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837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设底基层:划定施工范围,挖设路基基槽,铺设底基层;铺设承重层:在底基层的两侧边缘对称的位置处各插设一根第一支承柱,以此第一支承柱为基准往前或往后依次相互间隔预定距离并排插设其他第一支承柱,每组相对称的两个第一支承柱之间活动连接一根第二支承柱,然后在底基层上铺设连接层并紧实;铺设联结层:清理并找平承重层,在承重层上铺设联结层后并碾压;铺设磨耗层:在联结层上铺设磨耗层,用振动压路机依次进行静压、弱振碾压和强振碾压后并清理磨耗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造方法建成的重载路基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能节省建造时间和建设成本。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heavy load Subgr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建造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业发展的多样化、交通发展的便利性,一些区域建立了重载公路运输方式,而并非仅依靠重载铁路来运输重载物品,这样增加了可以选择重载运输方式,而目前对于公路重载路基的建造,还仅限于开设地基槽、在地基槽内平铺钢筋或者放置捆绑成一定结构的钢筋组、进行填充碎石层、浇筑地基面层的建造方式,但是此种方式建造的路基存在结构强度低、稳定性差的缺陷,致使降低重载路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需要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能节省建造时间和建设成本的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铺设底基层:划定施工范围,挖设路基基槽,铺设底基层并进行碾压压实;步骤2、铺设承重层:在所述底基层的两侧边缘对称的位置处各插设一根第一支承柱,以此所述第一支承柱为基准往前或往后依次相互间隔2000~4000mm插设其他所述第一支承柱,每组相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承柱之间活动连接一根第二支承柱,然后在所述底基层上铺设连接层并紧实,以得到承重层,所述连接层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支承柱高度100~200mm为宜;步骤3、铺设联结层:清理并找平所述承重层,在所述承重层上铺设联结层后并碾压;步骤4、铺设磨耗层:在所述联结层上铺设磨耗层,用振动压路机依次进行静压、弱振碾压和强振碾压后并清理所述磨耗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承重层和所述联结层之间铺设有粘结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第一支承柱和所述第二支承柱均为内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第二支承柱为上拱形结构,上拱形的弧度为3~8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底基层为C25混凝土垫层,且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200~300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连接层为层厚200~300mm、碎石粒径≤35mm的水泥稳定碎石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联结层为50~100mm厚的密实骨架型沥青混合料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磨耗层为30~50mm厚的多碎石沥青混合料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所述混凝土柱中的选用直径大于等于12mm的HRB335的钢筋以及C30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建造方法所建成的复合式重载路基,在底基层上铺设由第一支承柱、第二支承柱和连接层构成的承重层,其中第一支承柱插设于底基层内预定深度处,每组相对称的两根第一支承柱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承柱,然后在底基层上铺设连接层,连接层的垂直高度要漫过第二支承柱,其中将第二支承柱的中心设计为上拱形结构而并非水平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将对路基产生的压力均匀分散至连接层和底基层中,大大提高路基的重载承受力和使用寿命,配合第一支承柱有效提升路基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原因是,相对于水平结构的第二支承柱而言,受力面积减小,当受到相同的压力时,上拱形的结构的第二支承柱所能承受的抗压强度要高于水平结构的第二支承柱,且本专利技术对两种结构的路基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发现,上拱形结构的第二支承柱所能承受的抗压强度为水平结构所能承受的抗压强度的2~3倍;同时,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均可提前完成加工制作,有效节省路基的建造时