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98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包括出氧机构、进氧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水机构;所述出氧机构、进氧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水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出氧机构、进氧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水机构均同轴布置;所述出氧机构包括桨叶和桨叶罩,所述桨叶位于桨叶罩内;所述进氧机构包括上盖和出氧分流块,所述出氧分流块通过气管速接头与上盖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净水炭粒锥斗和囤垢仓,所述净水炭粒锥斗同轴设置于囤垢仓内;所述净水机构包括净水炭块环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备供氧效果的同时,可实现过滤和净水功能,并且可避免过滤出来的残渣溢出,保证净水效果,有利于保证水生物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鱼缸的供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
技术介绍
饲养水生动物的鱼缸中需放置一些供氧及净水或过滤等材料及装置来保持水质的质量和水中氧气的成份等,使鱼缸内清洁卫生,水生动物更加健康。市场上的产品有的只能供氧,过滤效果不佳,或过滤了但是残渣容易溢出、无净水功能、拆装清洗和气管插拔困难,导致残渣溢出、拆装时零件易损、水质净化不彻底等不便,导致影响水生动物的健康和饲养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克服上述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包括出氧机构、进氧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水机构;所述出氧机构、进氧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水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出氧机构、进氧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水机构均同轴布置;所述出氧机构包括桨叶和桨叶罩,所述桨叶位于桨叶罩内;所述进氧机构包括上盖和出氧分流块,所述出氧分流块位于环形的上盖内,所述出氧分流块通过气管速接头与上盖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净水炭粒锥斗和囤垢仓,所述净水炭粒锥斗同轴设置于囤垢仓内;所述净水机构包括净水炭块环斗。进一步的,所述出氧机构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与桨叶罩的底端连接,所述桨叶的叶片呈扇叶状,所述桨叶的顶端通过连接轴与桨叶罩活动连接,所述桨叶的底端与封盖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氧机构下端的进氧机构还包括气管,所述气管与气管速接头的顶端连接,所述气管速接头的顶端凸出上盖的环形顶面,所述出氧分流块与上盖同轴布置。进一步的,所述进氧机构下端的过滤机构还包括净水炭粒盖,所述净水炭粒盖位于净水炭粒锥斗的上端连接,所述净水炭粒锥斗呈倒置空心圆锥状。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污垢导流罩和防护网,所述污垢导流罩与囤垢仓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网位于污垢导流罩的底端,所述污垢导流罩的顶端设置有斜环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下端的净水机构的净水炭块环斗呈圆环状,所述净水炭块环斗内设置有呈环形的净水炭块,所述净水炭块环斗的内圆直径大于防护网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通过出氧机构、进氧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水机构的配合使用,在具备供氧效果的同时,可实现过滤,进而实现净水功能,方便气管的插拔,并且可避免过滤出来的残渣溢出,保证净水效果,有利于保证水生物的健康,降低换水频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的桨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的出氧分流块及气管接头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的净水机构示意图。图中:1、出氧机构;11、桨叶;12、连接轴;13、桨叶罩;14、封盖;2、进氧机构;21、上盖;22、出氧分流块;23、气管速接头;24、气管;3、过滤机构;31、净水炭粒锥斗;32、净水炭粒盖;33、囤垢仓;34、污垢导流罩;35、防护网;4、净水机构;41、净水炭块环斗;42、净水炭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5,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包括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所述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均同轴布置;所述出氧机构1包括桨叶11和桨叶罩13,所述桨叶11位于桨叶罩13内;所述进氧机构2包括上盖21和出氧分流块22,所述出氧分流块22位于环形的上盖21内,所述出氧分流块22通过气管速接头23与上盖21连接;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净水炭粒锥斗31和囤垢仓33,所述净水炭粒锥斗31同轴设置于囤垢仓33内;所述净水机构4包括净水炭块环斗41。