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转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87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2:03
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转移器,包括串联固定的采血管穿刺针组件、连接软管与培养管穿刺针组件;采血管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针座的后端固定针座套,针座套内设有针管,针管延伸到针座套的外侧,针管的后端固定在针座上,针座上设有连通外界、且径向设置的空气通道,针管的内部为通道A,针管外壁与针座套之间的缝隙为通道B,空气通道的外端部固定空气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设有专门的采血管穿刺组件,在对采血管内血液转移时,由于塞子的后部设有空气过滤膜能对过滤了进入管内空气中的细菌,从而能避免了采血管内的血液被污染,保证了血培养样品的真实性。

A disposable blood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转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器械。
技术介绍
血培养,是一种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目前,在医院对患者检测过程中,一般都是先对患者采血,患者的血液存储在采血管内(参见图4),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会多次血培养,会对采血管内的血液多次抽取,血培养进行一次就需要抽取一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参见图4,在对采血管6内的血液进行抽取时,要将采血管的塞子61打开,在抽取时,采血管内(剩余)的血液会暴露在空气中。虽然暴露的时间很短,但暴露的次数很多,而且,医院空气中成分复杂,这样,采血管内(剩余)的血液被污染的概率很大,而如果采血管内(剩余)的血液被污染,会使后面的血培养的结果失真,造成危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转移器,包括串联固定的采血管穿刺针组件、连接软管与培养管穿刺针组件;采血管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针座的后端固定针座套,针座套内设有针管,针管延伸到针座套的外侧,针管的后端固定在针座上,针座上设有连通外界、且径向设置的空气通道,针管的内部为通道A,针管外壁与针座套之间的缝隙为通道B,空气通道的外端部固定空气塞,空气通道在空气塞的内侧固定空气过滤膜,针座内设有血液流道,空气通道的内端部向针座套所在一侧的轴向轴向延伸、且连通通道A与通道B中的一个通道,通道A与通道B中的另一个通道连通该血液流道,针管外固定保护其的针护套;培养管穿刺针组件包括穿刺针座,穿刺针座固定出血针管,出血针管外设有止血套,止血套固定在穿刺针座上;连接软管的一端连通针座内的血液流道,另一端通过穿刺针座的中空部连通出血针管。空气通道与针座为分体结构。针座套的前端为锥状。连接软管上固定调节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设有专门的采血管穿刺组件,在对采血管内血液转移时,由于塞子的后部设有空气过滤膜能对过滤了进入管内空气中的细菌,从而能避免了采血管内(剩余)的血液被污染,保证了血培养样品的真实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中采血管穿刺针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采血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转移器,包括串联固定的采血管穿刺针组件1、连接软管2与培养管穿刺针组件3。采血管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13,针座13的后端(图中的左端)固定针座套12,针座套12内设有针管11,针管11的前端延伸到针座套12的外侧,针管11的后端固定在针座13上,针座13上设有连通外界、且径向设置的空气通道16,针管11的内部为通道A,针管11外壁与针座套12之间的缝隙为通道B,空气通道16的外端部固定空气塞15,空气通道16在空气塞15的内侧固定空气过滤膜14,针座13内设有血液流道,空气通道16的内端部向针座套12所在一侧的轴向轴向延伸、且连通通道A与通道B中的一个通道,通道A与通道B中的另一个通道连通该血液流道(参见图3,图中仅仅画了一种:空气通道16连通通道A、血液流道连通通道B),针管11外固定保护其的针护套4。培养管穿刺针组件3包括穿刺针座31,穿刺针座31固定出血针管32,出血针管32外设有止血套5,止血套5固定在穿刺针座31上。连接软管2的一端连通针座13内的血液流道,另一端通过穿刺针座31的中空部连通出血针管32。为了方便加工,空气通道16与针座13为分体结构。为了方便插入,针座套12的前端(图中的左端)为锥状。为了能够精确控制采血量,连接软管上固定调节阀(图中没有画出),调节阀可以是与检验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联机进行控制,也可以是手动调节的,以达到抽取微量血液的调节作用。其工作原理为:需要使用时,参见图2,将针护套4拔掉,将针管11、针座套12刺入采血管6的塞子内,同时,将出血针管32刺入培养管7内,因为培养管7内为负压,通过外界的大气压,气体通过空气塞15、空气过滤膜14、空气通道16、针管11内部进入采血管6内,同时,采血管6的血液通过针管11外壁与针座套12之间的缝隙、针座13内部、连接软管2、穿刺针座31的中空部、出血针管32进入培养管7内,完成采血。设置空气塞15、空气过滤膜14,是防止空气内的异物、细菌等进入采血管6内。该过程中,采血管6的塞子一直不用打开,避免了采血管内的血液暴露在空气中。当针管11、针座套12从采血管6的塞子内拔出后,塞子上的穿刺孔依靠自身弹性而自动闭合,避免了采血管内的血液暴露在空气中。当连接软管上固定调节阀后,培养管穿刺针组件3上,可以不配止血套5;采血转移器的采血管穿刺针插入采血管4后,通过调节阀控制采血量直接将微量血液滴入筛查芯片上,进行自动筛查。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转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固定的采血管穿刺针组件(1)、连接软管(2)与培养管穿刺针组件(3);采血管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13),针座(13)的后端固定针座套(12),针座套(12)内设有针管(11),针管(11)延伸到针座套(12)的外侧,针管(11)的后端固定在针座(13)上,针座(13)上设有连通外界、且径向设置的空气通道(16),针管(11)的内部为通道A,针管(11)外壁与针座套(12)之间的缝隙为通道B,空气通道(16)的外端部固定空气塞(15),空气通道(16)在空气塞(15)的内侧固定空气过滤膜(14),针座(13)内设有血液流道,空气通道(16)的内端部向针座套(12)所在一侧的轴向轴向延伸、且连通通道A与通道B中的一个通道,通道A与通道B中的另一个通道连通该血液流道,针管(11)外固定保护其的针护套(4);培养管穿刺针组件(3)包括穿刺针座(31),穿刺针座(31)固定出血针管(32),出血针管(32)外设有止血套(5),止血套(5)固定在穿刺针座(31)上;连接软管(2)的一端连通针座(13)内的血液流道,另一端通过穿刺针座(31)的中空部连通出血针管(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采血转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固定的采血管穿刺针组件(1)、连接软管(2)与培养管穿刺针组件(3);采血管穿刺针组件包括针座(13),针座(13)的后端固定针座套(12),针座套(12)内设有针管(11),针管(11)延伸到针座套(12)的外侧,针管(11)的后端固定在针座(13)上,针座(13)上设有连通外界、且径向设置的空气通道(16),针管(11)的内部为通道A,针管(11)外壁与针座套(12)之间的缝隙为通道B,空气通道(16)的外端部固定空气塞(15),空气通道(16)在空气塞(15)的内侧固定空气过滤膜(14),针座(13)内设有血液流道,空气通道(16)的内端部向针座套(12)所在一侧的轴向轴向延伸、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纯平范要民郭艳乔晓芳王雯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