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95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连接机构,连接于起吊装置的升降机构和吊装物之间,主要包括固定安装部,其被设置为成对可拆卸的固连在吊装物两相对侧底部的至少四个;各固定安装部具有与吊装物的底部的表面固连的支撑体,以及相对于支撑体固定设置的连接部;因固定安装部固连在吊装物上时,支撑体呈由吊装物向外延伸的水平状;柔性连接部与固定安装部的数量相应;各柔性连接部的一端构成与连接部的可拆卸固连,另一端彼此交汇而形成与升降机构可拆卸连接的挂装部;撑起部撑装于彼此相邻的两个柔性连接部之间,以使各柔性连接部和吊装物的外表面之间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吊装连接机构,吊装平稳,拆装方便,并且可防止吊装过程中损坏吊装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装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吊装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吊装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应对电网中断或大面积停电等突发事件,改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受季节、气候影响大,发电功率随机性大等诸多因素,储能电站成为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也成为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研究的热点。储能系统应用在室外环境,需要将系统内设备安装在户外设备舱内,对于小系统的应用往往采用户外机柜的形式。储能系统所有设备在工厂内安装到机柜内,完成出厂检测后整体发运到系统现场。因柜内设备安装完毕后,设备柜整体较重,体积较大,因此需要设备或机构辅助搬运。当前,设备柜底部通常预留插装孔,然后采用叉车的货叉插至叉车孔中将设备柜安装就位。当设备柜较重或体积较大时,采用叉车搬运就位的过程中,设备柜容易倾倒而对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吊装连接机构,以克服叉车搬运柜体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吊装连接机构,连接于起吊装置的升降机构和吊装物之间,所述吊装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安装部被设置为成对可拆卸的固连在所述吊装物两相对侧底部的至少四个;各所述固定安装部具有与所述吊装物的底部的表面固连的支撑体,以及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固定设置的连接部;因所述固定安装部固连在所述吊装物上时,所述支撑体呈由所述吊装物向外延伸的水平状;柔性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安装部的数量相应;各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构成与所述连接部的可拆卸固连,另一端彼此交汇而形成与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连接的挂装部;撑起部,所述撑起部撑装于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柔性连接部之间,以使各所述柔性连接部和所述吊装物的外表面之间间隙配合。进一步的,因所述撑起部的撑装,位于各所述撑起部上方的各所述柔性连接部呈伞状。进一步的,各所述撑起部被构造为杆状。进一步的,各所述撑起部于所述各柔性连接部上的撑起位置可调。进一步的,于所述撑起部的两端连接有滚轮,各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上设有供所述柔性连接部嵌入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底板,所述支撑体固连于所述底板上;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吊装物上对应布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安装部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中的连接件固连在所述吊装物上。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物上的吊装物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底板上的底板连接孔为螺栓过孔,所述连接件为穿设于所述螺栓过孔中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中的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被构造为一体固连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成型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配置有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的加强筋。进一步的,于所述吊装物的底部配置有匹配于各所述固定安装部设置的加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吊装连接机构,通过设置至少四个固定安装部,并匹配设置柔性连接部和撑起部,在对吊装物进行吊装过程中运行平稳,可有效防止出现搬运过程中吊装物倾倒而损坏的问题;此外,固定安装部与吊装物可拆卸连接,而柔性连接部与连接部亦为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并且在吊装完成后固定安装部可以拆除,因此可避免影响吊装物整体外观;另外,由于设置了撑起部,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可防止柔性连接部与吊装物摩擦而损坏吊装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因撑起部的设置,而使撑起部上方的各柔性连接部呈伞状,可有效保证吊装过程中吊装物平稳,从而防止损坏设备。(3)撑器部被构造为杆状,结构简单。(4)撑起部的位置可调,可使得本吊装连接机构适用于不同体积的吊装物,适用范围广泛,具有较好的实用性。(5)撑起部的两端设置滚轮,有利于撑起部于柔性连接部上的位置调节。