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齿圈行星排式模块化设计的16速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48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齿圈行星排式模块化设计的16速自动变速器,其特征主要由第一传动级、第二传动级、第三传动级、第四传动级和换向级组成;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第五离合器与各自的轴固联呈串联式结构,传输动力,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和第五制动器呈并联式结构,通过不同的接合方式,形成不同的传动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16前速,16倒档,传动比设计灵活,传动比范围大,能够满足不同的行驶条件,档位传动比之间的变化范围小,能够保证行驶的稳定性。

A 16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based on the modular design of planetary row without gear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齿圈行星排式模块化设计的16速自动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齿圈行星排式模块化设计的16速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由于模块化设计的变速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使用模块化设计的变速器易于修理,换档方式较为简单,因此,使用模块化设计的变速器为变速器的设计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专利CN201010003537.5公开了一种8速变速器,变速器具有能够用于在动力系统中提供至少八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的多个构件。变速器包括三个行星齿轮组、六个扭矩传递装置和三个固定互连件。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变矩器以及输出构件,发动机和变矩器连续地连接到行星齿轮构件中的一个,输出构件与行星齿轮构件中的另一个连续地连接。所述六个扭矩传递装置提供各个齿轮构件之间以及与变速器壳体的互连,且以两个组合的形式操作,以建立至少八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与本专利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档位较多,档位差较小,换挡时更加平稳。专利CN201710437082.X公开了一种十六速不切断动力换档自动变速器,属于汽车自动变速器,具备混合动力驱动和缓速器功能,容易与发动机匹配。变速器在车辆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齿圈行星排式模块化设计的16速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有四个传动级;所述传动级包括第一传动级、第二传动级、第三传动级和第四传动级,所述传动级的传动系统均为行星排结构;所述第一传动级包括电动机(M)、第一中心左齿轮(1)、第一双联左齿轮(2)、第一双联右齿轮(3)、第一中心右齿轮(4)、第一制动器(B1)、第一离合器(C1)、第一传动轴(Ⅰ),所述第二传动级包括第二中心左齿轮(5)、第二双联左齿轮(6)、第二双联右齿轮(7)、第二中心右齿轮(8)、第二制动器(B2)、第二离合器(C2)、第二传动轴(Ⅱ),所述第三传动级包括第三中心左齿轮(9)、第三双联左齿轮(10)、第三双联右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齿圈行星排式模块化设计的16速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有四个传动级;所述传动级包括第一传动级、第二传动级、第三传动级和第四传动级,所述传动级的传动系统均为行星排结构;所述第一传动级包括电动机(M)、第一中心左齿轮(1)、第一双联左齿轮(2)、第一双联右齿轮(3)、第一中心右齿轮(4)、第一制动器(B1)、第一离合器(C1)、第一传动轴(Ⅰ),所述第二传动级包括第二中心左齿轮(5)、第二双联左齿轮(6)、第二双联右齿轮(7)、第二中心右齿轮(8)、第二制动器(B2)、第二离合器(C2)、第二传动轴(Ⅱ),所述第三传动级包括第三中心左齿轮(9)、第三双联左齿轮(10)、第三双联右齿轮(11)、第三中心右齿轮(12)、第三制动器(B3)、第三离合器(C3)、第三传动轴(Ⅲ),所述第四传动级包括第四中心左齿轮(13)、第四双联左齿轮(14)、第四双联右齿轮(15)、第四中心右齿轮(16)、第四制动器(B4)、第四离合器(C4)、第四传动轴(Ⅳ)、第五传动轴(Ⅴ);在所述第一传动级中,所述第一传动轴(Ⅰ)分别与所述电动机(M)与所述第一中心左齿轮(1)和所述第一离合器(C1)内圈固联,所述第一中心左齿轮(1)与所述第一双联左齿轮(2)外啮合,所述第一双联右齿轮(3)与所述第一中心右齿轮(4)外啮合,所述第一制动器(B1)外圈与壳体固联,所述第一双联左齿轮(2)与所述第一双联右齿轮(3)固联并于所述第一制动器(B1)内圈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离合器(C1)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心右齿轮(4)和所述第二传动轴(Ⅱ)固联;在所述第二传动级中,所述第二传动轴(Ⅱ)分别与所述第二中心左齿轮(5)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内圈固联,所述第二中心左齿轮(5)与所述第二双联左齿轮(6)外啮合,所述第二双联右齿轮(7)与所述第二中心右齿轮(8)外啮合,所述第一制动器(B2)外圈与壳体固联,所述第二双联左齿轮(6)与所述第二双联右齿轮(7)固联并于所述第二制动器(B2)内圈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二离合器(C2)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二中心右齿轮(8)和所述第三传动轴(Ⅲ)固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王雨王孝震周建军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