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37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和面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搅拌缸,搅拌缸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搅拌缸内相邻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搅勾,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搅勾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搅拌缸内壁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充分的对搅拌缸内的面粉进行搅拌。

A kind of dough mix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和面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和面机。
技术介绍
和面机由搅拌缸、搅勾、传动装置、电器盒、机座等部分组成。螺旋搅勾由传动装置带动在搅拌缸内回转,同时搅拌缸在传动装置带动下以恒定速度转动。缸内面粉不断地被推、拉、揉、压,充分搅和,迅速混合,使干性面粉得到均匀的水化作用,扩展面筋,成为具有一定弹性、伸缩性和流动均匀的面团。公开号为CN20427304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式搅拌和面机。其包括机架和搅拌缸,搅拌缸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状,搅拌缸的封闭端与机架的下部可旋转连接,机架上部可转动连接有搅勾,搅勾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桨片,搅勾伸入搅拌缸内。该和面机的搅勾靠近搅拌缸的内壁,在搅勾转动工作时,虽然能够将靠近搅拌缸内壁的面粉进行搅拌,但是搅勾与搅拌缸内中部的面粉无法充分接触,使得搅拌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和面机,其优点是能够充分的对搅拌缸内的面粉进行搅拌。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和面机,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搅拌缸,搅拌缸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搅拌缸内相邻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搅勾,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搅勾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搅拌缸内壁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和面机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支撑板和搅勾在搅拌缸内转动对面粉进行搅拌,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搅勾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往复的移动,从而使搅勾在跟随支撑板转动的过程中,搅勾还可通过自身的移动,对搅拌缸内的各个区域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搅勾与面粉的接触面积,使得搅勾不但能够接触到搅拌缸边侧的面粉,还能够接触到搅拌缸中部的面粉,从而使得搅勾能够充分的对搅拌缸内的面粉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搅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勾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支撑块,所述每个支撑板上开设有将支撑板穿透的通孔,通孔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支撑块设置在通孔内,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固接有限位块,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开设对支撑块起到了容纳作用,而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支撑块可在通孔内滑动,从而实现了搅勾与支撑板之间的相对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通孔内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布设,第一螺杆贯穿支撑块并与支撑块螺纹连接,第一螺杆的两端与通孔的相对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板的一侧固接有主动电机,主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同轴固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上的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从而限制了支撑块的转动,当主动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与支撑块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支撑块在通孔内滑移,然后通过主动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带动支撑块在通孔内往复滑移,使得搅勾在搅拌缸内往复的移动,从而提高了搅勾的搅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背离搅勾的一侧固接有驱动搅勾转动的第一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搅勾在两个支撑块之间旋转,再配合着支撑板的转动,从而提高了搅勾在搅拌缸内的搅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勾为螺旋形状的杆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搅勾设置为螺旋的形状,从而在搅勾转动的过程中,增加了与搅拌缸内面粉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面粉成型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将第一电机包裹的第一壳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的设置对第一电机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了面粉直接与第一电机接触,保障了第一电机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勾上固接有若干个搅拌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辊的设置,增加了搅勾与面粉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搅勾在搅拌缸内转动的过程中,使得成型的面粉更容易缠绕在搅拌辊上,从而提高了对面粉的搅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固接有将主动电机包裹的第二壳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壳体的设置对主动电机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防止了面粉进入到主动电机的内部,对主动电机起到了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提高了面粉成型的效率。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搅勾在搅拌缸内沿支撑板的方向往复的移动,从而提高了搅勾在搅拌缸内的作用面积,从而提高了面粉成型的效率;二、提高了和面机工作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壳体的设置,从而防止了面粉进入到第一电机内,从而保障了第一电机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和面机的整体机构示意图;图2是搅拌缸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第一转动轴与支撑板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体现第二转动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细节A处的放大图;图6是第二转动轴与支撑块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是第一转动轴与支撑块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是体现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搅拌缸;3、搅拌装置;31、支撑板;311、通孔;312、限位槽;32、搅勾;321、第一转动轴;3211、嵌槽;322、搅拌辊;33、驱动机构;331、第一螺杆;332、主动电机;34、驱动电机;35、支撑块;351、容纳槽;36、限位块;4、上盖;5、控制器;6、第二转动轴;61、滑孔;62、限位孔;63、弹簧;64、滑动柱;641、第一螺纹孔;65、支柱;66、第二螺杆;67、第二螺纹孔;68、螺栓;7、第一壳体;8、第二壳体;9、第一电机;91、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和面机,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1,固定在架体1上的搅拌缸2,以及设置在搅拌缸2内的搅拌装置3。搅拌缸2的上端口设置有与搅拌缸2铰接并将搅拌缸2上端口盖设的上盖4。架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搅拌装置3启动的控制器5。如图2所示,搅拌缸2为卧式搅拌缸2,上述搅拌装置3包括竖直设置在搅拌缸2内的两个支撑板31,设置在两个支撑板31之间的搅勾32,设置在支撑板31上驱动搅勾32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33,以及固接在架体1上控制支撑板31在搅拌缸2内转动的驱动电机34。两个支撑板31分设在搅拌缸2内的两侧,并且支撑板31与临近的搅拌缸2内壁转动连接;驱动电机34固接在架体1背离搅拌缸2的一侧,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穿设在搅拌缸2内并使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与一侧的支撑板31固定连接。当驱动电机34启动后,通过两个支撑板31的转动带动搅勾32在搅拌缸2内对面粉进行搅拌作用。如图3所示,支撑板31上一侧开设有矩形的通孔311,通孔311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布设,通孔311内设置有与支撑板31滑移连接的矩形的支撑块35,支撑块35相对的两侧壁上各固接有一矩形的限位块36,通孔311内相对两内壁上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限位块36滑动的限位槽312。通过限位块36与限位槽312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支撑块35与支撑板31的相互滑动。如图3和图4所示,搅勾32的两端各固接有第一转动轴321和第二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321和第二转动轴6同轴设置,两个支撑块35朝向搅勾32的侧壁上开设有圆柱形的容纳槽351,上述第一支撑轴插设在一侧支撑块35上的容纳槽351内。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转动轴6背离第一支撑轴的端面上开设有圆柱形的滑孔61,滑孔61沿第二转动轴6的轴向布设,滑孔61内依次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和面机,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搅拌缸(2),其特征是:搅拌缸(2)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1),支撑板(31)与搅拌缸(2)内相邻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搅勾(32),所述支撑板(31)上设置有驱动搅勾(32)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33);所述架体(1)上固接有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输出轴贯穿搅拌缸(2)内壁并与支撑板(3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和面机,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搅拌缸(2),其特征是:搅拌缸(2)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1),支撑板(31)与搅拌缸(2)内相邻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搅勾(32),所述支撑板(31)上设置有驱动搅勾(32)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33);所述架体(1)上固接有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输出轴贯穿搅拌缸(2)内壁并与支撑板(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和面机,其特征是:所述搅勾(32)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支撑块(35),所述每个支撑板(31)上开设有将支撑板(31)穿透的通孔(311),通孔(311)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支撑块(35)设置在通孔(311)内,所述支撑块(35)的一侧固接有限位块(36),所述通孔(311)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限位块(36)滑动的限位槽(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和面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福兴斋糕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