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模组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23893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芯片模组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所述芯片模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核心区域和围绕所述核心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重分布层,所述重分布层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至少一颗芯片,所述芯片的正面具有焊盘,所述芯片正面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核心区域位置对应,所述焊盘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一连接端之间电连接;至少一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电连接。所述芯片模组的厚度减低。

Chip module and its packaging metho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片模组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芯片模组及其封装方法、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设备行业,手机等终端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化已经成为市场所需,光学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指纹识别。而随着终端设备内部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相应的芯片模组的总厚度也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保证芯片模组功能的同时,系统集成需要越来越来越薄的芯片模组来满足终端内部的紧凑空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表面贴装配合多层PCB板的方法来制造搭载芯片的PCB模组,该模组的总厚度是芯片、焊料、PCB板以及相应机械补强部件的叠加总厚度,而目前很难通过对传统的PCB硬板或软板结构的优化,来实现整体模组总厚度的降低。如何降低模组的总厚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芯片模组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来降低芯片模组的厚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芯片模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核心区域和围绕所述核心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重分布层,所述重分布层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至少一颗芯片,所述芯片的正面具有焊盘,所述芯片正面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核心区域位置对应,所述焊盘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一连接端之间电连接;至少一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基板的核心区域至少包括透光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透光区域上的光学组件。可选的,所述至少一颗芯片至少包括光学传感芯片,所述光学传感芯片的传感区域与所述透光区域相对。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凸块下金属层,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焊盘之间通过金属球形成电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焊料或导电胶形成所述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基板与所述芯片之间填充有隔离层。可选的,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有覆盖所述外围区域的绝缘层,所述重分布层形成于所述绝缘层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芯片模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芯片模组的封装方法,包括:提供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核心区域和围绕所述核心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重分布层,所述重分布层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提供至少一颗芯片,所述芯片的正面具有焊盘;将所述至少一颗芯片的正面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焊盘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一连接端之间形成电连接;提供至少一个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二连接端之间形成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基板的核心区域至少包括透光区域;所述封装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形成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透光区域上。可选的,所述至少一颗芯片至少包括光学传感芯片,将所述光学传感芯片的传感区域与所述透光区域相对。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凸块下金属层;所述封装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芯片的焊盘表面形成金属球;通过倒装工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焊盘之间通过金属球形成电连接。可选的,采用表面贴装方式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通过焊料形成电连接;或者通过导电胶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形成电连接。可选的,还包括:在所述基板与所述芯片之间填充隔离层。可选的,还包括: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覆盖所述外围区域的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表面形成所述重分布层。本专利技术的芯片模组,通过合理设置电路板的电路以及芯片的结构,通过基板第二表面的重分布层实现芯片与电路板之间的互连。由于所述芯片与电路板均与重分布层连接,在竖直方向上不存在堆叠,因此,能够极大的降低模组的总厚度。进一步,由于无需再在芯片背面形成互连线路也无需在芯片内部内形成贯穿通孔结构,因此,可以对芯片背面进行研磨至更薄的厚度。而且,由于芯片与电路板之间竖直方向上无堆叠,因此也无需额外形成金属补强片支撑整体的模组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模组厚度。附图说明图1至图6A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芯片模组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6B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片模组的封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提供基板100,所述基板100具有核心区域101和围绕所述核心区域的外围区域102,所述基板1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01和第二表面1002。所述核心区域101与待封装的芯片对应。具体的,待封装的芯片的固定位置与所述核心区域101对应,以及所述核心区域101的结构特征也与芯片类型对应。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待形成的芯片模组为用于指纹识别的光学传感器模组。所述基板100的核心区域101包括透光区域,并且,所述基板100的第一表面1001上还形成有光学组件110,所述光学组件110位于所述透光区域上,用于提高进入所述透光区域101内的光线,以提高光学传感芯片的传感效果。所述光学组件110包括单个透镜或阵列分布的透镜组,还可以包括滤光膜或增透膜等结构。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00为玻璃。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00也可以采用有机玻璃等至少具有部分透光区域的材料。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待封装的芯片并非光学传感芯片,那么所述基板100也可以采用非透明材料,所述基板1001的第一表面1001上也无需形成光学组件。可以根据具体的芯片类型,合理选择基板100的材料和结构。所述基板100作为整个芯片模组的支撑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00的厚度为90μm~160μm,例如100μm、150μm,以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请参考图2,在所述基板100的第二表面1002上形成覆盖所述外围区域101的绝缘层200。所述绝缘层200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氧化硅或绝缘胶层等。以提高所述基板100的外围区域102表面的绝缘性能。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基板100的绝缘性能较高,也可以省略该步骤,后续直接在所述第二表面1002上形成重分布层。请参考图3A和图3B,在所述外围区域102表面的绝缘层200上形成重分布层300,所述重分布层101包括第一连接端301、第二连接端302。图3A为剖面示意图,图3B为第二表面1002的俯视示意图。所述重分布层300还包括连接第一连接端301和第二连接端302的导线303。所述第一连接端301用于连接至待封装芯片的输入/输出焊盘,因此,所述第一连接端301围绕所述核心区域101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302用于连接至电路板,为了便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02设置于所述基板100的同一侧,且靠近基板100的边缘位置处。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若需要连接多个电路板,那么与同一块电路板对应的第二连接端302设置于基板100的同一侧。不同的电路板对应的第二连接端302可以分为位于基板100的不同侧。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端30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302均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核心区域和围绕所述核心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重分布层,所述重分布层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至少一颗芯片,所述芯片的正面具有焊盘,所述芯片正面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核心区域位置对应,所述焊盘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一连接端之间电连接;至少一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核心区域和围绕所述核心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重分布层,所述重分布层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至少一颗芯片,所述芯片的正面具有焊盘,所述芯片正面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核心区域位置对应,所述焊盘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一连接端之间电连接;至少一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重分布层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核心区域至少包括透光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有位于所述透光区域上的光学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颗芯片至少包括光学传感芯片,所述光学传感芯片的传感区域与所述透光区域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凸块下金属层,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焊盘之间通过金属球形成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焊料或导电胶形成所述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芯片之间填充有隔离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有覆盖所述外围区域的绝缘层,所述重分布层形成于所述绝缘层表面。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芯片模组。9.一种芯片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核心区域和围绕所述核心区域的外围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路路沈志杰姜迪王腾崔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多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