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模框及包含该模框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69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并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空间,包括三个以上依次首尾相连合围成框状的模板;其中,在相连接的两个模板中,至少一模板在连接处形成折角连接部,且该折角连接部与另一模板可拆卸连接;还提供包含上述模框的模具,所述模框在厚度方向上夹设于两个相邻的成型面板之间,且模框与两个成型面板合围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框由多个模板构成,这些模板通过强化连接而构成的模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相比于搭接方式,不会在使用时因承载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位置偏移,且该模框组建的模具稳定性更高,以使制成的预制构件质量稳定可控,经久耐用,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框及包含该模框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框及包含该模框的模具。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因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影响小、节约劳动力、高效环保、质量标准化等优点而受到大力推广。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各混凝土预制构件(如墙体、楼板、楼梯等)通常在工厂中采用模具预制成型,待运送到施工场地后使用安装件进行连接即可方便成型。现有的预制墙体采用立式成型模具,通常为在两块立模板之间装设立式的墙体预埋钢筋笼,再在钢筋笼四周封板以形成混凝土型腔,再填充混凝土。这种成型模具中的四周封板相互搭接,通过与钢筋笼的连接及与两侧立模板的夹接而固定,稳定性较低,当型腔内填充混凝土时,封板间夹角的承载力容易因过载而造成封板端部变形或冲破封板的夹角,不能保证制成的预制构件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模框,不易变形偏移,使用这种模框组建的模具制成预制构件质量可控。本技术提供的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并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空间,包括三个以上依次首尾相连合围成框状的模板;其中,在相连接的两个模板中,至少一模板在连接处形成折角连接部,且该折角连接部与另一模板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还提供包含上述模框的立式模具,所述模框在厚度方向上夹设于两个相邻的成型面板之间,且模框与两个成型面板合围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模腔。本技术提供的模框由多个模板构成,这些模板通过强化连接而构成的模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相比于搭接方式,不会在使用时因承载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位置偏移,且该模框组建的模具稳定性更高,以使制成的预制构件质量稳定可控,经久耐用,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模框及安装刚性骨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模框及安装刚性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4中模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5中模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6中模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7中模框在模具中安装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向模板,11-第一折角连接部,12-第一连接区,2-竖向模板,21-第二折角连接部,22-第二连接区,3-刚性骨架,4-安装孔,5-出气口,6-泵送进料口,7-钢筋安装孔,8-吊件,9-加强筋,91-直筋,92-肋筋,10-安装件,13-紧固件,14-模框,15-成型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3并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空间,刚性骨架3由钢棒、钢筋或者任意一种具有强度、延展性、韧性的棒材或条状物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模框为立式的,包括两个横向模板1和两个竖向模板2,两个横向模板1对置且两个竖向模板2对置后通过端部连接形成矩形框,采用的具体方式有,两个横向模板1一上一下布置,两个竖向模板2一左一右布置,靠上设置的横向模板1两端分别与两个竖向模板2的上端连接,靠下设置的横向模板1两端分别与两个竖向模板2的下端连接。本实施例的模框配合使用在立式的模具中,夹设于模具中的模腔内。横向模板1的两端部均设有第一折角连接部11,第一折角连接部11沿横向模板1的长度方向远离横向模板1中心延伸设置,且第一折角连接部11与横向模板1平行,竖向模板2的两端部均设有第二折角连接部21,第二折角连接部21与竖向模板2的板体垂直,第一折角连接部11上开设有安装孔4,第二折角连接部21上也开设有安装孔4。