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6009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23
本方案公开了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型套管;步骤二、制作封口液;步骤三、将感染白僵菌的虫体放在培养皿中,盖上密封盖后进行培养,至昆虫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步骤四、将孢子从培养皿中移植到内管的培养基上;步骤五、密封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本方案中在接种针挑取到真菌孢子后,将其移动到保护管内,减少了真菌孢子与外部空气的接触,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到培养皿和指型套管内管中,这样大幅度降低了真菌孢子遭受杂菌污染的概率。

A purification method of field fung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
技术介绍
在真菌的研究过程中,菌种的分离、扩大培养十分重要。菌种分离是将目标真菌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开,再将分离得到的目标菌于适宜环境内纯化培养。以白僵菌为例,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常通过无性繁殖生成--分生孢子。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出生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由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在野外,采集到被白僵菌感染的昆虫时,需要将昆虫中的白僵菌提纯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但是在野外没有超净工作台等无菌条件,所以将白僵菌转移到培养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杂菌污染,因此得不到纯净的白僵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以解决在野外将白僵菌转移到培养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杂菌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案: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型套管,所述套管式接种针包括接种针本体、固定管、保护管和操作管,所述接种针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挑取菌种的接种针针尖,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管内,接种针本体和固定管均位于保护管内,且固定管与保护管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管的一端设有针尖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操作管内,所述操作管上滑动套接有磁铁环,所述固定管内固定连接有与磁铁环匹配的磁性棒;所述培养皿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微孔滤膜;所述指型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放置有培养基,内管的管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微孔滤膜,所述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型套管,所述套管式接种针包括接种针本体、固定管、保护管和操作管,所述接种针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挑取菌种的接种针针尖,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管内,接种针本体和固定管均位于保护管内,且固定管与保护管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管的一端设有针尖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操作管内,所述操作管上滑动套接有磁铁环,所述固定管内固定连接有与磁铁环匹配的磁性棒;所述培养皿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微孔滤膜;所述指型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放置有培养基,内管的管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微孔滤膜,所述内管可拆卸连接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帽;步骤二、制作封口液:将酒精和虫胶片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置于55~65℃的水浴箱中,待虫胶片完全融化,得到虫胶片酒精溶液;步骤三、将感染白僵菌的虫体放在培养皿中,盖上密封盖后进行培养,至昆虫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步骤四、打开指型套管的外管的密封帽,将接种针本体收入保护管内,用保护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彬张勇赵斌司徒春南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正春林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