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33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曝气装置设置在发酵筒体内,包括两根管路规格相同的曝气管,两根曝气管呈涡旋线形状互相嵌入,曝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曝气孔与曝气管成120°向下等间距交错排列,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叶和多个叶片支撑杆,搅拌桨叶沿所述搅拌轴呈螺旋线上升走向,搅拌桨叶通过叶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补偿式布管方式,使曝气更加均匀,减少了厌氧发酵区域,使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发酵更加充分,提升发酵效果,内部的搅拌装置可以达到翻堆操作的效果,使物料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固体废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垃圾。其中,有机固体废物(主要为污泥,畜禽粪便和餐厨垃圾)的产生量非常大,据估算,我国每年产生3000-4000万吨含水率在80%左右的市政污泥和4000万吨的工业污泥;除此之外,我国每年产生约38亿吨畜禽粪便以及6000万吨餐厨垃圾。市政污泥产量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市政污泥产量将达到6000-9000万吨。目前处理有机固体废物的主要方法有堆放法,卫生填埋法,焚烧法,好氧堆肥法,厌氧发酵法和热分解法。其中,焚烧法是最为理想的处理方法,但处理成本太高,而好氧堆肥法可以达到有机固体废物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且处理成本相较焚烧法低很多,故现在使用好氧堆肥法处理有机固体废物的比例正在增加。现在已经成立许多大规模处理有机固体废物的公司,日处理量可以达到1000吨,但集中处理运输费用较高,适用于有机固体废物产量大的用户,对于有机固体废物产量小的用户,使用小型好氧发酵装置自行处理比较经济,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好氧发酵装置,但存在以下3个缺点:1曝气不均匀,这样会导致堆体部分区域发生厌氧发酵,影响发酵效果;2需要定期翻堆以去除堆体内水分,改善孔隙率和混合均匀,工作量较大;3热量损失严重,使得堆体温度较低,不利于水蒸气的产生,从而延长了发酵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用于处理市政污泥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物。(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筒体、支腿、进料口、出料口、进气装置和动力装置,该发酵装置还包括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发酵筒体内,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包括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设置有第一曝气管管堵和第一曝气管进气口,所述第二曝气管设置有第二曝气管管堵和第二曝气管进气口;所述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呈涡旋线形状互相嵌入,所述第一曝气管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曝气管管堵相邻。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曝气管和所述第二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多个曝气孔与所述曝气管两侧成120°向下等间距交错排列。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曝气管和所述第二曝气管管路规格相同,曝气管之间的间距相同。根据本技术,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有曝气管支撑板和铁丝网,所述曝气管支撑板位于所述曝气管的下方,曝气管与发酵筒体的底部保持一段距离;所述铁丝网铺设在所述曝气管上方,规格为18目,目的是将一定大小以上的发酵物阻挡在铁丝网上方。根据本技术,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叶和多个叶片支撑杆,所述搅拌桨叶沿所述搅拌轴呈螺旋线上升走向,所述搅拌桨叶通过叶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根据本技术,所述搅拌轴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分别为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搅拌装置中还包括有多个轴承支撑杆,所述轴承支撑杆均匀地分布在以第一轴承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轴承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发酵筒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与发酵筒体的底面转动连接;搅拌轴下端还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动力装置同步连接。根据本技术,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发酵筒体的上方,发酵物从进料口缓慢进入到发酵筒体;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对称分布在所述发酵筒体的左右两侧,发酵物同时从两个出料口出料。根据本技术,所述发酵筒体的侧壁面由筒体外层和筒体内层两层组成,所述筒体内层为玻璃钢材料,所述筒体外层为保温材料。根据本技术,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总进气管和风机;所述总进气管一端为总进气口,与第一曝气管进气口、第二曝气管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风机相连;所述总进气管与风机相连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和阀门。