在安装模框时,横向模板1和竖向模板2依次首尾相接,相接处为第一折角连接部11和第二折角连接部21贴合相连,再通过紧固件13依次穿过第一折角连接部11上的安装孔4和第二折角连接部21上的安装孔4将第一折角连接部11和第二折角连接部21连接,进而将横向模板1和竖向模板2连接形成完整的模框。模框中的空间形成混凝土的成型空间。竖向模板2上还开设有贯穿竖向模板2厚度方向的泵送进料口6,泵送进料口6设于竖向模板2的下段部,根据需要选择在一个竖向模板2上或两个竖向模板2上开设泵送进料口6。另外泵送进料口6还配有可控制开闭泵送进料口6的泵送封板,泵送封板根据需要设于竖向模板2上或模框周围的模具上,泵送封板设于泵送进料口6远离成型空间的一端外侧。泵送进料口6用于连通混凝土泵送管和模框中的混凝土成型空间,用于将混凝土输入模框内成型空间,且泵送进料口6设于竖向模板2的下段部位置,使泵送进模框内成型空间的混凝土由下至上将成型空间填满至上方的横向模板1处。为了便于观察混凝土的填充情况及排出成型空间内的空气,在位于上方的横向模板1上开设有出气口5。在横向模板1上和竖向模板2上还设有钢筋安装孔7,用于安装刚性骨架3,本实施例中举例钢筋作为刚性骨架3的组成单元,刚性骨架3具有横向放置的钢筋和竖向放置的钢筋,横向放置的钢筋与竖向模板2通过钢筋安装孔7连接,竖向放置的钢筋与横向模板1通过钢筋安装孔7连接,进而使刚性骨架3稳定的安装在模框中。为了便于模框的安装,还在位于上方的横向模板1上安装有吊件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安装模框时,将横向模板1和竖向模板2依次首尾相连,相接处为第一折角连接部11和第二折角连接部21贴合相连,再通过紧固件13依次穿过第一折角连接部11上的安装孔4和第二折角连接部21上的安装孔4将第一折角连接部11和第二折角连接部21连接,进而将横向模板1和竖向模板2连接形成完整的模框。模框中的空间形成混凝土的成型空间;将模框安装在立式的模具中,并夹设于模具中的模腔内,使模框中的成型空间为基本封闭的空间,通过设于竖向模板2的泵送进料口6泵送输入混凝土,至成型空间内混凝土上升满至出气口5停止泵送,关闭泵送进料口6,后续再进行混凝土养护成型,即可完成预制构件的制作,之后再拆卸模具及模框,便于重复利用。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模框,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致的结构,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横向模板1或竖向模板2的强度,在横向模板1上或竖向模板2上增设加强筋9。横向模板1背向成型空间的表面上布设有至少一条加强筋9。如加强筋9为一条,可沿横向模板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延伸布置,也可以横向模板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为基线弯曲布置,使加强筋9的重心线与中轴线重合或基本重合。如加强筋9为若干条,所有加强筋9的中心线与横向模板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重合或基本重合,多条加强筋9对横向模板1的强化强度更高。竖向模板2背向成型空间的表面上布设有至少一条加强筋9。如加强筋9为一条,可沿竖向模板2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延伸布置,也可以竖向模板2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为基线弯曲布置,使加强筋9的重心线与中轴线重合或基本重合。如加强筋9为若干条,所有加强筋9的中心线与竖向模板2长度方向的中轴线重合或基本重合,多条加强筋9对竖向模板2的强化强度更高。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模板1上设置的加强筋9由一条直筋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并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以上依次首尾相连合围成框状的模板;其中,在相连接的两个模板中,至少一模板在连接处形成折角连接部,且该折角连接部与另一模板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并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以上依次首尾相连合围成框状的模板;其中,在相连接的两个模板中,至少一模板在连接处形成折角连接部,且该折角连接部与另一模板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框,其特征在于:部分模板的两端设有折角连接部,部分模板的两端设有连接区,部分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折角连接部和连接区,相连接的两个模板通过折角连接部可拆卸连接而相连或通过折角连接部与连接区可拆卸连接而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包括两个横向模板和两个竖向模板,两个横向模板对置且两个竖向模板对置后通过端部连接形成矩形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模板的端部设有第一折角连接部,横向模板通过第一折角连接部与竖向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竖向模板的端部设有第二折角连接部,竖向模板通过第二折角连接部与横向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横向模板的端部设有第一折角连接部,竖向模板的端部设有第二折角连接部,横向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