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秀来专利>正文

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1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叠翻板、压袋弯钩、梯形压板、压板驱动机构、滑台、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痕板机构设在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还设有推折杆机构。因为压痕板可以随梯形压板上下运动实施对塑料方便袋的首部折叠线及其后面的部分进行压痕,这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了压痕板下压的行程,并且可以与梯形压板同时下移,提高了折叠速度;所述的推折杆机构,可以随梯形压板一起下移并可以从梯形压板与托板之间将塑料方便袋的提手向中间推折,使得两个提手能够搭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整个结构紧凑,稳定可靠。

A handle folding device of plastic convenienc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涉及的塑料方便袋是指具有两个提手状态的方便袋,也称背心袋、购物袋,一般是由制袋机自动加工生产,制袋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输出一摞或两摞塑料袋,一般几十条为一摞。为便于存放、运输、销售、使用,这些成摞的塑料袋一般还需要经过三至四次折叠,最终折叠成长条状,然后进行捆扎或包装到包装袋中。塑料方便袋的形态及其折叠程序如图5和图6所示:塑料袋的形态如图5所示,首先需要将两个塑料袋的提手71分别在提手折叠线72的位置向中间折叠,使两个提手71搭在一起,然后再在中间即捆扎线70的位置用捆扎绳进行捆扎,形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这是第一次折叠;然后再在首部折叠线73所示的位置向后折叠一次。习惯上把上述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折叠称之为“提手折叠”,与塑料袋的首部折叠相关的结构被称之为“提手折叠装置”。在提手折叠完成后还要进行第三次折叠,对于长度较长的塑料袋还要进行第四次折叠,因为这是对塑料袋的后面部分进行折叠,所以习惯上把这种第三次折叠或第四次的折叠称之为“尾部折叠”。对于塑料方便袋的折叠来说,难度最大的就是提手部位的折叠。因为捆扎绳只捆住塑料袋的中间位置,这就需要将两个塑料方便袋的提手向中间折叠并使之搭在一起,即每个提手必须向内折叠一个塑料袋宽度的一半以上的距离,只有这样两个提手才能够搭在一起,捆扎绳才能将两个提手扎得住,避免塑料袋在运输、搬运过程中两个提手散开。本申请人也曾公开过专利号为201110081121名称为“塑料袋全自动折叠捆扎机的提手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的专利申请,也公开过授权公告号CN103318698B名称为“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提手折叠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以下简称对比文件2);还公开过授权公告号:CN203450477U名称为“塑料袋折叠机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3)。但对比文件1、2、3所涉及的首部折叠装置是用两个推折板从塑料袋的前部两侧向中间推折的。因为推板的长度较长,每个推板的长度(左右方向)必须大于塑料袋宽度的二分之一,当两个推板往复运动时,致使折叠机的体积较宽,特别是与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两组折叠单元的中心距太宽,这不仅需要折叠机本身需要加宽,还需要与之配合的制袋机也需相应地加宽。这造成整套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塑料袋的两个提手71在折叠时必须要相互搭在一起,即一个提手压在另一个提手上,形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在对折叠起来的塑料袋进行捆扎时,捆扎绳就捆绑在两个提手搭在一起的中间位置,即捆扎线70的位置。而对比文件1、2、3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无法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述的两个推板推折的幅度小于塑料方便袋宽度的二分之一,即两个推板向塑料方便袋的中间推折时只能推折到塑料方便袋宽度的一半以下,如果继续推折的话两个推板会顶到一起,并且塑料袋压紧装置无法将塑料方便袋的提手固定压紧在折叠翻板上,折叠翻板一旦翻折两个提手就会散开,更不能使塑料方便袋的两个提手不能搭在一起。授权公开号:CN207360742U还公开了一种塑料袋的一种转角式首部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4),包括机架滑台机构、转角折板、转角气缸、托板等构成,对比文件4的转角折板虽然减小了推板向两侧推折的幅度问题,但也不能将两个提手搭在一起。申请公布号CN107322994A公开了一种“折袋机折袋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5)。其提手折叠装置部分主要由两个梯形前角折叠板、梯形前折板、与梯形前折板相对应的梯形压板、压袋弯钩等构成。对比文件5公开的前角折叠板虽然可以使塑料袋的两个提手搭在一起,但如果变更一下塑料袋的型号宽度时,这种结构不能方便的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应用在塑料袋折叠机上,为塑料袋折叠机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塑料袋折叠要求的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叠翻板、压袋弯钩、梯形压板、压板驱动机构、滑台、托板、压痕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痕板机构设在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还设有推折杆机构,所述的推折杆机构包括导轨、气缸、至少两个推折杆,所述的推折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的两个推折杆的高度不一,其中一个推折杆的下表面高于另一个推折杆的上表面,所述的推折杆上连接有气缸,所述的梯形压板设在所述推折杆机构的下方,所述压痕板机构设在所述梯形压板的后方。