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文华专利>正文

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298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水龙头,清洗水龙头设置在砼搅拌车清洗台面上方,在清洗台面的后面设置有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由清洗台面往远离清洗台面区域向下倾斜设置,在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最低点设置与导水沉砂槽连通的排放口,在排放口处设有隔石篦子,导水沉砂槽依次至少连通三个沉淀池,远离导水沉砂槽的沉淀池与清水池连通,清水池通过输水管与清洗水龙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清洗残料全回收,清洗水零排放,达到清洗料合部循环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属于砼搅拌车清洗后的废料的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砼搅拌车清洗后的残料回收系统,同时还涉及清洗后清洗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产品砼生产企业,砼搅拌车里面的残料需要进行清洗,并处理。目前大多数清洗后将夹带残料的清洗水直接沉淀排放。还有回收利用的都是将夹带残料的清洗水通过砂石分离机进行粗细骨料分离,再运送至砂石料场进行循环使用。而水经过沉淀后进行排放。目前的残料回收利用需要进行加工,而且清洗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实现清洗残料零排放、全回收、循环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水龙头,清洗水龙头设置在砼搅拌车清洗台面上方,在清洗台面的后面设置有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由清洗台面往远离清洗台面区域向下倾斜设置,在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最低点设置与导水沉砂槽连通的排放口,在排放口处设有隔石篦子,导水沉砂槽依次至少连通三个沉淀池,远离导水沉砂槽的沉淀池与清水池连通,清水池通过输水管与清洗水龙头连通。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从远离排放口位置向排放口位置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本技术的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从远离排放口位置向排放口位置方向向下倾斜,其倾斜坡度1%。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所述沉淀池设置三个,分别为依次连通的1级沉淀池、2级沉淀池和3级沉淀池,3级沉淀池与清水池连通。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所述沉淀池设置四个,分别为依次连通的1级沉淀池、2级沉淀池、3级沉淀池和4级沉淀池,4级沉淀池与清水池16连通。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在导水沉砂槽靠近沉淀池的位置设置有隔砂篦子。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沉淀池的底面倾斜设置,相邻沉淀池的底面的倾斜角度方向相反,或者相邻沉淀池的底面的倾斜角度方向相同,相邻沉淀池的连通口均设置在沉淀池的上部。本技术沉淀池的坡度是15%。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相邻沉淀池连通口上设置有过滤网从而形成过滤口。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与清水池连通的沉淀池的连通口上设置有过滤网从而形成过滤口,与清水池连通的过滤口排出口上设置有闸阀。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所述与清水池连通的输水管上设置水泵。上述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坡度为8%。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有以下优点:以年产商品砼50万m³的中型砼生产企业的年产量为基数进行经济技术指标分析:一:洗车用水按年产砼量的1.2%计洗车用水,每年的洗车用水量即为6000吨。二:砂、石、水泥及粉煤灰回收砼洗出砂、石残料的回收量按年产砼量的0.5%计,水泥粉煤灰料按0.2%计。每年的砂石回收量应为2500m³;每年的水泥粉煤灰回收量为1000m³。三:产生的经济效益水:6000吨×4.5元/吨=27000元砂、石:2500m³×240元/m³=600000元水泥粉煤灰:1000m³×150元/m³=150000元以上三项合计:777000元四:该系统建设投入及维护投入费用每座清洗系统建设投入300000元,使用寿命可达10年,每年分摊的费用为30000元;每年的维护和回收人、机投入费用:150000元五:每年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效益为:777000-180000=597000元六:技术分析该技术运用可行,只需在建设期建设清洗水龙头、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导水沉砂槽及与导水沉砂槽依次至少连通三个沉淀池,最后一个沉淀池再与清水池连通,再清水池再通过输水管与清洗水龙头连通,便实现清洗残料全回收,清洗水零排放,达到清洗料合部循环利用的效果。本技术运行平稳,无需大量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投入,成本低。