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促渗笔的滚轮及其金属片、促渗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34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渗笔的滚轮及其金属片、促渗笔。所述金属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金属片外圆周面的第一缺口,所述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按照设定间距设有多个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所述微针的自由端为易于刺入皮肤的锐利的针尖,所述金属片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而成。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金属片外圆周的外径尺寸、微针长度和针尖的尖角与针尖间距都能够做的很小,加工精度高、一致性好、能够节能环保的实现批量生产,采用该金属片的促渗笔纤细小巧、便于操作与携带,促渗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渗笔的滚轮及其金属片、促渗笔
本技术涉及美容、医疗用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促渗笔的金属片、具有该金属片的滚轮与促渗笔。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由于皮肤外表角质层的阻挡作用,使具有治疗、保健或美容养颜等作用的绝大多数药物或护肤品因经皮渗透速率太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近几年来,采用基于微针滚轮的促渗器械对皮肤进行按摩促渗的方法获到了普遍关注。这类促渗器械的滚轮上均匀分布着由数百根微针组成的微针阵列,在皮肤表面通过按压和滚动器械的施针方式能够瞬间在皮肤角质层和表皮层产生大量微米量级大小的孔道,随后再涂敷药物或美容护肤品,将会大大提高其中活性物质穿越角质层进入表皮层的渗透能力,从而有望显著提高药效或美容养颜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人调研了市场上已存在的基于微针滚轮的各种促渗器械,发现相关技术中的促渗器械具有如下的结构和缺点,现有微针滚轮上的微针阵列作为器械的核心元件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将数百根分立的不锈钢针均匀穿透并固定在条带状塑料衬底上后组装而成。由于单根针的长度与针之间的间距越小,加工与组装工艺的难度越大,阵列的均匀性、重复性与成品率将明显降低,成本越高,这种微针滚轮的外径尺寸(约为20毫米)和凸出于塑料衬底表面的针尖之间的间距(约为2毫米)一般都很大,凸出的针尖长度为0.25~1.5毫米。另一种是由若干个圆环形金属片和圆环形垫片相互交替组装而成,其中,采用激光切割法制备的圆环形金属片的外环四周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着数十个凸出的微针。这种市售促渗器械的滚轮/垫片外径尺寸通常约为20毫米,圆环形金属片上相邻微针的针尖间距目前已能缩小至1.4毫米,但相邻两个圆环形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即圆环形垫片的厚度通常约为2毫米。通过调查分析,现有用基于激光切割法制备的圆环形金属片组装出的微针滚轮促渗器械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首先,针尖之间的间距较大,约为1.4毫米。受激光加工精度与最小加工尺寸的限制,在采用足够大的激光功率以保证切割效率的情况下,激光切割线的线条通常较宽且切割精度随金属片厚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为了在一定厚度的金属片上能够迅速切割出结构锐利且均匀一致的针尖,微针的长度和针尖之间的间距就难以做得很小。现有100微米厚的圆环形金属片仅外圆周面上突出的微针长度就有2.5毫米,这样就导致相邻微针的针尖之间的间距较大,微针阵列的密度偏小。因此,只能采用在皮肤表面反复滚动的方式来增加针孔密度以达到宣称的促渗效果,这样就难以实现对皮肤的穿孔密度及其均匀性的有效控制,甚至会出现局部皮肤因针孔密度过大而毁容的现象。其次,滚轮的外径尺寸较大,通常约为20毫米。人体的皮肤特别是面部皮肤非常柔软、精致且不平整,眼睛及其周边部位尤其娇嫩,一旦受伤后果不堪设想。因为现有促渗器械的微针滚轮外径尺寸较大,滚轮的宽度通常也与外径尺寸几乎相同,使用时往往只有其中很小一部分微针能真正触及到皮肤,而有些部位的皮肤可能根本触及不到微针,这样滚轮的利用率不仅很低、难以获得均匀的促渗效果,且容易伤及眼睛等关键部位。另外,大尺寸的微针滚轮器械需要大尺寸的操作手柄与更大尺寸的器械保护结构,从而使整个促渗器械体积较大、笨重,不便于携带。第三,凸出于滚轮/垫片的针尖长度较长,约为0.25~1.5毫米。为了便于制造与质量控制,现有圆环形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突出的微针长度通常设为2.5毫米左右,因此需要利用更大外径的圆环形垫片并通过改变其尺寸来调控凸出滚轮/垫片的针尖长度。人体皮肤外表面厚约10-40微米的角质层的阻挡作用是造成绝大多数药物或护肤品经皮渗透速率太低的主要原因,只要微针长度能够刺穿这个角质层又不深及面部神经与毛细血管,就能达到明显提高给药速率或美容效果,且施针时既不会感到疼痛、也不会引起出血,无疑更加安全可靠。反之,如果微针太长,施针时不仅疼感强烈、容易出血而感染,且滚动的微针会挑破面部组织而造成较大的损伤,因此有毁容之嫌。另外,采用激光切割不锈钢、钛等金属会在切口附近表面产生黑色的氧化皮与大量凸出的金属渣或毛刺,这些必须采用酸洗、电化学抛光等一系列后续腐蚀与清洗工艺加以去除,既不利于生产的环保要求,也影响加工精度;由于采用激光切割法制备,圆环形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与其上突出的针尖之间的距离较大,针尖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将会深陷在两个圆环形垫片之间难以清洗,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总之,技术人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促渗器械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实际使用效果往往与按摩促渗的预期还存在较大差异,其安全性也还有许多争议,人们至今对其仍普遍持观望态度。另外,相关技术中的促渗器械主要局限在各种美容院配合麻药使用,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效果通常因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异,毁誉参半。与激光切割法相比较,电火花线切割法对各种金属进行深窄槽的微细加工具有独特的优势,能达到微米级的超高精度和很高的表面质量,最高能获得粗糙度Ra=0.1微米的镜面,并且切口不会出现氧化层和凸出的金属渣等各种毛刺,因此也不需进行额外的特殊表面处理。