(6)设置底板,可与吊装物相对侧的底部构成面连接,再通过连接件穿设于底板和吊装物上,可有效保证连接结构强度。(7)吊装物上的吊装物连接孔设为螺栓孔,而将连接件设为螺栓,在固定安装部拆除后,可将螺栓再拧紧至螺栓孔内,可保证吊装物外观的美观性。(8)支撑体设为支撑板,而将连接部设为通孔,结构简单且加工成本较低。(9)设置加强筋,可有效提高底板和支撑板连接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固定安装部的结构强度,以防止吊装过程中因固定安装部强度低导致吊装事故发生。(10)在吊装物上设置加强板,可提高吊装物和固定安装部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吊装顺利进行。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吊装连接机构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吊装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8为图6的俯视图;图9为图1的B部放大图;图10为图2的C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吊装物,2-固定安装部,3-柔性连接部,4-撑起部,5-挂装部,6-吊环;101-槽钢,102-吊装物连接孔,103-加强板;201-底板,202-支撑体,203-加强筋,204-连接孔,205-连接部;601-连接臂,602-螺栓,60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吊装连接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连接于起吊装置的升降机构和吊装物1之间,主要包括固定安装部2、柔性连接部3和撑起部4三部分。以下先结合图3和图4对吊装物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吊装物1为集装箱,当然其还可为其他物品。集装箱的底部设置有环集装箱周向设置的槽钢101,各槽钢101垂直于水平方向布置,在正常放置时,槽钢101主要起到支撑箱体的作用。该结构中,槽钢101可设置为其他结构,比如工字钢、角钢、钢管、钢板等。为了便于吊装,在集装箱的两相对侧的槽钢101上均设置有吊装物连接孔102,而为了提高强度,于槽钢101的内侧配置有匹配于各固定安装部2设置的加强板103,加强板103主要是为了提高吊装物连接孔102处的结构强度,防止吊装过程中槽钢101损坏。在此还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吊装物连接孔102的数量为四个,接下来结合图5至图8对固定安装部2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固定安装部2具有与吊装物1的底部的表面固连的支撑体202,以及相对于支撑体202固定设置的连接部205。具体来讲,固定安装部2主要包括底板201,以及固连于底板201上的支撑体202。对应于前述的吊装物连接孔102,于底板201上成型有位置对应的四个底板连接孔204,如此设置,固定安装部2可通过穿设于连接孔中的连接件固连在吊装物1上。具体地,吊装物1上的吊装物连接孔102为螺纹孔,底板201上的底板连接孔204为螺栓过孔,连接件为穿设于螺栓过孔中并螺接于螺纹孔中的螺栓,如此在吊装完成后,固定连接件可拆卸回收,而螺栓再旋紧至螺纹孔中,可使吊装物1整体外观美观。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前述的支撑体202被构造为一体固连于底板201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与底板201垂直布置,前述的连接部205被构造为成型于支撑板上的通孔,在固定安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连接机构,连接于起吊装置的升降机构和吊装物(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部(2),所述固定安装部(2)被设置为成对可拆卸的固连在所述吊装物(1)两相对侧底部的至少四个;各所述固定安装部(2)具有与所述吊装物(1)的底部的表面固连的支撑体(202),以及相对于所述支撑体(202)固定设置的连接部(205);因所述固定安装部(2)固连在所述吊装物(1)上时,所述支撑体(202)呈由所述吊装物(1)向外延伸的水平状;柔性连接部(3),与所述固定安装部(2)的数量相应;各所述柔性连接部(3)的一端构成与所述连接部(205)的可拆卸固连,另一端彼此交汇而形成与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连接的挂装部(5);撑起部(4),所述撑起部(4)撑装于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柔性连接部(3)之间,以使各所述柔性连接部(3)和所述吊装物(1)的外表面之间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连接机构,连接于起吊装置的升降机构和吊装物(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部(2),所述固定安装部(2)被设置为成对可拆卸的固连在所述吊装物(1)两相对侧底部的至少四个;各所述固定安装部(2)具有与所述吊装物(1)的底部的表面固连的支撑体(202),以及相对于所述支撑体(202)固定设置的连接部(205);因所述固定安装部(2)固连在所述吊装物(1)上时,所述支撑体(202)呈由所述吊装物(1)向外延伸的水平状;柔性连接部(3),与所述固定安装部(2)的数量相应;各所述柔性连接部(3)的一端构成与所述连接部(205)的可拆卸固连,另一端彼此交汇而形成与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连接的挂装部(5);撑起部(4),所述撑起部(4)撑装于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柔性连接部(3)之间,以使各所述柔性连接部(3)和所述吊装物(1)的外表面之间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因所述撑起部(4)的撑装,位于各所述撑起部(4)上方的各所述柔性连接部(3)呈伞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撑起部(4)被构造为杆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撑起部(4)于所述各柔性连接部(3)上的撑起位置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