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74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驱动电路将输入的驱动信号通过开关单元输送到其驱动的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上,使得所述驱动端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被拉低,从而使得所述光电模块发光;而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不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维持通过第一电阻而由电源供应端取得的电位,从而使得所述光电模块不发光。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具有保护机制、发光管不容易被烧毁、设备故障率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信号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风电、光伏和SVG等高压大电流的信号传输场合,通常采用光信号传输方式实现低压信号来控制驱动高压的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将电信号连接光信号发射器,使其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并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成电信号给最终设备。在上述光电转换中,通常采用集成在集成电路中的逻辑单元实现,例如,门电路。图1中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驱动信号从驱动芯片SN75451进入后,当输出电压为高电平时,光纤发射器的1脚为高电平,电流可以由Vcc经过电阻R1进入光纤发射器,从其2脚流出,电流大小计算是(Vcc-Vf)/R1。这种应用在电力的合并单元,高压变频器,能量回馈单元以及轨道交通上应用非常广泛,在风电场以及光伏发电上大多是采用这种光纤器件来收发信号实现高压侧和低压侧的信号传输采集和控制,特点是电路简单,布局容易,没有太多复杂的走线。但是,这种技术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上述电流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如果电流过大,就会使得光纤发射器的LED管烧毁,通常电流在60mA以内,一般在40mA到50mA应用中较为常见。由于缺乏保护机制,一旦出现意外,例如干扰信号,使得上述电流过大,就会出现LED管烧毁的情况,使得设备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乏保护机制、发光管容易被烧毁、设备故障率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保护机制、发光管不容易被烧毁、设备故障率较低的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所述发射驱动电路将输入的驱动信号通过开关单元输送到其驱动的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上,使得所述驱动端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被拉低,从而使得所述光电模块发光;而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不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维持通过第一电阻而由电源供应端取得的电位,从而使得所述光电模块不发光。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驱动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经过处理后同相输出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将其接收到的信号反相,并将反相后的信号输出到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是NPN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是PNP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均与所述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一电源端,其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并输出信号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地。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为NPN管,其基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连接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在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其阴极均连接在光电转换模块的电源端。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供应端通过多个并联电阻与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值与所述电源供应端和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电源端之间的等效电阻值的比值为2-5之间的任一数值。实施本技术的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通过开关单元将驱动信号传输到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即该模块中的LED管的阴极),该驱动端还通过第一电阻与为该模块供电的电源供应端连接;同时,该光电转换模块的电源端(即该模块中LED管的阳极)也通过多个电阻和上述电源供应端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得上述光电转换模块的LED两端的电压差受到限制,不会有超过涉及范围很多的电流从该LED上流过,因此,其具有保护机制、发光管不容易被烧毁、设备故障率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实施例中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实施例中,该发射驱动电路将输入的驱动信号(图2中标记为SF)通过开关单元输送到其驱动的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即图2中标记X5的光电转换模块的第2脚,也是该光电转换模块LED的阴极)上,使得所述驱动端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发光的状态下(即该驱动信号使得LED发光时),其电位被拉低,从而使得所述光电模块发光(在图2中,上述光电转换模块的LED阳极,即该光电模块的电源端,编号为1的管脚是电连接于电源供应端的);而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不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该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的电位)维持通过第一电阻(图2中标记为R280)而由电源供应端(图2中标记为5V)取得的电位,从而使得所述光电模块不发光。如图2所示,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包括图2中的Q73、Q78及其附近的元器件)和第二开关模块(包括图2中的Q77及其附近的元器件);所述驱动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经过处理后同相输出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将其接收到的信号反相,并将反相后的信号输出到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即图2中X5的标记为2的脚位)。具体来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Q73和第二晶体管Q78,所述第一晶体管Q73是NPN管,所述第二晶体管Q78是PNP管;所述第一晶体管Q73和第二晶体管Q78的基极均与所述驱动信号SF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73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一电源端(该电源端是产生上述驱动信号的电路部分的电源端,其通常和光电转换模块的电源供应端不同,且电压通常也不一样,图2中上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压为3,3V),第一晶体管Q73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78的发射极连接并输出信号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晶体管Q78的集电极接地;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Q77,所述第三晶体管Q77为NPN管,其基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Q73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Q77的发射极接地,第三晶体管Q77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X5的驱动端(pin2)上。此外,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图2中上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被设置在一个集成模块中,图2中将其标记为D59),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一晶体管Q73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晶体管Q77的基极和集电极上。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图2中上述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被设置在一个集成模块中,图2中将其标记为D60),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在所述第三晶体管Q77的集电极,其阴极均连接在光电转换模块的电源端(即图2中光电转换模块X5的pin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供应端(图2中标记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驱动电路将输入的驱动信号通过开关单元输送到其驱动的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上,使得所述驱动端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被拉低,从而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发光;而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不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维持通过第一电阻而由电源供应端取得的电位,从而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不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驱动电路将输入的驱动信号通过开关单元输送到其驱动的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上,使得所述驱动端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被拉低,从而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发光;而在所述驱动信号处于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不发光的状态下,其电位维持通过第一电阻而由电源供应端取得的电位,从而使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不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驱动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经过处理后同相输出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将其接收到的信号反相,并将反相后的信号输出到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驱动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是NPN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是PNP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均与所述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一电源端,其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并输出信号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深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