七:环境效益本技术功能为:砼搅拌车的清洗残料零排放、全回收、循环利用。因此,其显著特点是:对环境基本不造成任何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水龙头3,清洗水龙头设置在砼搅拌车清洗台面2上方,在清洗台面的后面设置有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5,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由清洗台面往远离清洗台面区域向下倾斜设置,即地面由C1向C2方向向下倾斜,在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最低点设置有导水沉砂槽7,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最低点设置与导水沉砂槽7连通的排放口6,在排放口处设有隔石篦子,导水沉砂槽依次至少连通三个沉淀池,远离导水沉砂槽的沉淀池与清水池19连通,清水池19通过输水管4与清洗水龙头连通。本技术的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是这样形成的:在地面上砌筑矮墙,同时在地面挖一上斜坑,这样清洗残料及清洗水不会溅的到处都是;也可以不砌筑矮墙,直接在地面挖斜坑,也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的倾斜在两个方向上倾斜,一是C1-C2方向倾斜,另一是D1-D2方向倾斜。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选一种方向倾斜设置,也可以两个方向同时倾斜设置,这两种方式任选一种,当然在两个方向是同时倾斜设置效果更加显著。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从砼搅拌车出来的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入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由于倾斜坡度的设置,能够快速流向导水沉砂槽7,在流动过程中,质量大的残料会自动沉淀,即使有还来不及沉淀的残料也会在隔石篦子隔离在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隔离在清洗残料和清洗水流经区的石子回收利用。本技术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由清洗台面往远离清洗台面区域向下倾斜坡度为8%。本家新型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从远离排放口位置向排放口位置方向D1-D2向下倾斜设置。本技术的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从远离排放口位置向排放口位置方向D1-D2向下倾斜,其倾斜坡度1%。本技术沉淀池设置三个,分别为依次连通的1级沉淀池10、2级沉淀池12和3级沉淀池14,3级沉淀池与清水池19连通,1级沉淀池与导水沉砂槽7通过第一泄水口9连通,1级沉淀池与、2级沉淀池通过第二泄水口11连通,2级沉淀池和3级沉淀池通过第三泄水口13连通。如图1所示,本技术还可以设置四个沉淀池,分别为依次连通的1级沉淀池10、2级沉淀池12、3级沉淀池14和4级沉淀池16,4级沉淀池与清水池19连通,1级沉淀池与导水沉砂槽7通过第一泄水口9连通,1级沉淀池与、2级沉淀池通过第二泄水口11连通,2级沉淀池和3级沉淀池通过第三泄水口13连通,3级沉淀池与4级沉淀池16通过第四泄水口15连通,4级沉淀池与清水池连通。本技术在导水沉砂槽7靠近沉淀池的位置设置有隔砂篦子8,能够将砂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水龙头(3),清洗水龙头设置在砼搅拌车清洗台面(2)上方,在清洗台面的后面设置有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由清洗台面往远离清洗台面区域向下倾斜设置,在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最低点设置与导水沉砂槽(7)连通的排放口,在排放口处设有隔石篦子(6),导水沉砂槽依次至少连通三个沉淀池,远离导水沉砂槽的沉淀池与清水池(19)连通,清水池(19)通过输水管(4)与清洗水龙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水龙头(3),清洗水龙头设置在砼搅拌车清洗台面(2)上方,在清洗台面的后面设置有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地面由清洗台面往远离清洗台面区域向下倾斜设置,在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的最低点设置与导水沉砂槽(7)连通的排放口,在排放口处设有隔石篦子(6),导水沉砂槽依次至少连通三个沉淀池,远离导水沉砂槽的沉淀池与清水池(19)连通,清水池(19)通过输水管(4)与清洗水龙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残料及清洗水流经区(5)的地面从远离排放口位置向排放口位置方向向下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设置三个,分别为依次连通的1级沉淀池、2级沉淀池和3级沉淀池,3级沉淀池与清水池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搅拌车清洗残料回收及洗车用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设置四个,分别为依次连通的1级沉淀池、2级沉淀池、3级沉淀池和4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华苏悦马鸣亚刘富明晁会军宋明靳会玲潘娟娟赵创业魏晓慧甄军州丁大勇张进召严建福李立光
申请(专利权)人:潘文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