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66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化硅陶瓷纤维生产设备领域,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包括转动轴和桨叶,转动轴上设有安装槽,通过连接件将桨叶和转动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桨叶分为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两种,所述第二桨叶连接固定于所述转动轴底部,所述第一桨叶至少一层安装于所述第二桨叶上方,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均由叶片和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二桨叶比所述第一桨叶增设有辅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呆板简单、底部搅拌效果差、安装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An improved impell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陶瓷纤维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
技术介绍
碳化硅陶瓷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和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性能,在航天、军工、精密电子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在碳化硅陶瓷纤维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反应釜中对多种原材料进行搅拌处理,促进其反应,由于反应产物比重大,会沉积在反应釜底部,从而导致堵塞底部排料口。传统的搅拌桨桨叶距离釜底有一定的距离,无法将底部物料搅起,且传统的搅拌桨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对桨叶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通常都是焊接固定,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清洗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呆板简单、底部搅拌效果差、安装清洗不方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包括转动轴和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具有倒圆角处理的三菱柱结构,三个边的中心位置设有U字型的安装槽,所述转动轴中心设有圆柱体的中心柱,两个相邻的所述安装槽之间形成扇形的镂空部;所述安装槽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桨叶,所述桨叶分为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两种,所述第二桨叶连接固定于所述转动轴底部,所述第一桨叶至少一层安装于所述第二桨叶上方,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均由叶片和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二桨叶比所述第一桨叶增设有辅助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块、螺栓组件和垫片,所述卡块中心位置设有供所述螺栓组件穿过的卡块通孔,所述卡块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螺栓组件和垫片连接固定所述桨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板分为板体和安装部,所述板体底部具有薄边结构,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板体上端,所述安装部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桨叶连接的凸缘部;所述第二桨叶底部设有与所述凸缘部相匹配的凹槽,两者相互形成凹凸卡扣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底板,所述连接杆连接叶片,所述连接杆与叶片之间设有肋板,所述底板竖直中心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用来供所述螺栓组件穿过的底板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镂空部上装设有与其轮廓相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来安装卡紧的卡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板为软性聚四氟乙烯材质。与传统结构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利用安装槽和连接件的配合,能够快速安装搅拌桨,便于设备的运输,能够在所需设备内部进行安装调试,可以对搅拌桨的高度位置进行自由调整,方便快捷,在清洗过程中,能够方便拆卸深度清理;传统搅拌桨无法对容器底部进行有效的搅拌,本技术的结构在桨叶底部增设所述辅助板为软性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辅助板,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对容器底部进行刮扫,使得底部物料能够被搅动上涌,使得搅拌效果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桨叶及辅助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动轴结构及连接件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1-转动轴11-安装槽12-挡边13-镂空部14-中心柱15-倒圆角结构2-第一桨叶3-第二桨叶31-叶片311-凹槽32-连接部321-连接杆322-肋板323-底板324-底板通孔4-辅助板41-安装部42-板体5-卡块51-卡块通孔6-垫片7-螺栓组件71-螺柱72-螺母8-盖板81-卡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参见图1至图5,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包括转动轴1和桨叶,所述转动轴1为三菱柱结构,各个棱边均倒圆角处理形成倒圆角结构15,三个边的中心位置设有U字型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槽口位置设有挡边12,所述安装槽11贯通整个转动轴1形成轨道,所述转动轴1中心设有圆柱体的中心柱14,两个相邻的所述安装槽11之间形成扇形的镂空部13,所述镂空部13用与其轮廓结构一直的盖板8安装堵塞,防止物料进入转动轴内。参见图1、图2,所述安装槽11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桨叶,所述桨叶分为第一桨叶2和第二桨叶3两种,所述第二桨叶3连接固定于所述转动轴1底部,所述第一桨叶2至少一层安装于所述第二桨叶3上方,所述第一桨叶2和所述第二桨叶3均由叶片31和连接部32组成,所述第二桨叶3比所述第一桨叶2增设有辅助板4,所述辅助板4为所述辅助板为软性聚四氟乙烯材质,与容器底部移动接触,由于是软性材质,故在保证搅拌功能的前提下又不会对容器底部造成干涉损伤;参见图4,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块5、螺栓组件7和垫片6,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柱71和螺母72,所述卡块5中心位置设有供所述螺栓组件7穿过的卡块通孔51,所述卡块5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通过螺栓组件7和垫片6连接固定所述桨叶。所述卡块5在安装时,先预装所述螺柱71和垫片6,将所述卡块5的窄边对其所述安装槽11,插入所述安装卡槽11内,然后转动所述卡块5,在将螺柱71另外一侧穿过所述底板通孔324,装好垫片6和螺母72即可锁紧桨叶。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板4分为板体42和安装部41,所述板体42底部具有薄边结构,所述安装部41设于所述板体42上端,所述安装部4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桨叶3连接的凸缘部;所述第二桨叶3底部设有与所述凸缘部相匹配的凹槽311,两者相互形成凹凸卡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2和第二桨叶3的连接部32包括连接杆321和底板324,所述连接杆321连接叶片31,所述连接杆321与叶片31之间设有肋板322,所述底板324竖直中心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用来供所述螺栓组件7穿过的底板通孔324。进一步的,所述镂空部13上装设有与其轮廓相匹配的盖板8,所述盖板8上设有用来安装卡紧的卡脚8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包括转动轴和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具有倒圆角处理的三菱柱结构,三个边的中心位置设有U字型的安装槽,所述转动轴中心设有圆柱体的中心柱,两个相邻的所述安装槽之间形成扇形的镂空部;所述安装槽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桨叶,所述桨叶分为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两种,所述第二桨叶连接固定于所述转动轴底部,所述第一桨叶至少一层安装于所述第二桨叶上方,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均由叶片和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二桨叶比所述第一桨叶增设有辅助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块、螺栓组件和垫片,所述卡块中心位置设有供所述螺栓组件穿过的卡块通孔,所述卡块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螺栓组件和垫片连接固定所述桨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包括转动轴和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具有倒圆角处理的三菱柱结构,三个边的中心位置设有U字型的安装槽,所述转动轴中心设有圆柱体的中心柱,两个相邻的所述安装槽之间形成扇形的镂空部;所述安装槽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桨叶,所述桨叶分为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两种,所述第二桨叶连接固定于所述转动轴底部,所述第一桨叶至少一层安装于所述第二桨叶上方,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均由叶片和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二桨叶比所述第一桨叶增设有辅助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块、螺栓组件和垫片,所述卡块中心位置设有供所述螺栓组件穿过的卡块通孔,所述卡块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螺栓组件和垫片连接固定所述桨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搅拌桨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展陈聪彬胡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亚特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