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78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台架、台板、侧板、线体机构、夹紧定位机构、密封机构、工件固定机构、检测机构和旋转上升机构,台板和侧板均固定在台架上且分别位于台架两侧,台板和侧板之间连接有线体机构,夹紧定位机构位于线体机构上,密封机构、工件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均同时与台板和侧板固定连接,工件固定机构位于线体机构中部上方,密封机构位于工件固定机构前侧,检测机构位于工件固定机构的后侧且位于线体机构的端部上方,旋转上升机构与线体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自动检测装置气密性的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加快了气密性检测的时间,节省了生产成本,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气密性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气密性检测专门应用于对腔体机械产品进行密封性检测。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水箱、油箱等对容腔有密封要求的生产中。目前气密性检测主要以人工为主,装置为辅,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检测的误差较大,容易产生误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本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具有自动检测装置气密性的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加快了气密性检测的时间,节省了生产成本,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范围广。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台架、台板、侧板、线体机构、夹紧定位机构、密封机构、工件固定机构、检测机构和旋转上升机构,所述台板和侧板均固定在台架上且分别位于台架两侧,所述台板和侧板之间连接有线体机构,所述夹紧定位机构位于线体机构上且线体机构用于驱动夹紧定位机构前后直线移动,所述密封机构、工件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均同时与台板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位于线体机构中部上方,所述密封机构位于工件固定机构前侧,所述检测机构位于工件固定机构的后侧且位于线体机构的端部上方,所述旋转上升机构与线体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用于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夹紧定位机构嵌合从而驱动夹紧定位机构上升并旋转,所述夹紧定位机构用于安装待检测工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体机构包括电机和滑动轨道,夹紧定位机构位于滑动轨道上,电机的输出轴与滑动轨道连接且电机用于通过滑动轨道驱动夹紧定位机构前后直线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定位机构包括移动板和工装板,所述移动板位于线体机构的滑动轨道上,所述移动板上表面连接有工装板,所述工装板的上表面形状与待检测工件底部形状相配合进而用于安装待检测工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上升机构包括安装板一、上升气缸、安装板二、旋转板、旋转气缸和定位桩,所述安装板一的上表面端部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线体机构的滑动轨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一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升气缸,所述上升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一中部的预留孔并与安装板二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板二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与旋转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旋转板旋转,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定位桩,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与定位桩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桩用于与移动板上的定位孔嵌合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上升机构还包括定位气缸、导向块和导向杆,所述定位气缸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一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板二的下表面连接有导向块和导向杆,所述导向块和导向杆的下端分别从安装板一上的预留孔中向下伸出,所述安装板一的下表面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导向块的下部和定位块上均设有定位圆孔,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方向、导向块的定位圆孔和定位块的定位圆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支架一、滑轨一、连接板一、气缸一、气缸二和气缸三,所述支架一由两条垂直杆和一条水平杆组成,两条垂直杆的底部分别与台板和侧板固定连接,两条垂直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杆,水平杆位于线体机构上方,所述支架一的两侧垂直杆上均连接有滑轨一,所述滑轨一通过滑块与连接板一连接,所述连接板一的底部连接有气缸一和气缸二,所述气缸一和气缸二的活塞杆头部均连接有堵气头,所述支架一的水平杆顶部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的活塞杆与连接板一连接且气缸三用于驱动连接板一沿着滑轨一在Z轴方向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包括左工件固定机构和右工件固定机构,所述左工件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台板上,所述右工件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左工件固定机构包括滑轨二、L型连接板、滑轨三、气缸四、移动板一、气缸五、气缸六、限位块一和气缸七,所述滑轨二有2组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气缸七位于2组滑轨二之间且气缸七和2组滑轨二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台板上,所述L型连接板的底部通过滑块同时与两个滑轨二滑动连接,所述气缸七的活塞杆与L型连接板的底部连接且气缸七用于驱动L型连接板沿着滑轨二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L型连接板一侧开设有方形孔,所述L型连接板面向右工件固定机构的一侧面连接有两个滑轨三且两个滑轨三分别位于方形孔两侧,两个滑轨三均通过滑块与移动板一滑动连接,所述L型连接板的另一侧面上部固定连接有气缸四,所述气缸四的活塞杆通过连接件与方形孔另一侧的移动板一固定连接且气缸四用于驱动移动板一沿着滑轨三在Z轴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板一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气缸五,所述移动板一的下表面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气缸六,所述气缸五和气缸六的活塞杆头部均连接有堵气头,所述移动板一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一且限位块一与L型连接板连接,所述限位块一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限位块一用于通过螺杆向上伸出的长度从而调节移动板一的移动距离。