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600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23
本方案公开了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型套管;步骤二、制作封口液;步骤三、将感染白僵菌的虫体放在培养皿中,盖上密封盖后进行培养,至昆虫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步骤四、将孢子从培养皿中移植到内管的培养基上;步骤五、密封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本方案中在接种针挑取到真菌孢子后,将其移动到保护管内,减少了真菌孢子与外部空气的接触,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到培养皿和指型套管内管中,这样大幅度降低了真菌孢子遭受杂菌污染的概率。

A purification method of field fung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
技术介绍
在真菌的研究过程中,菌种的分离、扩大培养十分重要。菌种分离是将目标真菌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开,再将分离得到的目标菌于适宜环境内纯化培养。以白僵菌为例,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常通过无性繁殖生成--分生孢子。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出生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由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在野外,采集到被白僵菌感染的昆虫时,需要将昆虫中的白僵菌提纯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但是在野外没有超净工作台等无菌条件,所以将白僵菌转移到培养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杂菌污染,因此得不到纯净的白僵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以解决在野外将白僵菌转移到培养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杂菌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案: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型套管,所述套管式接种针包括接种针本体、固定管、保护管和操作管,所述接种针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挑取菌种的接种针针尖,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管内,接种针本体和固定管均位于保护管内,且固定管与保护管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管的一端设有针尖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操作管内,所述操作管上滑动套接有磁铁环,所述固定管内固定连接有与磁铁环匹配的磁性棒;所述培养皿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微孔滤膜;所述指型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放置有培养基,内管的管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微孔滤膜,所述内管可拆卸连接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帽;步骤二、制作封口液:将酒精和虫胶片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置于55~65℃的水浴箱中,待虫胶片完全融化,得到虫胶片酒精溶液,将虫胶片酒精溶液装入乙醇洗瓶中;步骤三、将感染白僵菌的虫体放在培养皿中,盖上密封盖后进行培养,至昆虫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步骤四、打开指型套管的外管的密封帽,将接种针本体收入保护管内,用保护管的针尖部刺穿培养皿上的第一微孔滤膜,滑动环形磁铁,带动磁性棒以及固定管移动,从而将接种针针尖从保护管中伸出,然后用接种针针尖挑取虫体上的白粉状分生孢子,接着将带有孢子的接种针针尖移动到保护管内,再用针尖部刺穿内管上的第二微孔滤膜,将接种针针尖上的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中;步骤五、用乙醇洗瓶将虫胶片酒精溶液滴到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上的针尖部刺穿后留下的通孔上,进行密封。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接种针采用套管式接种针,在接种针的外设置一个保护管,然后通过保护管上的环形磁铁与磁性棒的配合,起到滑动环形磁铁就能带动移动接种针的目的,从而实现接种针在保护管内进出,这样在接种针挑取到真菌孢子后,将其移动到保护管内,减少了真菌孢子与外部空气的接触,大幅度降低了真菌孢子遭受杂菌污染的概率。本方案中再用微孔滤膜将培养皿和指型套管内管给覆盖住,防止了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到培养皿和指型套管内管中,这样就实现了真菌孢子从培养皿内转移到指型套管内,管内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转移完毕之后,用虫胶片酒精溶液滴到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上的针尖部刺穿后留下的通孔上,这里的虫胶片酒精溶液由1份虫胶片溶入1份酒精中,再通过水浴箱加速溶解速度,同时使部分酒精蒸发,从而得到虫胶片酒精溶液的浓度更高,浓度更高的虫胶片酒精溶液具有更高的粘性,也就具有更大的张力,这样虫胶片酒精溶液滴在通孔上后,不会从通孔中掉入到培养皿和内管中,酒精挥发后,虫胶片变为固体,这样便将通孔堵住且不会掉落,从而避免了空气中杂菌从通孔进入到培养皿或者指型套管内管中污染真菌孢子。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将虫胶片酒精溶液装入乙醇洗瓶内。其目的是防止酒精的挥发,同时避免虫胶片酒精溶液腐蚀洗瓶。进一步,所述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的孔径均为45um。其目的是,采用45um的微孔过滤膜基本能完全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菌。进一步,所述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均采用聚丙烯滤膜。其目的是,聚丙烯滤膜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有很好的相容性和耐压性,可反冲和高温消毒,这样可以增加微孔过滤膜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培养皿、外管和内管均为透明的玻璃制成。其目的是使用透明的培养皿、外管和内管便于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进一步,所述第一微孔滤膜和培养皿之间采用硅酮玻璃胶粘接,所述第二微孔滤膜和内管之间也采用硅酮玻璃胶粘接。