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01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包括车窗框,所述车窗框内滑动连接有车窗本体,所述车窗框的侧壁上嵌设有弹性半封闭管,且所述弹性半封闭管设置在车窗框迎风的一侧,所述车窗框的侧壁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滑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水端贴合车窗本体上,所述毛细管的出水端延伸至圆筒内部,所述圆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高速流动的空气流入弹性半封闭管内,气压的作用下,会向内挤压流线型外壁,使得弹性半封闭管内的空间进一步减小,这样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流速极大,会将车窗上的雨滴水珠吹向一侧,使得驾驶员能够透过车窗清晰地看向窗外。

Car windows to prevent rain from blocking 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
技术介绍
车窗是整个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车内采光、通风及司乘人员视野的需要而设计的。车窗按玻璃安装位置不同有:前、后风窗,侧窗和门窗。在暴雨天气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汽车两侧的车窗上会沾上大量的雨滴水珠,这些雨滴水珠会将车外的光线进行各种角度的折射,这样车内驾驶员在透过两侧的车窗看向反光镜时,看到的景象都是模糊不清的,使得驾驶员无法看清后方车况,在这种情况下高速行驶无疑大大增加了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其通过将高速流动的空气由空间较大的进风口流入空间较小的弹性半封闭管内,同时大气压向内挤压流线型外壁,使得弹性半封闭管内的空间进一步减小,这样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流速极大,会将车窗上的雨滴水珠吹向一侧,使得驾驶员能够透过车窗清晰地看向窗外;通过高速流动空气推动第二活塞移动,使圆筒内产生负压,将雨滴水珠从毛细管内吸出并流入圆筒,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导管排出,进一步的加速对车窗上雨滴水珠的清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包括车窗框,所述车窗框内滑动连接有车窗本体,所述车窗框的侧壁上嵌设有弹性半封闭管,且所述弹性半封闭管设置在车窗框迎风的一侧,所述车窗框的侧壁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滑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水端贴合车窗本体上,所述毛细管的出水端延伸至圆筒内部,所述圆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侧壁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弧形翼片,所述车窗框的侧壁开设有通过通道与弹性半封闭管内部连通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安装有驱动圆筒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条形槽内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上端通过导管与圆筒内部连通,且所述第二活塞与导管的连通处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条形槽的内底部开设有多个气孔。优选地,所述弹性半封闭管靠近车窗本体的一端侧壁为流线型,所述弹性半封闭管的另一端侧壁与流线型侧壁所夹设成的出风口正对车窗本体。优选地,所述车窗框的迎风处侧壁开设有与弹性半封闭管内部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嵌设有过滤网。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以汽车为参照物,空气高速流动;高速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弹性半封闭管内,由于弹性半封闭管内空间狭小,因此大量的空气进入弹性半封闭管时,空气中各分子相互挤压,使得弹性半封闭管内的空气流速更快,且弹性半封闭管的一端侧壁为流线型,弹性半封闭管内的空气流速远大于管外的空气流速,在气压的作用下,会向内挤压流线型外壁,使得弹性半封闭管内的空间进一步减小,这样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流速极大,会将车窗上的雨滴水珠吹向一侧,使得驾驶员能够透过车窗清晰地看向窗外;2、当弹性半封闭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时,第二活塞向上移动,圆筒上移并使得圆筒内的毛细管贴合车窗上聚集有雨滴水珠的地方,由于水的张力作用,雨滴水珠沿毛细管流动,同时车窗外高速流动的空气推动弧形翼片带动第二活塞移动,使圆筒内产生负压,将雨滴水珠从毛细管内吸出,由虹吸原理可知,车窗上的雨滴水珠将源源不断的从毛细管流入圆筒,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导管排出,进一步的加速对车窗上雨滴水珠的清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的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的空气在弹性半封闭管内流动路线及气压作用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的高速空气从弹性半封闭管内排向车窗本体的流向示意图。