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3380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干燥系统,包括烘箱和与烘箱连通的出风口、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相对设置在烘箱的上下侧,且通过风道连接,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所述出风口设有热风风机,所述热风风机通过第一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清理气流中粉尘和颗粒的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通过第二气流管道连接有用于控制气流湿度和提升气流干燥度的除湿系统,除湿系统通过第三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对从出风口进入烘箱内气流热补偿的热补偿系统,热补偿系统通过第四气流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温度易控制,通过将进风口及出风口连接起来,可以在烘烤过程热风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损耗,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干燥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涂覆设备干燥系统通过吹热风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只能控制烘烤温度及风量提升烘烤效率,这种烘烤方式的烘箱温度过高,不便于维护,随着温度的提高,隔膜容易出现变形,甚至改变隔膜性能;且目前的干燥系统能耗大,成本高,不能保证空气的洁净度,不能满足产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干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温度易控制,通过将进风口及出风口连接起来,可以在烘烤过程热风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损耗,节省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干燥系统,包括烘箱和与烘箱连通的出风口、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相对设置在烘箱的上下侧,且通过风道连接,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所述出风口设有热风风机,所述热风风机通过第一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清理气流中粉尘和颗粒的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通过第二气流管道连接有用于控制气流湿度的除湿系统,所述除湿系统通过第三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对从出风口进入烘箱内的气流热补偿的热补偿系统,所述热补偿系统通过第四气流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接。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设有多个,分别通过对应的出风管道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接,所述热风风机设置在出风管道内。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设有多个,分别通过对应的进风管道与所述第四气流通道连接。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烘箱内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设有多个用于使薄膜保持张力的导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热风风机将烘箱内的残留热气吸出,热气沿出风管道和第一气流通道进入过滤系统处,过滤系统将热气中的粉尘、金属粒子进行清理,清理过后的热气通过第二气流通道进入除湿系统处,除湿系统对热气进行除湿,除湿后的热气再通过第三气流通道进入热补偿系统处,热补偿系统对热风温度进行控制、补偿,热气最后通过第四气流通道进入进风管道内,由进风管道进风口进入烘箱内,对烘箱内的材料进行烘干。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将进风口设置在烘箱下侧,利用热气密度低会向上走的原理,提升烘干效果;出风口和进风口通过风道连接,烘烤过程热风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损耗,节省成本;通过除湿系统前,先进行过滤系统,对循环系统风的粉尘度进行控制,保证空气的洁净度,避免循环过程导致产品污染。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烘箱,11-出风口,12-进风口,13-导辊,14-热风风机,15-过滤系统,16-除湿系统,17-热补偿系统,18-进风管道,19-出风管道,20-第一气流通道,21-第二气流通道,22-第三气流通道,23-第四气流通道,30-薄膜。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干燥系统,包括烘箱10和与烘箱10连通的出风口11、进风口12,所述烘箱10内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设有多个用于使薄膜30保持张力的导辊13,所述出风口11和进风口12相对设置在烘箱10的上下侧,且通过风道连接,烘烤过程热风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损耗,节省成本,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20、第二气流通道21、第三气流通道22和第四气流通道23,所述出风口11设有热风风机14,所述出风口11设有多个,分别通过对应的出风管道19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连接,所述热风风机14设置在出风管道19内,所述热风风机14通过第一气流通道20连接有用于清理气流中粉尘和颗粒的过滤系统15,对循环系统风的粉尘度进行控制,保证空气的洁净度,避免循环过程导致产品污染,所述过滤系统15通过第二气流管道连接有用于控制气流湿度的除湿系统16,所述除湿系统16通过第三气流通道22连接有用于对从出风口11进入烘箱10内的气流加热的热补偿系统17,所述热补偿系统17通过第四气流通道23与所述进风口12连接,所述进风口12设有多个,分别通过对应的进风管道18与所述第四气流通道23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和与烘箱连通的出风口、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相对设置在烘箱的上下侧,且通过风道连接,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所述出风口设有热风风机,所述热风风机通过第一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清理气流中粉尘和颗粒的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通过第二气流管道连接有用于控制气流湿度和提升气流干燥度的除湿系统,所述除湿系统通过第三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对从出风口进入烘箱内的气流热补偿的热补偿系统,所述热补偿系统通过第四气流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和与烘箱连通的出风口、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相对设置在烘箱的上下侧,且通过风道连接,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所述出风口设有热风风机,所述热风风机通过第一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清理气流中粉尘和颗粒的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通过第二气流管道连接有用于控制气流湿度和提升气流干燥度的除湿系统,所述除湿系统通过第三气流通道连接有用于对从出风口进入烘箱内的气流热补偿的热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王晓明黎志荣郭维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