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956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其可使承压板拆卸简单,提高使用便利性;可对整件加气块进行压紧,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承压板和四组钢丝绳;还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横板、第一前固定杆、第一后固定杆、第二前固定杆和第二后固定杆,横板顶端设置有四组吊耳;还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第一前动作杆、第一后动作杆、第二前动作杆、第二后动作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螺纹杆、螺纹管、转盘和压紧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是一种用于施工过程中吊运加气块的装置,其在建筑施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包括承压板和四组钢丝绳,四组钢丝绳一端分别与承压板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现有的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使用时把整件加气块放置在承压板上,把钢丝绳挂在起重机械的挂钩上,实现整件加气块的吊运;现有的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使用中发现其承压板拆卸较为复杂,使用便利性较差;其加气块吊运过程中容易掉落,使用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使承压板拆卸简单,提高使用便利性;可对整件加气块进行压紧,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包括承压板和四组钢丝绳;还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横板、第一前固定杆、第一后固定杆、第二前固定杆和第二后固定杆,所述左固定板顶端与横板底端左半区域连接,所述右固定板顶端与横板底端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横板顶端设置有四组吊耳,所述四组钢丝绳一端分别与四组吊耳连接,所述承压板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承压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所述左固定板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所述右固定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所述第一前固定杆和第一后固定杆右端分别穿过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内,所述第二前固定杆和第二后固定杆左端分别穿过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内;还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第一前动作杆、第一后动作杆、第二前动作杆、第二后动作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螺纹杆、螺纹管、转盘和压紧板,所述上固定座顶端与横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上固定座前侧壁右半区域设置有上滑动孔,所述下固定座前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下滑动孔,所述第一前动作杆和第一后动作顶端分别与上固定座前侧壁和后侧壁左半区域可转动铰接,第一前动作杆和第一后动作杆底端分别与下固定座前侧壁和后侧壁右半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第二前动作杆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分别与第一前动作杆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前端分别穿过上滑动孔和下滑动孔并分别与第二前动作杆顶端和底端可转动交接,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后端分别与第二后滑动杆顶端和底端可转动铰接,所述上滑动孔内右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所述右固定板右侧壁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螺纹管右端穿过转动孔并与转盘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螺纹管与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左端穿过贯通孔并与上滑动杆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右端螺装进入螺纹管内,所述下固定座底端与压紧板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前连接板、第一后连接板、第二前连接板、第二后连接板、第一前卡位杆、第一后卡位杆、第二前卡位杆、第二后卡位杆、第一前挡板、第一后挡板、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所述第一前连接板和第一后连接板分别与左固定板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第二前连接板和第二后连接板左端分别与右固定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第一前连接板、第一后连接板、第二前连接板和第二后连接板顶端中央区域分别纵向设置有第一前连通孔、第一后连通孔、第二前连通孔和第二后连通孔,所述第一前固定杆、第一后固定杆、第二前固定杆和第二后固定杆顶端左半区域分别纵向设置有第一前穿孔、第一后穿孔、第二前穿孔和第二后穿孔,所述第一前卡位杆、第一后卡位杆、第二前卡位杆和第二后卡位杆顶端分别与第一前挡板、第一后挡板、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底端连接,第一前卡位杆、第一后卡位杆、第二前卡位杆和第二后卡位杆底端分别穿过第一前穿孔、第一后穿孔、第二前穿孔和第二后穿孔。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前拉手、第一后拉手、第二前拉手和第二后拉手,所述第一前拉手、第一后拉手、第二前拉手和第二后拉手底端分别与第一前挡板、第一后挡板、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还包括第一前阻隔板、第一后阻隔板、第二前阻隔板、第二后阻隔板,所述第一前阻隔板和第一后阻隔板右端分别与承压板左侧壁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前阻隔板和第二后阻隔板左端分别与承压板右侧壁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还包括缓冲板、左弹簧和右弹簧,所述承压板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板底端伸入缓冲槽内,所述左弹簧和右弹簧一端分别与缓冲槽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弹簧和右弹簧另一端分别与缓冲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所述压紧板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所述转动孔处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螺纹管右端穿过滚珠轴承并与滚珠轴承键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左端与转盘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先把承压板放置在地面上,工作人员把整件加气块放置在承压板顶端,通过控制起重机械,使得起重机械把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向下移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承压板的长度,使得向下运动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分别刚好位于承压板的左侧和右侧,由于承压板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承压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左固定板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右固定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