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右工件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二、移动板二、滑轨四、气缸八和限位块二,所述连接板二螺纹连接在侧板上,所述连接板二面向左工件固定机构的一侧面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轨四,所述滑轨四通过滑块与移动板二连接,所述移动板二的一侧面连接有气缸八,所述气缸八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堵气头,所述移动板二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二且限位块二与连接板二连接,所述限位块二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限位块二用于通过螺杆向上伸出的长度从而调节移动板二的高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架二、线性模组、连接板三、充气头、压力传感器和气缸九,所述支架二的底部分别与台板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二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在Z轴方向上连接有连接板三,所述连接板三下部连接有气缸九,所述气缸九的活塞杆通过连接件与充气头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充气头用于对待检测工件的气孔进行充气,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通过待检测工件的另一个气孔检测待检测工件内部压力。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性模组包括X轴直线驱动机构和Z轴直线驱动机构,所述X轴直线驱动机构和Z轴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且X轴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Z轴直线驱动机构沿着X轴方向移动,所述Z轴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有连接板三且Z轴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板三沿着Z轴方向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使用时,将待检测工件放置在夹紧定位机构上部,线体机构可带动待检测工件移动至预定位置,精确度高。根据待检测工件的大小和位置,旋转上升机构调整工件到合适的位置,操作方便,无需人为干预。工件固定机构和密封机构将待检测工件固定和气孔堵住密封,检测机构给工件充气,同时进行压力检测,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节省了生产成本。该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无需人为干预,加快了气密性检测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工件只需更换相对应工装板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线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夹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旋转上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旋转上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台板(2)、侧板(3)、线体机构(4)、夹紧定位机构(5)、密封机构(6)、工件固定机构(7)、检测机构(8)和旋转上升机构(9),所述台板(2)和侧板(3)均固定在台架(1)上且分别位于台架(1)两侧,所述台板(2)和侧板(3)之间连接有线体机构(4),所述夹紧定位机构(5)位于线体机构(4)上且线体机构(4)用于驱动夹紧定位机构(5)前后直线移动,所述密封机构(6)、工件固定机构(7)和检测机构(8)均同时与台板(2)和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工件固定机构(7)位于线体机构(4)中部上方,所述密封机构(6)位于工件固定机构(7)前侧,所述检测机构(8)位于工件固定机构(7)的后侧且位于线体机构(4)的端部上方,所述旋转上升机构(9)与线体机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用于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夹紧定位机构(5)嵌合从而驱动夹紧定位机构(5)上升并旋转,所述夹紧定位机构(5)用于安装待检测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台板(2)、侧板(3)、线体机构(4)、夹紧定位机构(5)、密封机构(6)、工件固定机构(7)、检测机构(8)和旋转上升机构(9),所述台板(2)和侧板(3)均固定在台架(1)上且分别位于台架(1)两侧,所述台板(2)和侧板(3)之间连接有线体机构(4),所述夹紧定位机构(5)位于线体机构(4)上且线体机构(4)用于驱动夹紧定位机构(5)前后直线移动,所述密封机构(6)、工件固定机构(7)和检测机构(8)均同时与台板(2)和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工件固定机构(7)位于线体机构(4)中部上方,所述密封机构(6)位于工件固定机构(7)前侧,所述检测机构(8)位于工件固定机构(7)的后侧且位于线体机构(4)的端部上方,所述旋转上升机构(9)与线体机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用于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夹紧定位机构(5)嵌合从而驱动夹紧定位机构(5)上升并旋转,所述夹紧定位机构(5)用于安装待检测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机构(4)包括电机(4-1)和滑动轨道(4-3),夹紧定位机构(5)位于滑动轨道(4-3)上,电机(4-1)的输出轴与滑动轨道(4-3)连接且电机(4-1)用于通过滑动轨道(4-3)驱动夹紧定位机构(5)前后直线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定位机构(5)包括移动板(5-1)和工装板(5-2),所述移动板(5-1)位于线体机构(4)的滑动轨道(4-3)上,所述移动板(5-1)上表面连接有工装板(5-2),所述工装板(5-2)的上表面形状与待检测工件底部形状相配合进而用于安装待检测工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上升机构(9)包括安装板一(9-1)、上升气缸(9-3)、安装板二(9-4)、旋转板(9-5)、旋转气缸(9-7)和定位桩(9-6),所述安装板一(9-1)的上表面端部连接有固定件(9-10),所述固定件(9-10)与线体机构(4)的滑动轨道(4-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一(9-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升气缸(9-3),所述上升气缸(9-3)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一(9-1)中部的预留孔并与安装板二(9-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板二(9-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9-7),所述旋转气缸(9-7)与旋转板(9-5)连接且用于驱动旋转板(9-5)旋转,所述旋转板(9-5)的上表面连接有定位桩(9-6),所述移动板(5-1)上开设有与定位桩(9-6)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桩(9-6)用于与移动板(5-1)上的定位孔嵌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上升机构(9)还包括定位气缸(9-2)、导向块(9-8)和导向杆(9-9),所述定位气缸(9-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一(9-1)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板二(9-4)的下表面连接有导向块(9-8)和导向杆(9-9),所述导向块(9-8)和导向杆(9-9)的下端分别从安装板一(9-1)上的预留孔中向下伸出,所述安装板一(9-1)的下表面连接有定位块(9-11),所述导向块(9-8)的下部和定位块(9-11)上均设有定位圆孔,所述定位气缸(9-2)的活塞杆伸出方向、导向块(9-8)的定位圆孔和定位块(9-11)的定位圆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6)包括支架一(6-1)、滑轨一(6-2)、连接板一(6-6)、气缸一(6-3)、气缸二(6-4)和气缸三(6-5),所述支架一(6-1)由两条垂直杆和一条水平杆组成,两条垂直杆的底部分别与台板(2)和侧板(3)固定连接,两条垂直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杆,水平杆位于线体机构(4)上方,所述支架一(6-1)的两侧垂直杆上均连接有滑轨一(6-2),所述滑轨一(6-2)通过滑块与连接板一(6-6)连接,所述连接板一(6-6)的底部连接有气缸一(6-3)和气缸二(6-4),所述气缸一(6-3)和气缸二(6-4)的活塞杆头部均连接有堵气头,所述支架一(6-1)的水平杆顶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杨洋杨家富梅淼布升强张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