连,然后 与主阀1靠下游法兰盘孔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调节系统。调节原理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调节阀,无论上游压力和流量发生多大变化,下 游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个略低于上游压力的一个相对恒定值。该调节能 量取自于管道输送介质自身的能量。调节阀主阀在非能动梭控指挥器不 断地平衡上、下游压力差的动态过程中,实现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下 游压力相对平衡和稳定。非能动梭控指挥器原理利用经节流调节后的上游压力与下游压力在梭腔抵消后的压力值AP经放大后,控制主阀的上下移动实现调节。当下游压力升高时,AP减小,弹簧使梭芯向关闭趋势运行,使主 阀向下关闭趋势运行。反之则获得使主阀向上开启的趋势运行。从而实 现动态平衡。权利要求1、非能动梭控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主阀(1)的上游端通过管道与三通(4)的一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一截止阀(2),三通(4)分别与主阀(1)的隔膜腔、梭式指挥阀(5)的轴向孔连接,梭式指挥阀(5)的径向孔通过管道与主阀(1)的下游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二截止阀(2),主阀(1)的阀轴(11)与阀头(12)动配合,阀头(12)与阀座(13)、启闭配合,阀头(12)与隔膜(14)连接,与阀盖(15)构成隔膜腔(16),隔膜腔(16)内有弹簧(17)位于阀盖与阀头上端之间,梭式指挥阀(5)的阀体(20)与阀盖(22)由螺栓(24)连接,阀体(20)内固连有梭套(19),梭套(19)的轴向孔与阀体(20)的轴向孔连通,轴向孔上有梭阀座(27),梭套(19)上的径向孔通过阀腔(28)与阀体(20)的径向孔相通,梭芯(18)和阀芯(23)分别与梭套(19)内的弹簧(27)的一端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梭控调节阀,其特征在于阀芯(23) 穿过阀盖(22)和梭套(19)的一端与弹簧(27)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梭控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主阀(1) 的上游端与三通(4)的连接管道上有过滤器(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非能动梭控调节阀,解决已有压力调节阀结构复杂,耗能高,运用环境受限的问题。主阀(1)的上游端通过管道与三通(4)的一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一截止阀(2),三通(4)分别与主阀(1)的隔膜腔、梭式指挥阀(5)的轴向孔连接,梭式指挥阀(5)的径向孔通过管道与主阀(1)的下游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二截止阀(2),主阀(1)的阀轴(11)与阀头(12)动配合,阀头(12)与阀座(13)配合,阀头(12)与隔膜(14)连接,隔膜腔(16)内有弹簧(17)位于阀盖与阀头上端之间,梭套(19)的轴向孔与阀体(20)的轴向孔连通,轴向孔上有梭阀座(27),梭套(19)上的径向孔通过阀腔(28)与阀体(20)的径向孔相通,梭芯(18)与梭套(19)内的弹簧(27)连接。文档编号F16K31/126GK101280856SQ20081004455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曾祥炜 申请人:曾祥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能动梭控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主阀(1)的上游端通过管道与三通(4)的一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一截止阀(2),三通(4)分别与主阀(1)的隔膜腔、梭式指挥阀(5)的轴向孔连接,梭式指挥阀(5)的径向孔通过管道与主阀(1)的下游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二截止阀(2),主阀(1)的阀轴(11)与阀头(12)动配合,阀头(12)与阀座(13)、启闭配合,阀头(12)与隔膜(14)连接,与阀盖(15)构成隔膜腔(16),隔膜腔(16)内有弹簧(17)位于阀盖与阀头上端之间,梭式指挥阀(5)的阀体(20)与阀盖(22)由螺栓(24)连接,阀体(20)内固连有梭套(19),梭套(19)的轴向孔与阀体(20)的轴向孔连通,轴向孔上有梭阀座(27),梭套(19)上的径向孔通过阀腔(28)与阀体(20)的径向孔相通,梭芯(18)和阀芯(23)分别与梭套(19)内的弹簧(27)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炜
申请(专利权)人:曾祥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