根据本技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减速箱、第一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皮带同步连接,所述第一带轮设置在所述减速箱上,所述减速箱通过所述传动轴连接在所述电机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筒体采用双层材料,且外层材料为保温材料,能够减少发酵过程中热量的损失,有利于堆体温度的升高,进而更容易产生水蒸气排出堆体,缩短发酵周期;2、本技术中采用的搅拌装置可以实现翻堆操作的效果,使物料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在对堆体进行搅拌时还可以将产生的水蒸气从筒体上方排出,改善堆体的孔隙率,保证下一阶段好氧发酵充分进行;3、本技术采用了补偿式布管方式,使曝气更加均匀,减少了厌氧发酵区域,使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发酵更加充分,提升发酵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曝气管布管方式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第二曝气管钻孔俯视图;图3(b)为本技术第二曝气管钻孔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发酵筒体底面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搅拌装置;2:发酵筒体;3:出料口;4:支腿;5:总进气管;6:流量计;7:阀门;8:风机;9:电机;10:传动轴;11:减速箱;12:第一带轮;13:皮带;14:进料口;15:第一曝气管管堵;16:第一曝气管进气口;17:第二曝气管管堵;18:第二曝气管进气口;19:总进气口;20:第一曝气管;21:第二曝气管;22:曝气孔;101:第一轴承;102:轴承支撑架;103:搅拌轴:104:叶片支撑杆;105:搅拌桨叶;106:第二轴承;107:第二带轮;201:筒体外层;202:筒体内层;203:支腿;204:轴孔;205:曝气管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搅拌装置1、发酵筒体2、曝气装置、动力装置和进气装置,其中搅拌装置1和曝气装置均设置在发酵筒体2的内部,该发酵装置还包括有多个支腿4,支腿4支撑该装置使其放置在地面上;动力装置包括电机9、传动轴10、减速箱11、第一带轮12和皮带13;进气装置包括风机8和总进气管5。具体的,发酵筒体2上方为敞口结构,目的是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并设置有进料口14,发酵物可以从进料口14缓慢进入到发酵筒体2的内部,简单方便;发酵筒体2底部为封闭结构,筒体底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孔204;发酵筒体2的侧壁面由筒体外层201和筒体内层202两层组成且设置有出料口3,其中,筒体内层202为玻璃钢材料,该材料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保温效果好,同时使用寿命长,能够克服发酵过程中高温和水分腐蚀的恶劣环境;筒体外层201为保温材料,该材料可以减少发酵过程中热量的损失,有利于水蒸气的产生,缩短发酵周期。具体的,搅拌装置1包括搅拌轴103和搅拌桨叶105,搅拌轴103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分别为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06,搅拌装置1中还包括有多个轴承支撑杆102,轴承支撑杆102均匀地分布在以第一轴承101为圆心的圆周上,轴承支撑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筒体(2)、支腿(4)、进料口(14)、出料口(3)、进气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装置还包括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发酵筒体(2)内,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包括第一曝气管(20)和第二曝气管(21),所述第一曝气管(20)设置有第一曝气管管堵(15)和第一曝气管进气口(16),所述第二曝气管(21)设置有第二曝气管管堵(17)和第二曝气管进气口(18);所述第一曝气管(20)和第二曝气管(21)呈涡旋线形状互相嵌入,所述第一曝气管进气口(16)与所述第二曝气管管堵(17)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偿式曝气免翻堆好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筒体(2)、支腿(4)、进料口(14)、出料口(3)、进气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装置还包括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发酵筒体(2)内,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包括第一曝气管(20)和第二曝气管(21),所述第一曝气管(20)设置有第一曝气管管堵(15)和第一曝气管进气口(16),所述第二曝气管(21)设置有第二曝气管管堵(17)和第二曝气管进气口(18);所述第一曝气管(20)和第二曝气管(21)呈涡旋线形状互相嵌入,所述第一曝气管进气口(16)与所述第二曝气管管堵(17)相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管(20)和所述第二曝气管(21)上设置有曝气孔(22),多个所述曝气孔(22)与所述曝气管两侧成120°向下等间距交错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管(20)和所述第二曝气管(21)管路规格相同,曝气管之间的间距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有曝气管支撑板(205)和铁丝网,所述曝气管支撑板(205)位于所述曝气管的下方,使曝气管与发酵筒体(2)的底部保持一段距离;所述铁丝网铺设在所述曝气管上方,规格为18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包括搅拌轴(103)、搅拌桨叶(105)和多个叶片支撑杆(104),所述搅拌桨叶(105)沿所述搅拌轴(103)呈螺旋线上升走向,所述搅拌桨叶(105)通过叶片支撑杆(104)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10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03)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分别为第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峰朱彤黄赟常铭东全浩宇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