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87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烟艾灸器,涉及艾灸领域,包括外壳、顶盖、石墨烯加热单元、红外线发光单元、艾绒加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外壳内安装固定有石墨烯加热单元、红外线发光单元、艾绒加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石墨烯加热单元包括石墨烯加热膜,其与控制单元电连。红外线发光单元包括基板和光源,光源固定设置在基板上,光源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艾绒加热单元包括气泵、艾绒容纳管、加热管、保温隔热套、三通、盖帽。气泵的出气口与三通的侧管连接,艾绒容纳管上套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外部套设有保温隔热套,艾绒容纳管的上端与三通的一端连接,三通顶部弹性连接有盖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操作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Smokeless moxibustion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烟艾灸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艾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烟艾灸器。
技术介绍
艾灸技术属于中医特色的治疗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原则,将艾绒或某些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利用艾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消淤散结、扶正祛邪、等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技术。传统的艾灸技术需要将艾绒点燃,因而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同时还有可能因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灰烬烫伤皮肤等风险,此外,还需要定期清除灰烬,操作较麻烦。经过实验发现,传统艾灸材料在加热后发出波长为1.6~25微米的红外线,红外光谱峰值在7~10微米之间,燃烧后红外光谱峰值在4~6微米之间。石墨烯发热膜在发热时,能够发出2~25微米的红外光波,而且与人体的红外光谱波形高度重合,因而被称为“生命之光”。在石墨烯发热材料两端电极通电的情况下,其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也称布朗运动)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波长在2~25微米的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有效电热能总转换率达99%以上,同时加上特殊的石墨烯材料的超导性,保证发热性能稳定。此外,科技导报2014,32(30):80-84由王阳,水珊珊,王霞等发表的《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VatanseverF,HamblinMR.Farinfraredradiation(FIR):Itsbiologicaleffectsandmedicalapplications[J].PhotonicsandLasersinMedicine,2012,1(4)等研究证实,石墨烯释放出来的远红外频率与人体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非常接近,其能量最高且易被人体所吸收,因而会引发远红外共振和非热效应。另外,新材料产业,2017(01):44-47.冯欣悦.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及发热膜的应用[J].也证明石墨烯发热膜充分利用了石墨烯优异的电热转化等性能,能够迅速升温,在加热后发射6~15um远红外光波,可以渗透肌体深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激活生物大分子活性、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消炎镇痛等理疗效果。因此,用石墨烯发光发热辅助甚至代替艾条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就可以增加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传统艾灸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烟艾灸器,包括外壳、顶盖、石墨烯加热单元、红外线发光单元、艾绒加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外壳为筒状结构,其内安装固定有石墨烯加热单元、红外线发光单元、艾绒加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顶盖可拆卸固定在外壳的上端;所述石墨烯加热单元包括石墨烯加热膜,该石墨烯加热膜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发出光和热;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包括基板和光源,所述光源固定设置在基板上,光源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发出光和热;所述艾绒加热单元包括气泵、艾绒容纳管、加热管、保温隔热套、三通、盖帽;气泵的出气口与三通的侧管连接,艾绒容纳管上套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外部套设有保温隔热套,艾绒容纳管的上端与三通的一端连接,三通顶部弹性连接有盖帽;气泵的控制端以及加热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艾绒加热单元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筒状结构,上下两端敞口,外壳的中部管壁上开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用于增加空气流通,以便于安装在其内部的红外线发光单元进行散热。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加热单元还包括石墨烯加热膜底板;石墨烯加热膜底板采用环氧树脂板制成环形结构,其外径与外壳的内径相对应匹配;石墨烯加热膜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石墨烯加热膜;该石墨烯加热膜也呈环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还包括散热片,基板采用铝基电路板制成环状结构,其上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优选地,所述光源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其波长选择范围为2~25微米之间。优选地,所述艾绒加热单元还包括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套设在艾绒容纳管底部,用于防止加热管的热量通过艾绒容纳管传递到红外线发光单元。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板、显示模块以及输入模块,控制电路板呈环状其上面固定焊接有单片机、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数码管,所述输入模块为按钮。优选地,所述三通涂覆有隔热层。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操作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由于加热管是可以控制的,能够实现预定温度调节,使得艾绒不用燃烧也能充分挥发,因此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艾灸治疗过程中因燃烧艾绒导致烟雾缭绕气味呛人的情况。此外,由于增设了石墨烯加热单元和红外线发光单元,能够更为综合地实现光、热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增加用户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部分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石墨烯加热单元、红外线发光单元、艾绒加热单元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主视图;图6是图4的左视图;图7是图4的俯视图;图8是图4的仰视图;图9是图4的部分拆解图;图10是图9的另一个视角的视图;图11是艾绒加热单元的爆炸图。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包括外壳1、顶盖2、石墨烯加热单元3、红外线发光单元4、艾绒加热单元5、控制单元6、散热孔10、石墨烯加热膜底板31、石墨烯加热膜32、基板40、光源41、散热片42、气泵50、气管51、艾绒容纳管52、加热管53、保温隔热套54、三通55、盖帽56、隔热环57、侧管550、控制电路板60、显示模块61以及输入模块6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顶盖(2)、石墨烯加热单元(3)、红外线发光单元(4)、艾绒加热单元(5)以及控制单元(6);外壳(1)为筒状结构,其内安装固定有石墨烯加热单元(3)、红外线发光单元(4)、艾绒加热单元(5)以及控制单元(6);顶盖(2)可拆卸固定在外壳(1)的上端;所述石墨烯加热单元(3)包括石墨烯加热膜(32),该石墨烯加热膜(32)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用于发出光和热;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4)包括基板(40)和光源(41),所述光源(41)固定设置在基板(40)上,光源(41)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用于发出光和热;所述艾绒加热单元(5)包括气泵(50)、艾绒容纳管(52)、加热管(53)、保温隔热套(54)、三通(55)、盖帽(56);气泵(50)的出气口与三通(55)的侧管(550)连接,艾绒容纳管(52)上套设有加热管(53),加热管(53)外部套设有保温隔热套(54),艾绒容纳管(52)的上端与三通(55)的一端连接,三通(55)顶部弹性连接有盖帽(56);气泵(50)的控制端以及加热管(53)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顶盖(2)、石墨烯加热单元(3)、红外线发光单元(4)、艾绒加热单元(5)以及控制单元(6);外壳(1)为筒状结构,其内安装固定有石墨烯加热单元(3)、红外线发光单元(4)、艾绒加热单元(5)以及控制单元(6);顶盖(2)可拆卸固定在外壳(1)的上端;所述石墨烯加热单元(3)包括石墨烯加热膜(32),该石墨烯加热膜(32)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用于发出光和热;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4)包括基板(40)和光源(41),所述光源(41)固定设置在基板(40)上,光源(41)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用于发出光和热;所述艾绒加热单元(5)包括气泵(50)、艾绒容纳管(52)、加热管(53)、保温隔热套(54)、三通(55)、盖帽(56);气泵(50)的出气口与三通(55)的侧管(550)连接,艾绒容纳管(52)上套设有加热管(53),加热管(53)外部套设有保温隔热套(54),艾绒容纳管(52)的上端与三通(55)的一端连接,三通(55)顶部弹性连接有盖帽(56);气泵(50)的控制端以及加热管(53)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加热单元(5)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筒状结构,上下两端敞口,外壳(1)的中部管壁上开设有散热孔(10),该散热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农谢胜冯晓星宋策廉永红粟胜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