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018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解决了如果对紫外线诱变的距离有不同的需求的话,现有的紫外线装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无法达到很好的诱变的效果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控制器与承载台,弧形折射板内部设置有放置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固定块、连接杆、丝杆、滑槽、滑块,在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对诱变的距离有不用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伺服电机旋转,从而带动丝杆旋转,这样使得丝杆顶部的连接杆在固定块内部的滑槽内向下移动,由于固定板是固定在连接杆顶部的,从而实现了带动固定板和表面的紫外线灯向下移动,这样有效的实现了自动调节诱变距离的效果,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诱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农药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中生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物理诱变设备,因为微生物自发突变频率太低,自发进化太慢,紫外线诱变可大幅度提高微生物突变频率和进化速度。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进行诱变引起的是一种随机突变,突变效应多数是致死的或者有害的。但是只要一个突变是有益的,就可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扩增突变而来的有益菌株,从而达到筛选有益突变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环保效果。现有的紫外线诱变装置,基本上紫外线的位置是固定不动,这样使得人们在使用时,如果对紫外线诱变的距离有不同的需求的话,现有的紫外线装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无法达到很好的诱变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当磨床加工工件时会产生大量碎屑污染工作环境,容易让使用者吸入肺部,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清理和降低使用者安全保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包括底座、控制器与承载台,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底座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折射板,弧形折射板内部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表面,放置台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菌种器皿,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转轴连接,承载台固定安装在支撑架顶部,承载台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承载台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固定安装有丝杆,丝杆底部通过螺纹设置有连接杆,丝杆顶部穿过承载台与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连接杆滑动安装在固定块内部,连接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灯,控制器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紫外线灯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两侧安装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设置防滑垫。优选的,所述弧形折射板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固定块相互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固定块、连接杆、丝杆、滑槽、滑块,在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对诱变的距离有不用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伺服电机旋转,从而带动丝杆旋转,这样使得丝杆顶部的连接杆在固定块内部的滑槽内向下移动,由于固定板是固定在连接杆顶部的,从而实现了带动固定板和表面的紫外线灯向下移动,这样有效的实现了自动调节诱变距离的效果,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诱变的效果。(2)本技术设置了弧形折射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在使用时,将需要诱变的中生菌素菌种放置在器皿中,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伺服电机,从而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这样有效的带动了第二齿轮旋转,从而通过转轴带动放置台旋转,同时通过控制器打开紫外线灯,使得紫外线对菌种进行诱变,通过设置弧形折射板,也有效的将所有的紫外线光全部折射到放置台上,由于放置台是旋转,这样有效的使得紫外线照射的更加均匀,很好的提高了诱变的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弧形折射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中:1、底座;2、控制器;3、承载台;4、支撑架;5、弧形折射板;6、放置台;7、菌种器皿;8、第一伺服电机;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二伺服电机;12、固定块;13、丝杆;14、连接杆;15、固定板;16、紫外线灯;17、支撑杆;18、安装口;19、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底座1、控制器2与承载台3,底座1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底座1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折射板5,具有很好的聚集紫外线的效果,弧形折射板5内部设置有放置台6,放置台6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1表面,放置台6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菌种器皿7,底座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8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与转轴连接,便于带动放置台承6进行360度旋转,承载台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顶部,承载台3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1,承载台3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内部固定安装有丝杆13,丝杆13底部通过螺纹设置有连接杆14,丝杆13顶部穿过承载台3与第二伺服电机11输出端连接,便于带动连接杆14上下移动,连接杆14滑动安装在固定块12内部,连接杆14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灯16,控制器2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8、第二伺服电机11、紫外线灯16连接。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固定块12内部开设有滑槽,连接杆14两侧安装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便于连接杆14自由移动。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底座1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底部固定设置防滑垫,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弧形折射板5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口18,安装口18与固定块12相互匹配,便于固定块12的安装。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第一伺服电机8底部开设有散热孔19,散热孔19内部固定设置有,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采用KS02Y控制器,第一伺服电机8和第二伺服电机11均采用Y-160M1-2电机。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需要诱变的中生菌素菌种放置在菌种器皿7中,然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第一伺服电机8,从而带动第一齿轮9旋转,由于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相互啮合,这样有效的带动了第二齿轮10旋转,从而通过转轴带动放置台6旋转,同时通过控制器2打开紫外线灯16,使得紫外线对菌种进行诱变,通过设置弧形折射板5,也有效的将所有的紫外线光全部折射到放置台6上,由于放置台6是旋转的,这样有效的使得紫外线照射的更加均匀,很好的提高了诱变的效率,在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对诱变的距离有不用的需求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1带动丝杆13旋转,这样使得丝杆13顶部的连接杆14在固定块12内部的滑槽内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15和表面的紫外线灯16向下移动,这样有效的实现了自动调节诱变距离的效果,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诱变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器(2)与承载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底座(1)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折射板(5),弧形折射板(5)内部设置有放置台(6),放置台(6)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1)表面,放置台(6)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菌种器皿(7),底座(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8)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与转轴连接,承载台(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顶部,承载台(3)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1),承载台(3)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内部固定安装有丝杆(13),丝杆(13)底部通过螺纹设置有连接杆(14),丝杆(13)顶部穿过承载台(3)与第二伺服电机(11)输出端连接,连接杆(14)滑动安装在固定块(12)内部,连接杆(14)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灯(16),控制器(2)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8)、第二伺服电机(11)、紫外线灯(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生菌素的诱变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器(2)与承载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底座(1)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折射板(5),弧形折射板(5)内部设置有放置台(6),放置台(6)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1)表面,放置台(6)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菌种器皿(7),底座(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8)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与转轴连接,承载台(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顶部,承载台(3)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1),承载台(3)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内部固定安装有丝杆(13),丝杆(13)底部通过螺纹设置有连接杆(14),丝杆(13)顶部穿过承载台(3)与第二伺服电机(11)输出端连接,连接杆(14)滑动安装在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