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折叠翻板对应的上方后部,包括支架、上下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用于承载着所述的梯形压板、压痕板机构、推折杆机构相对于折叠翻板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压痕板机构包含压痕板和压痕驱动机构,所述的压痕板连接在压痕驱动机构上,所述的压痕驱动机构设在所述支架的后部。所述的压痕板不仅能随所述的梯形压板上下往复移动,而且在工作状态时还能够相对于梯形压板上下运动,用于将塑料方便袋的处在所述折叠翻板后面的位置,即折叠线的位置下压、压实。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痕驱动机构包含气缸、导杆,所述的气缸设在所述的支架的后部,所述的导杆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两侧,气缸的气缸杆和两个导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的压痕板上。作为压痕驱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压痕驱动机构包含一种导杆气缸,所述的导杆气缸设置在压板驱动机构的后部,所述导杆气缸的气缸杆座上连接压痕板。作为压痕驱动机构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的压痕驱动机构包含一种滑台气缸,所述的滑台气缸的本体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压痕板安装在所述滑台气缸的滑台上。所述的推折杆机构,包括推折杆和推折驱动机构,所述的推折杆可以是一个板状体,其前部设有长方形缺口,这个长方形的缺口就是推杆缺口;所述的推折杆也可以是将两个杆状体间隔分布在滑块或者连接板上而成,其间形成一定的空隙,所述的空隙与所述的长方形缺口的作用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相互替代,这个空隙就是所述的推杆缺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推折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导轨、滑块。所述的导轨前后设置两条,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前部上面,所述的推折杆经过所述的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前后两条导轨上。作为推折杆驱动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推折杆机构包含一种滑台气缸,所述的滑台气缸安装在所述的支架前部上面,所述的推折杆分别安装在所述滑台气缸的滑台上。作为一种技术解决方案,采用滑台气缸完全可以替代所述的导轨、滑块、气缸。所述的滑台气缸与所述的导轨、滑块、气缸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在初始位置时,所述的推折杆分别处在梯形压板的左右两侧对应的上面压板驱动机构上,当随压板下移后可分别从所述梯形压板的上面两侧向中间推进,所述梯形压板两侧的推折杆的高度不一,其中一侧推折杆的底面高于另一侧的推折杆的上表面。当梯形压板在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下移压到所述的折叠压板上时,所述的推折杆可分别从折叠翻板和梯形压板的上面与所述托板的下面之间的两侧分别向中间推进,并且两个推折杆在向中间推折时,两个推折杆上的推杆缺口能够上下重叠在一起。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折叠翻板的后上方,既能驱动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叠翻板、压袋弯钩、梯形压板、压板驱动机构、滑台、托板、压痕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痕板机构设在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还设有推折杆机构,所述的推折杆机构包括导轨、气缸、至少两个推折杆,所述的推折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导轨上,所述的两个推折杆的高度不一,其中一个推折杆的下表面高于另一个推折杆的上表面,所述的推折杆上连接有气缸,所述的梯形压板设在所述推折杆机构的下方,所述的压痕板机构设在所述梯形压板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叠翻板、压袋弯钩、梯形压板、压板驱动机构、滑台、托板、压痕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痕板机构设在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还设有推折杆机构,所述的推折杆机构包括导轨、气缸、至少两个推折杆,所述的推折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导轨上,所述的两个推折杆的高度不一,其中一个推折杆的下表面高于另一个推折杆的上表面,所述的推折杆上连接有气缸,所述的梯形压板设在所述推折杆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来
申请(专利权)人:王秀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