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69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物料制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子系统采用螺杆挤压方式把几种原料混合均匀并挤出;(2)将步骤(1)中的原料输送到模带子系统,在模带子系统内将物料匀涂抹到模带的凹坑内并加热,加热温度在50‑200℃之间;物料成型后对物料脱模得到石灰粒;(3)将步骤(2)中的模带进行清理,采用超声波清洗器或高速水流对模带进行清洗;使模带上残留的物料脱落;采用气吹方式把模带上残余的水分吹除。本方案主要用于制备钠石灰或钙石灰颗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钠石灰或钙石灰粒时容易造成整体钠石灰使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治粒
,具体公开了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钠石灰或钙石灰主要用于医院麻醉循环系统中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传统钠石灰所使用的领域,如化学分析、煤矿、潜水、航天等。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二氧化碳吸收剂钠石灰或钙石灰的生产设备制粒方法。现有技术中,一般的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原料经混匀后,制粒环节采用挤出式造粒,形状为圆柱形,制粒后的钠石灰颗粒后的干燥环节采用烘箱干燥,或红外烘干或微波烘干。这些干燥方式干燥时颗粒四周周围有空气围绕。钠石灰颗粒易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造成钠石灰吸附力偏低,且挤出式颗粒长短不够均匀,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时,容易产生局部集中的短路流,造成整体钠石灰使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钠石灰或钙石灰粒时容易造成整体钠石灰使用率不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子系统采用螺杆挤压方式把几种原料混合均匀并挤出;(2)将步骤(1)中的原料输送到模带子系统,在模带子系统内将物料匀涂抹到模带的凹坑内并加热,加热温度在50-200℃之间;物料成型后对物料脱模得到石灰粒;(3)将步骤(2)中的模带进行清理,采用超声波清洗器或高速水流对模带进行清洗;使模带上残留的物料脱落;采用气吹方式把模带上残余的水分吹除。进一步,步骤(2)中模带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或耐强碱腐蚀高分子材料,模带表面上有凹坑,为制粒的模具,凹坑的形状可为半球形、圆台形、六角形柱或其他易脱模的形状,得到的颗粒的直径在2-10mm。进一步,步骤(2)中模带子系统的模带的形状为扇形环结构、环带结构、带式结构、柱形结构、板式结构和圆环形结构中的一种。进一步,步骤(2)中模带子系统还包括支撑结构,不同的模带有相应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模带和带动模带转动或往复平移,支撑结构在外在动力情况下带动模带转动或平移。进一步,步骤(2)中采用电磁加热、红外或微波加热;模带采用不锈钢时采用电磁加热;模带是耐腐蚀高分子材料,采用红外或微波加热;模带上方有湿气导流罩,湿气聚拢后由抽风机排出。进一步,步骤(2)采用电磁激振器或气动振动器让模带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振动,以便使模带上的颗粒脱模,或采用高压气吹方式对模带内的颗粒进行脱模,或两种方式同时使用于脱模。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同样的原料,生产的钠石灰或钙石灰吸附力比上述一般普通制粒方法高2-4%;(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制粒方法不同于一般药片压制制粒方式。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大批量的生产,每秒钟生产2000到10000粒,生产成本低;(3)本专利技术的制粒生产方法生产出颗粒均匀,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时,气体通过均匀,不易产生局部集中的短路流,能提高整体钠石灰使用率;(4)本专利技术不仅仅局限于钠石灰和钙石灰的制粒,其他任何粉料和水混合后制粒且需要对颗粒干燥的物料,均可采用该方法制粒。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实施例中扇形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带环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带带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带柱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带板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带圆环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带表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子系统采用螺杆挤压方式把几种原料混合均匀并挤出;(2)将步骤(1)中的原料输送到模带子系统,在模带子系统内将物料匀涂抹到模带的凹坑内并加热,加热温度在50-200℃之间;本实施例中采用电磁加热、红外或微波加热;当模带采用不锈钢时采用电磁加热,模带是耐腐蚀高分子材料;模带上方有湿气导流罩,湿气聚拢后由抽风机排出;结合图1-7所示,模带子系统的模带的形状为扇形环结构、环带结构、带式结构、柱形结构、板式结构和圆环形结构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模带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或耐强碱腐蚀高分子材料,模带表面上有凹坑,为制粒的模具,凹坑的形状可为半球形、圆台形、六角形柱或其他易脱模的形状,得到的颗粒的直径在2-10mm;本实施例中模带子系统还包括支撑结构,不同的模带有相应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模带和带动模带转动或往复平移,支撑结构在外在动力情况下带动模带转动或平移;物料成型后对物料脱模得到石灰粒;本实施例中,脱模采用脱模子系统采用电磁激振器或气动振动器让模带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振动,以便使模带上的颗粒脱模,亦可采用高压气吹方式对模带内的颗粒进行脱模,或两种方式同时使用于脱模。(3)将步骤(2)中加热后的物料送入清理子系统,采用超声波清洗器或高速水流对模带进行清洗;使模带上残留的物料脱落;采用气吹把模带上残余的水分吹除。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子系统采用螺杆挤压方式把原料混合均匀并挤出;(2)将步骤(1)中的原料输送到模带子系统,在模带子系统内将物料匀涂抹到模带的凹坑内并加热,加热温度在50‑200℃之间;物料成型后对物料脱模得到石灰粒;(3)将步骤(2)中的模带进行清理,采用超声波清洗器或高速水流对模带进行清洗;使模带上残留的物料脱落;采用气吹方式把模带上残余的水分吹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子系统采用螺杆挤压方式把原料混合均匀并挤出;(2)将步骤(1)中的原料输送到模带子系统,在模带子系统内将物料匀涂抹到模带的凹坑内并加热,加热温度在50-200℃之间;物料成型后对物料脱模得到石灰粒;(3)将步骤(2)中的模带进行清理,采用超声波清洗器或高速水流对模带进行清洗;使模带上残留的物料脱落;采用气吹方式把模带上残余的水分吹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模带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或耐强碱腐蚀高分子材料,模带表面上有凹坑,为制粒的模具,凹坑的形状可为半球形、圆台形、六角形柱或其他易脱模的形状,得到的颗粒的直径在2-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钠石灰或钙石灰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模带子系统的模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松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