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97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板以及设置在支板上的带扣机构;带扣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链条以及用于设置螺母的转接头,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板上,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连接,齿轮和转接头间隔设置在支板上,并且齿轮和转接头分别与链条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构小巧,适用性强,可用于人手难以进入处的螺母带扣,可极大解放双手的操作,符合人机工程学。操作简单,效率高效。在内腔螺母的带扣,采用电动方式,极大降低了手工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接头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螺母进行设置,通用性强。在具体实施时,可直接更换相应的转接头对不同螺母进行带扣作业。

A nut buckle device for deep cavit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
技术介绍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设计为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增压比,大量采用整体结构,例如整体叶盘、环形燃烧室等。由于整体叶盘的应用,叶盘构成的转子组件多采用螺栓紧固连接,为了实现单级增压比,叶盘与叶盘之间的盘缘距离越来越小(如图1所示),导致人手难以或无法进入转子深腔对盘间连接螺母进行带扣,造成装配困难,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转子装配工艺方法的实施与生产。目前,为实现盘间螺母的带扣与拧紧,使用钳子夹紧螺母深入腔内,进行带扣,操作困难,多次尝试才能完成一颗螺母的带扣,人机工程极差,且易造成磕碰伤,影响转子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以解决现有航空发动机深腔装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包括:支板以及设置在支板上的带扣机构;带扣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链条以及用于设置螺母的转接头,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板上,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连接,齿轮和转接头间隔设置在支板上,并且齿轮和转接头分别与链条啮合。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板分为安装部和手持部,安装部上设有带扣机构,手持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板为长条矩形板,支板的两端为圆角设计。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齿轮设置在支板的中部,转接头设置在支板的端部,链条围绕在齿轮和转接头的外侧,以通过齿轮链条传动方式带动转接头转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支板与齿轮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链条为环形链条。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转接头为空心圆柱,转接头的外侧壁设有与链条啮合的凸齿,转接头的内侧壁设有与螺母间隙配合的卡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转接头的内腔与待装配的螺母的尺寸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板将螺母送至装配的转子深腔内,避免了人手进入狭小空间的深腔进行带扣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在齿轮、链条以及转接头的配合下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将载有螺母的转动头旋转,从而将螺母旋转,直至旋紧在螺栓上,使得装配效率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实用性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螺母转动,避免了钳子等装配工具对转子磕碰,提高了转子的装配质量。同时,本申请的支板两端均为圆角设计,进一步以避免了对转子造成磕碰伤。本专利技术操作十分简单,只需要将支板伸入装配位置,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工作就可完成螺母的带扣工作,极大地节约了安装时间成本。本专利技术机构小巧,适用性强。本专利技术可用于人手难以进入处的螺母带扣,可极大解放双手的操作,符合人机工程学。操作简单,效率高效。在内腔螺母的带扣,采用电动方式,极大降低了手工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转接头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螺母进行设置,通用性强。在具体实施时,可直接更换相应的转接头对不同螺母进行带扣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航空发动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标记的尺寸为某一转子的尺寸,其用于示例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母带扣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母带扣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母带扣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母带扣装置的仰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母带扣装置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母带扣装置安装有螺母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母带扣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00-螺母带扣装置;101-支板;102-驱动电机;103-齿轮;104-链条;105-转接头;106-安装部;107-手持部;108-条形孔;109-凸齿;110-卡齿;200-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请参照图2-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200带扣装置100,包括:支板101以及设置在支板101上的带扣机构。请参照图2-图5,支板101分为安装部106和手持部107。为了便于支板101伸入到深腔内部,安装部106的长度大于手持部107的长度。整个支板101的长度不宜超过转子中心空腔直径。安装部106上设有带扣机构,手持部107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108,可减轻装置重量,更利于操作。支板101为长条矩形板,支板101的两端为圆角设计,能够避免支板101在伸入深腔内对转子的磕碰,提高装配精度。请参照图2-图5,带扣机构用于将螺母200与螺栓进行带扣作业。请参照图2-图5,带扣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02、齿轮103、链条104以及用于设置螺母200的转接头105。驱动电机102固定在支板101上,驱动电机102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103连接。驱动电机102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支板101与齿轮103连接。驱动电机102为齿轮103提供动力,为小型驱动电机102,可通过电池为其供电。齿轮103和转接头105间隔设置在支板101上,并且齿轮103和转接头105分别与链条104啮合。齿轮103与转接头105间隔设置,其目的是让转接头105伸入至深腔的最里端时,与齿轮103配套的驱动电机102仍保持在深腔外侧,方便对驱动电机102的开关操作。齿轮103设置在支板101的中部,转接头105设置在支板101的端部,链条104围绕在齿轮103和转接头105的外侧,以通过齿轮103链条104传动方式带动转接头105转动。链条104为环形链条104。如图6所示,转接头105为空心圆柱,转接头105的外侧壁设有与链条104啮合的凸齿109,转接头105的内侧壁设有与螺母200间隙配合的卡齿110。如图7所示,转接头105的内腔与待装配的螺母200的尺寸相匹配。如图8所示,在驱动电机102驱动齿轮103转动,齿轮103带动链条104转动,从而带动转接头105转动,使得设置在转接头105上的螺母200能够旋转,与深腔内的螺栓固定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的带扣机构;所述带扣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链条以及用于设置螺母的转接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和所述转接头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板上,并且所述齿轮和所述转接头分别与所述链条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板上的带扣机构;所述带扣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链条以及用于设置螺母的转接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和所述转接头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板上,并且所述齿轮和所述转接头分别与所述链条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分为安装部和手持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所述带扣机构,所述手持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为长条矩形板,所述支板的两端为圆角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腔装配的螺母带扣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青刘小刚付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