其目的是,硅酮玻璃胶能够牢固地将聚丙烯滤膜粘接玻璃上,这样避免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受力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中接种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中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中指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保护管1、接种针本体2、固定管3、操作管4、磁性棒5、磁铁环6、阻挡管601、空气过滤器7、保护套管8、阻挡细杆9、培养皿10、密封盖11、第一微孔滤膜111、外管12、培养基13、内管14、第二微孔滤膜15、密封帽16。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培养皿10和指型套管,如图1所示:套管式接种针包括包括长度为40mm直径为0.35mm的接种针本体2、长度为20mm直径为0.8mm固定管3、长度为80mm直径为1.2mm的保护管1和长度为40mm直径为2mm的操作管4,接种针本体2的一端设有用于挑取菌种的接种针针尖,接种针本体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管3内,接种针本体2和固定管3均位于保护管1内,且固定管3与保护管1滑动连接,保护管1的一端设有针尖部,针尖部上套接有保护套管8,保护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操作管4内,操作管4上滑动套接有方形的磁铁环6,固定管3内固定连接有与磁铁环6匹配的磁性棒5,磁性棒5的长度为10mm直径为0.35mm,操作管4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阻挡管601,操作管4远离保护管1的一端设有空气过滤器7,空气过滤器7采用孔径为0.45um的微孔滤膜,操作管4内固定连接有阻挡细杆9;如图2所示:培养皿10为透明的玻璃制成,培养皿10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11,密封盖1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固定连接有孔径为45um第一微孔滤膜111,第一微孔滤膜111和培养皿10之间采用硅酮玻璃胶粘接;如图3所示:指型套管包括内管14和外管12,外管12和内管14为透明的玻璃制成,内管14内放置有培养基13,内管14的管口固定连接有孔径为45um的第二微孔滤膜15,第二微孔滤膜15和内管14之间也采用硅酮玻璃胶粘接,内管14可拆卸连接在外管12的内部,外管12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帽16;步骤二、制作封口液:将酒精和虫胶片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置于55~65℃的水浴箱中,待虫胶片完全融化,得到虫胶片酒精溶液,将虫胶片酒精溶液装入乙醇洗瓶内;步骤三、将感染白僵菌的虫体放在培养皿10中,盖上密封盖11后进行培养,至昆虫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步骤四、打开指型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型套管,所述套管式接种针包括接种针本体、固定管、保护管和操作管,所述接种针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挑取菌种的接种针针尖,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管内,接种针本体和固定管均位于保护管内,且固定管与保护管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管的一端设有针尖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操作管内,所述操作管上滑动套接有磁铁环,所述固定管内固定连接有与磁铁环匹配的磁性棒;所述培养皿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微孔滤膜;所述指型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放置有培养基,内管的管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微孔滤膜,所述内管可拆卸连接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帽;步骤二、制作封口液:将酒精和虫胶片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置于55~65℃的水浴箱中,待虫胶片完全融化,得到虫胶片酒精溶液;步骤三、将感染白僵菌的虫体放在培养皿中,盖上密封盖后进行培养,至昆虫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步骤四、打开指型套管的外管的密封帽,将接种针本体收入保护管内,用保护管的针尖部刺穿培养皿上的第一微孔滤膜,滑动环形磁铁,带动磁性棒以及固定管移动,从而将接种针针尖从保护管中伸出,然后用接种针针尖挑取虫体上的白粉状分生孢子,接着将带有孢子的接种针针尖移动到保护管内,再用针尖部刺穿内管上的第二微孔滤膜,将接种针针尖上的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中;步骤五、用乙醇洗瓶将虫胶片酒精溶液滴到第一微孔滤膜和第二微孔滤膜上的针尖部刺穿后留下的通孔上,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真菌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提纯装置,包括套管式接种针和指型套管,所述套管式接种针包括接种针本体、固定管、保护管和操作管,所述接种针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挑取菌种的接种针针尖,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管内,接种针本体和固定管均位于保护管内,且固定管与保护管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管的一端设有针尖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操作管内,所述操作管上滑动套接有磁铁环,所述固定管内固定连接有与磁铁环匹配的磁性棒;所述培养皿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微孔滤膜;所述指型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放置有培养基,内管的管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微孔滤膜,所述内管可拆卸连接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帽;步骤二、制作封口液:将酒精和虫胶片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置于55~65℃的水浴箱中,待虫胶片完全融化,得到虫胶片酒精溶液;步骤三、将感染白僵菌的虫体放在培养皿中,盖上密封盖后进行培养,至昆虫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步骤四、打开指型套管的外管的密封帽,将接种针本体收入保护管内,用保护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彬张勇赵斌司徒春南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正春林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