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326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及热回收装置,烟气进口与热回收管道一端连接,热回收管道另一端延伸至水箱内,分流管内置于水箱内,分流管包括第一分管及第二分管,第一分管及第二分管对称设置,热气流通腔与置于水箱内的热回收管道一端连通,第一分管及第二分管的内壁均设置有连续的凹凸结构,第一分管及第二分管顶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通过支管与废气总管连接,废气总管与废气处理装置连接;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自来水供应端连接,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热回收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收集锅炉烟气的余热,并利用该余热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在将水箱内的水通入锅炉,实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锅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其中,在锅炉加热的过程中,锅炉输出的烟气带有大量热量,直接将烟气排入大气中,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不符合节能的理念,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生活中各个设备的节能性能也日趋完善。目前,锅炉的热量回收利用率不高,为了提高锅炉对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对锅炉回收的热量进行再利用,因此,设计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结构简单,热回收率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及热回收装置,锅炉的炉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和热回收进口,热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管道、分流管、水箱及回流管;烟气进口与热回收管道一端连接,热回收管道另一端延伸至水箱内,分流管内置于水箱内,分流管包括第一分管及第二分管,第一分管及第二分管对称设置,且第一分管与第二分管组成的热气流通腔与置于水箱内的热回收管道一端连通,第一分管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及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锅炉(1)的炉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和热回收进口,热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管道(2)、分流管、水箱(3)及回流管(8);烟气进口与热回收管道(2)一端连接,热回收管道(2)另一端延伸至水箱(3)内,分流管内置于水箱(3)内,分流管包括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对称设置,且第一分管(41)与第二分管(42)组成的热气流通腔(43)与置于水箱(3)内的热回收管道(2)一端连通,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的内壁均设置有连续的凹凸结构(44),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顶端均设置有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及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锅炉(1)的炉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和热回收进口,热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管道(2)、分流管、水箱(3)及回流管(8);烟气进口与热回收管道(2)一端连接,热回收管道(2)另一端延伸至水箱(3)内,分流管内置于水箱(3)内,分流管包括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对称设置,且第一分管(41)与第二分管(42)组成的热气流通腔(43)与置于水箱(3)内的热回收管道(2)一端连通,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的内壁均设置有连续的凹凸结构(44),第一分管(41)及第二分管(42)顶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通过支管(51)与废气总管(5)连接,废气总管(5)与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水箱(3)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水管(6)与自来水供应端连接,出水口通过回流管(8)与热回收进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裸露在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专包姣朱连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国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