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建造方法能大大节省建造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的承重层的某一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的制备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基层;2-承重层;3-联结层;4-磨耗层;5-粘结层;21-第一支承柱;22-第二支承柱;23-连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铺设底基层1:划定施工范围,挖设路基基槽,铺设底基层1并进行碾压压实;S200、铺设承重层2:在S100的底基层2的两侧边缘对称的位置处各插设一根第一支承柱21,其中第一支承柱21往下穿过底基层1后插入路基基槽内预定深度300~500mm,优选400mm深度,该深度能最大范围内的保证第一支承柱21的稳定性,以此第一支承柱21为基准往前或往后依次相互间隔2000~4000mm插设其他第一支承柱21,优选间隔距离为3000mm,每组相对称的两个第一支承柱21之间活动连接一根第二支承柱22,需要理解的是,3000mm的间隔距离能满足重载车辆对路基的压力点落在第二支承柱22的承载范围内,延长路基的使用周期,然后在底基层1上铺设连接层23并紧实,以得到承重层2,连接层23的垂直高度高于第二支承柱22高度100~200mm为宜,优选的连接层23的垂直高度高于第二支承柱22高度120mm;S300、铺设联结层3:清理并找平承重层2,在承重层2上铺设联结层3后并碾压;S400、铺设磨耗层4:在联结层3上铺设磨耗层4,用振动压路机依次进行静压、弱振碾压和强振碾压后并清理磨耗层4。本专利技术的建造方法所建成的复合式重载路基,在底基层1上铺设由第一支承柱21、第二支承柱22和连接层23构成的承重层2,其中第一支承柱21插设于底基层1内预定深度处,每组相对称的两根第一支承柱21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承柱22,然后在底基层1上铺设连接层23,连接层23的垂直高度要漫过第二支承柱22,其中将第二支承柱22的中心设计为上拱形结构而并非水平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将对路基产生的压力均匀分散至连接层23和底基层1中,大大提高路基的重载承受力和使用寿命,配合第一支承柱21有效提升路基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原因是,相对于水平结构的第二支承柱而言,受力面积减小,当受到相同的压力时,上拱形的结构的第二支承柱22所能承受的抗压强度要高于水平结构的第二支承柱,且本专利技术对两种结构的路基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发现,上拱形结构的第二支承柱22所能承受的抗压强度为水平结构所能承受的抗压强度的2~3倍;同时,第一支承柱21和第二支承柱22均可提前完成加工制作,有效节省路基的建造时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建造方法能大大节省建造时间。如图1和图2所示,承重层2和联结层3之间铺设有一层厚度为10~20mm的乳化沥青制成的粘结层5,以增加承重层2和联结层3之间的连接强度。如图1所示,第一支承柱21和第二支承柱22均为内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铺设底基层:划定施工范围,挖设路基基槽,铺设底基层并进行碾压压实;步骤2、铺设承重层:在所述底基层的两侧边缘对称的位置处各插设一根第一支承柱,以此所述第一支承柱为基准往前或往后依次相互间隔2000~4000mm插设其他所述第一支承柱,每组相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承柱之间活动连接一根第二支承柱,然后在所述底基层上铺设连接层并紧实,以得到承重层,所述连接层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支承柱高度100~200mm为宜;步骤3、铺设联结层:清理并找平所述承重层,在所述承重层上铺设联结层后并碾压;步骤4、铺设磨耗层:在所述联结层上铺设磨耗层,用振动压路机依次进行静压、弱振碾压和强振碾压后并清理所述磨耗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铺设底基层:划定施工范围,挖设路基基槽,铺设底基层并进行碾压压实;步骤2、铺设承重层:在所述底基层的两侧边缘对称的位置处各插设一根第一支承柱,以此所述第一支承柱为基准往前或往后依次相互间隔2000~4000mm插设其他所述第一支承柱,每组相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承柱之间活动连接一根第二支承柱,然后在所述底基层上铺设连接层并紧实,以得到承重层,所述连接层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支承柱高度100~200mm为宜;步骤3、铺设联结层:清理并找平所述承重层,在所述承重层上铺设联结层后并碾压;步骤4、铺设磨耗层:在所述联结层上铺设磨耗层,用振动压路机依次进行静压、弱振碾压和强振碾压后并清理所述磨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层和所述联结层之间铺设有粘结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重载路基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其泽彭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