图中:1车窗框、2车窗本体、3弹性半封闭管、4进风口、5通道、6置物槽、7条形槽、8第二活塞、9圆筒、10毛细管、11第一活塞、12导管、13弧形翼片、14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包括车窗框1,车窗框1内滑动连接有车窗本体2,车窗框1的侧壁上嵌设有弹性半封闭管3,弹性半封闭管3包括直线型管壁31,直线型管壁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管壁32,直线型管壁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流线型管壁33,且弧形管壁32位于流线型管壁33下端,弧形管壁32与流线型管壁33所夹设成的出风口正对车窗本体2,且弹性半封闭管3设置在车窗框1迎风的一侧,车窗框1的迎风处侧壁开设有与弹性半封闭管3内部连通的进风口4,进风口4内嵌设有过滤网14,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4的内部容积大于弹性半封闭管3的内部容积,车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置物槽6,置物槽6内滑动连接有圆筒9,圆筒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毛细管10,毛细管10的进水端贴合车窗本体2上,毛细管10的出水端延伸至圆筒9内部,圆筒9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1,第一活塞11的侧壁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弧形翼片13,车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通过通道5与弹性半封闭管3内部连通的条形槽7,条形槽7内安装有驱动圆筒9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条形槽7内的第二活塞8,第二活塞8的上端通过导管12与圆筒9内部连通,且第二活塞8与导管12的连通处安装有单向阀,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阀只允许水从导管12向条形槽7内流动,条形槽7的内底部开设有多个气孔,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活塞8、导管12、圆筒9、第一活塞11、毛细管10、连杆及弧形翼片13均采用密度小的轻质材料制成,使得它们在气压的作用下可以克服重力向上移动。本专利技术中,当车在高速行驶时,车窗本体2外的高速流动的空气由进风口4流入弹性半封闭管3内,并从弹性半封闭管3未封闭的出风口排向车窗本体2,由于弹性半封闭管3内的空间较进风口4小,相同流速的空气从一个较大的空间进入一个较小的空间时,气体所受压力增大,因此流入弹性半封闭管3内空气的压力增大,产生更高的速度从出风口排出,同时弹性半封闭管3内的空气流速块、压强小,而弹性半封闭管3流线型管壁33的下方的空气较管内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在气压的作用下将挤压流线型外壁,使得弹性半封闭管3内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同时也使得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流速更快,可将车窗本体2上的雨滴水珠吹向车窗本体2的一侧角落,使得驾驶员具有良好的后视镜视野;弹性半封闭管3内的压强减小时,与弹性半封闭管3连通的条形槽7位于第二活塞8上端部分气压与弹性半封闭管3内气压相等,条形槽7位于第二活塞8下端端部分气压与大气压相等,在气压作用下将推动第二活塞8上移,在导管12的带动下,圆筒9也将上移,使得圆筒9内毛细管10对准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包括车窗框(1),所述车窗框(1)内滑动连接有车窗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框(1)的侧壁上嵌设有弹性半封闭管(3),且所述弹性半封闭管(3)设置在车窗框(1)迎风的一侧,所述车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置物槽(6),所述置物槽(6)内滑动连接有圆筒(9),所述圆筒(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毛细管(10),所述毛细管(10)的进水端贴合车窗本体(2)上,所述毛细管(10)的出水端延伸至圆筒(9)内部,所述圆筒(9)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1),所述第一活塞(11)的侧壁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弧形翼片(13),所述车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通过通道(5)与弹性半封闭管(3)内部连通的条形槽(7),所述条形槽(7)内安装有驱动圆筒(9)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雨滴遮挡视线的汽车车窗,包括车窗框(1),所述车窗框(1)内滑动连接有车窗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框(1)的侧壁上嵌设有弹性半封闭管(3),且所述弹性半封闭管(3)设置在车窗框(1)迎风的一侧,所述车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置物槽(6),所述置物槽(6)内滑动连接有圆筒(9),所述圆筒(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毛细管(10),所述毛细管(10)的进水端贴合车窗本体(2)上,所述毛细管(10)的出水端延伸至圆筒(9)内部,所述圆筒(9)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1),所述第一活塞(11)的侧壁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弧形翼片(13),所述车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通过通道(5)与弹性半封闭管(3)内部连通的条形槽(7),所述条形槽(7)内安装有驱动圆筒(9)上下移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诚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