但是,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法不能直接用于打孔或加工孔内的金属结构,其必须利用其他方法先在工件上打出穿丝用的通孔,然后将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作为切割电极的钼丝或铜丝穿过工件上的通孔后再重新上丝、定位对准后才能对通孔四周的材料进行加工。如果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法加工上述外环四周具有微针的圆环形金属片,需要不断更换设备进行打孔、穿丝、反复拆装钼丝或铜丝等一系列工序,无疑将非常耗时、费力、工效太低,难以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因此,在技术人对现有微针滚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在激光切割、电火花线切割等精细加工技术方面掌握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促渗笔的金属片,在保证针尖锐利的情况下,该金属片的尺寸、外圆周面凸出的微针长度和微针间距都能够做的很小,加工工效与精度高、一致性好,且能够节能环保地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该金属片的促渗笔的滚轮,其外径尺寸更小、微针更短、阵列的密度更高,组装速度快、精度高、一致性好,微针排列整齐、易于清洗。从而便于在颜面部凹凸起伏的区域进行更为均匀、精细的操作,且施针时没有痛感、不易见血,不必反复按压同一区域,只要在皮肤表面滚动一次就能明显提高按摩促渗效果。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该金属片的滚轮的促渗笔,其结构小巧、美观,便于对滚轮进行操作、保护和携带,促渗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促渗笔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金属片外圆周面的第一缺口,所述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按照设定间距设有多个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所述微针的自由端为易于刺入皮肤的锐利的针尖,所述金属片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制备而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为30~450微米,多个所述微针在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按照设定间距形成一排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阵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为1~12毫米,所述第一缺口沿所述金属片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微针被分成沿所述金属片轴线排列的多排,每排包括多个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以在所述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形成微针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渗笔的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金属片外圆周面的第一缺口,所述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按照设定间距设有多个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所述微针的自由端为易于刺入皮肤的锐利的针尖,所述金属片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渗笔的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金属片外圆周面的第一缺口,所述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按照设定间距设有多个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所述微针的自由端为易于刺入皮肤的锐利的针尖,所述金属片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渗笔的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为30~450微米,多个所述微针在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按照设定间距形成一排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渗笔的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为1~12毫米,所述第一缺口沿所述金属片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微针被分成沿所述金属片轴线排列的多排,每排包括多个围绕所述金属片圆心设置的微针,以在所述金属片的外圆周面上形成微针阵列。4.一种促渗笔的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渗笔的金属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渗笔的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在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片之间,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垫片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垫片外圆周面的第二缺口;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以将所述金属片和所述垫片安装到所述安装轴上;封接条,所述封接条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填充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内,多个所述金属片的第一缺口、所述垫片的第二缺口均与所述封接条配合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渗笔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接条被构造成为设在所述安装轴上的且沿所述安装轴轴线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安装轴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渗笔的滚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瑞峰王燕马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上海润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