此时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分别与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对齐,使第一前固定杆和第一后固定杆右端分别穿过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内,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分别与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对齐,使第二前固定杆和第二后固定杆左端分别穿过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内,进而实现对整件加气块的吊运,可以方便承压板的拆卸,提高使用便利性;手动向前或向后转动转盘,使得转盘带动螺纹管向前或向后转动,螺纹杆原地转动,使得螺纹杆带动上滑动杆在上滑动孔内向左或向右滑动,进而带动第一前动作杆、第一后动作杆、第二前动作杆和第二后动作杆运动,第一前动作杆和第一后动作顶端分别与上固定座前侧壁和后侧壁左半区域可转动铰接,第一前动作杆和第一后动作杆底端分别与下固定座前侧壁和后侧壁右半区域可转动铰接,第二前动作杆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分别与第一前动作杆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前端分别穿过上滑动孔和下滑动孔并分别与第二前动作杆顶端和底端可转动交接,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后端分别与第二后滑动杆顶端和底端可转动铰接,下固定座底端与压紧板顶端连接,进而使得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包括承压板(1)和四组钢丝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固定板(3)、右固定板(4)、横板(5)、第一前固定杆(6)、第一后固定杆、第二前固定杆(7)和第二后固定杆,所述左固定板(3)顶端与横板(5)底端左半区域连接,所述右固定板(4)顶端与横板(5)底端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横板(5)顶端设置有四组吊耳(8),所述四组钢丝绳(2)一端分别与四组吊耳(8)连接,所述承压板(1)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承压板(1)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所述左固定板(3)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所述右固定板(4)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所述第一前固定杆(6)和第一后固定杆右端分别穿过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内,所述第二前固定杆(7)和第二后固定杆左端分别穿过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内;还包括上固定座(9)、下固定座(10)、第一前动作杆(11)、第一后动作杆、第二前动作杆(12)、第二后动作杆、上滑动杆(13)、下滑动杆(14)、螺纹杆(15)、螺纹管(16)、转盘(17)和压紧板(18),所述上固定座(9)顶端与横板(5)底端中央区域连接,上固定座(9)前侧壁右半区域设置有上滑动孔,所述下固定座(10)前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下滑动孔,所述第一前动作杆(11)和第一后动作顶端分别与上固定座(9)前侧壁和后侧壁左半区域可转动铰接,第一前动作杆(11)和第一后动作杆底端分别与下固定座(10)前侧壁和后侧壁右半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第二前动作杆(12)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分别与第一前动作杆(11)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上滑动杆(13)和下滑动杆(14)前端分别穿过上滑动孔和下滑动孔并分别与第二前动作杆(12)顶端和底端可转动交接,上滑动杆(13)和下滑动杆(14)后端分别与第二后滑动杆顶端和底端可转动铰接,所述上滑动孔内右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所述右固定板(4)右侧壁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螺纹管(16)右端穿过转动孔并与转盘(17)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螺纹管(16)与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5)左端穿过贯通孔并与上滑动杆(13)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15)右端螺装进入螺纹管(16)内,所述下固定座(10)底端与压紧板(18)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包括承压板(1)和四组钢丝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固定板(3)、右固定板(4)、横板(5)、第一前固定杆(6)、第一后固定杆、第二前固定杆(7)和第二后固定杆,所述左固定板(3)顶端与横板(5)底端左半区域连接,所述右固定板(4)顶端与横板(5)底端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横板(5)顶端设置有四组吊耳(8),所述四组钢丝绳(2)一端分别与四组吊耳(8)连接,所述承压板(1)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承压板(1)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所述左固定板(3)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所述右固定板(4)右侧壁下半区域前侧和后侧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所述第一前固定杆(6)和第一后固定杆右端分别穿过第一前卡位孔和第一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一前卡位槽和第一后卡位槽内,所述第二前固定杆(7)和第二后固定杆左端分别穿过第二前卡位孔和第二后卡位孔并分别伸入第二前卡位槽和第二后卡位槽内;还包括上固定座(9)、下固定座(10)、第一前动作杆(11)、第一后动作杆、第二前动作杆(12)、第二后动作杆、上滑动杆(13)、下滑动杆(14)、螺纹杆(15)、螺纹管(16)、转盘(17)和压紧板(18),所述上固定座(9)顶端与横板(5)底端中央区域连接,上固定座(9)前侧壁右半区域设置有上滑动孔,所述下固定座(10)前侧壁左半区域设置有下滑动孔,所述第一前动作杆(11)和第一后动作顶端分别与上固定座(9)前侧壁和后侧壁左半区域可转动铰接,第一前动作杆(11)和第一后动作杆底端分别与下固定座(10)前侧壁和后侧壁右半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第二前动作杆(12)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分别与第一前动作杆(11)和第二后动作杆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上滑动杆(13)和下滑动杆(14)前端分别穿过上滑动孔和下滑动孔并分别与第二前动作杆(12)顶端和底端可转动交接,上滑动杆(13)和下滑动杆(14)后端分别与第二后滑动杆顶端和底端可转动铰接,所述上滑动孔内右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所述右固定板(4)右侧壁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螺纹管(16)右端穿过转动孔并与转盘(17)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螺纹管(16)与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5)左端穿过贯通孔并与上滑动杆(13)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15)右端螺装进入螺纹管(16)内,所述下固定座(10)底端与压紧板(18)顶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整件加气块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前连接板(19)、第一后连接板、第二前连接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钶苏玉强崔帅李杨时永涛冯强宋若泉景大峻李刚伟王洪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