所述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氧机构1还包括封盖14,所述封盖14与桨叶罩13的底端连接,所述桨叶11的叶片呈扇叶状,所述桨叶11的顶端通过连接轴12与桨叶罩13活动连接,所述桨叶11的底端与封盖14活动连接,所述桨叶11用于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产生水的流动。所述出氧机构1下端的进氧机构2还包括气管24,所述气管24与气管速接头23的顶端连接,所述气管24用于供应氧气,所述气管速接头23的顶端凸出上盖21的环形顶面,所述出氧分流块22与上盖21同轴布置,所述出氧分流块22用于将高压氧气从多个出气孔内冒出,形成多处气泡,从而有利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所述进氧机构2下端的过滤机构3还包括净水炭粒盖32,所述净水炭粒盖32位于净水炭粒锥斗31的上端连接,所述净水炭粒锥斗31呈倒置空心圆锥状,所述净水炭粒盖32与净水炭粒锥斗31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大颗粒状的净水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所述过滤机构3还包括污垢导流罩34和防护网35,所述污垢导流罩34与囤垢仓33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网35位于污垢导流罩34的底端,所述污垢导流罩34的顶端设置有斜环面结构,斜环面结构用于对水进行导流,并将固体残渣拦截,使固体残渣囤积在囤垢仓内。所述过滤机构3下端的净水机构4的净水炭块环斗41呈圆环状,所述净水炭块环斗41内设置有呈环形的净水炭块42,所述净水炭块42为活性炭,用于净水,所述净水炭块环斗41的内圆直径大于防护网35的直径,避免净水炭块环斗41与防护网35的上下移动产生干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过滤器整体进入鱼缸中的水下,气管24与外部供氧机连接,氧气从气管24供入,经过气管速接头23后到达出氧分流块22,然后从出氧分流块22上的多个出气孔内向上冒出,氧气在水中形成气泡,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驱动桨叶11和连接轴12相对于桨叶罩13旋转;桨叶11旋转使过滤器内的液体向上流动,使鱼缸内的水从净水机构4的内圆孔内被吸入,在水流的作用下,污垢导流罩34和防护网35朝向净水炭粒锥斗31的方向移动,水经过防护网35后,被污垢导流罩34顶端的斜环面结构阻挡,水中的固体残渣便会囤积在囤垢仓33内,水继续向上经过净水炭粒锥斗31上的通孔到达净水炭粒锥斗31内,被净水炭粒锥斗31内的活性炭吸附污渍,实现净化,然后经净水炭粒盖32上的通孔到达出氧分流块22处,随后继续向上被桨叶11搅动,最终从桨叶罩13的顶端流出过滤器,实现固体残渣的收集和水的净化。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所述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均同轴布置;所述出氧机构(1)包括桨叶(11)和桨叶罩(13),所述桨叶(11)位于桨叶罩(13)内;所述进氧机构(2)包括上盖(21)和出氧分流块(22),所述出氧分流块(22)位于环形的上盖(21)内,所述出氧分流块(22)通过气管速接头(23)与上盖(21)连接;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净水炭粒锥斗(31)和囤垢仓(33),所述净水炭粒锥斗(31)同轴设置于囤垢仓(33)内;所述净水机构(4)包括净水炭块环斗(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所述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出氧机构(1)、进氧机构(2)、过滤机构(3)以及净水机构(4)均同轴布置;所述出氧机构(1)包括桨叶(11)和桨叶罩(13),所述桨叶(11)位于桨叶罩(13)内;所述进氧机构(2)包括上盖(21)和出氧分流块(22),所述出氧分流块(22)位于环形的上盖(21)内,所述出氧分流块(22)通过气管速接头(23)与上盖(21)连接;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净水炭粒锥斗(31)和囤垢仓(33),所述净水炭粒锥斗(31)同轴设置于囤垢仓(33)内;所述净水机构(4)包括净水炭块环斗(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净化水质的供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氧机构(1)还包括封盖(14),所述封盖(14)与桨叶罩(13)的底端连接,所述桨叶(11)的叶片呈扇叶状,所述桨叶(11)的顶端通过连接轴(12)与桨叶罩(13)活动连接,所述桨叶(11)的底端与封盖(14)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恒之野模塑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